第壹卷【立馬橫槍篇】第3章.風起雲湧 第2節(第2/3頁)

大將軍何進的出生也差,他在自己妹妹沒有進宮之前,是個屠夫。所以他對李弘這種人還是抱著同情的態度。他在朝堂之上公開向天子推薦,其實也想看看大家的反應。原來出身低賤是件非常可怕的事。這種身份的庶民,賤民就是這個國家的最底層,做最辛苦最勞累的事,享受最不公平的對待,永無翻身之日,而且自己的子子孫孫都永無翻身之日。

大將軍和宦官們生氣了,聯手反擊那些大儒名士門閥出身的官僚。

最後請天子裁決。天子對這個人很感興趣,聽了朝堂上的兩次爭吵,大概也知道李弘這個人的來龍去脈。既然有戰功,而且戰功顯赫,就應該遷升,但因為從軍時間太短,年紀太輕,雖然有大將軍舉薦,但也不應該破例。這樣吧,就做個邊軍的行厲鋒校尉吧。陛下聖明。眾臣高呼,皆大歡喜。

“行”的意思就是代理,代理校尉自然就是臨時的,可以隨時撤消,秩俸也是原來官級的秩俸。說白了,啥都沒有,和過去一樣。但好歹那也是校尉,幹好了,隨時就可以轉成正式的,那就是機會。

公孫瓚接到聖旨之後立即整頓軍馬,但他哪裏有一萬騎兵,七拼八湊也就五千人左右。洛陽的官僚們根本不了解幽州的現狀,獅子大開口,胡亂下命令。公孫瓚無奈,只好在遼東屬國強征烏丸騎兵。烏丸人怕他,幾百個部落立即集結了五千騎兵,跟隨他一起趕往中原。

公孫瓚仇視胡人的脾性在自己迫切需要他們幫助的時候,依舊不改。到了薊城附近,烏丸人奇怪了,跑這麽遠的路到底去幹什麽?領軍的小帥詢問公孫瓚,部隊要開拔到什麽地方去。告訴人家也是應該的,又不是什麽天大的軍事機密。公孫瓚不這麽想,他認為是烏丸人起了壞心,是來刺探軍情,一句話不說,把人殺了。這個禍事捅大了。烏丸騎兵鬧起來。公孫瓚不怕,他眼睛一瞪,立即召集軍隊包圍了烏丸人的大營,把幾十個烏丸人的大小首領一齊抓住,當著所有烏丸騎兵的面,一刀一個全給宰了。這下徹底激怒了烏丸人。當天夜裏,他們砍死監視軍營的漢兵,跑了個一幹二凈。

公孫瓚傻了。現在回頭追殺,時間來不及,而且無論追與不追,他都湊不足一萬騎兵了。完不成聖旨交待的任務最多革職充軍,但是不按軍令及時趕到長安,那可是殺頭的罪。所以他也顧不上烏丸人了,率領剩余五千騎兵繼續趕路。

消息傳到幽州刺史楊湟的耳中。刺史大人楊湟剛到北疆,幽州局勢不穩,在這種情況下,他不願意把事情鬧大。隨即下書遼東屬國相,從輕處置,責罰責罰就行了,不要把矛盾激化,引發騷亂。

公孫瓚還沒過黃河,冀州就大亂了。

張牛角率黃巾軍四處搶糧擄掠,看到漢軍根本沒有抵抗能力,隨即發力,開始進攻各郡國主要大城,不到半個月,各軍連續攻占常山國郡治真定,中山國郡治奴盧,趙國郡治房子。三郡基本上被黃巾軍全部占領。

冀州牧郭典率冀州部隊和褚飛燕,楊鳳部在高邑,癭陶一線激戰。黃巾軍眼看攻擊受阻,隨即撤軍,堅守趙國邊境。郭典的部隊無力反攻,只能死守高邑,癭陶城,同時快馬向朝廷告急,請求援軍。

九月底,黃巾軍大帥張牛角突然發動了對幽州的進攻。幽州第一大郡涿郡首當其沖,北新城被攻陷。

幽州刺史楊淳聽說黃巾軍張牛角率二十萬大軍攻打幽州,大驚失色,連夜向各州郡下文征調救兵,馳援涿郡。

草原上的夜色非常迷人。明亮的月亮,閃爍的星星,濃郁的草香,淡淡的泥土氣息,悅耳動聽的昆蟲藏在草叢裏肆無忌憚地鳴唱著。

李弘躺在一塊破舊的牛皮縟上,看著夜空上的弦月,想著心事。

二十多天前,田重突然提出來要回徐無城。

李弘很驚訝,詫異地說道:“部隊正在仇水附近和舞葉部落的騎兵演練渡河作戰,任務重,事情多,你為什麽突然要走?有什麽急事嗎?”

“大家忙得暈頭轉向,哪裏有時間去違紀,現在部隊裏就我最輕閑。所以我想回去看看幾個朋友。”田重笑著說道。

李弘望著他,笑了起來,“好吧。人老了,總是想家。順便幫我帶點東西給小雨。”

田重搖搖頭,摸著花白的小山羊胡子說道:“你陪我跑一趟吧。”

李弘愣了。

他望著田重笑眯眯的臉,看著他花白的頭發,心裏忽然湧出一股暖流。他就象自己的爺爺,老了,需要照顧了。

接著他就想起來一雙淒怨美麗的大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