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卷【立馬橫槍篇】第2章.燕趙風雲 第26節(第2/3頁)

鮮於輔點點頭:“我知道。快帶我去見太守大人。”

劉政低頭望著自己白凈的雙手,沉默不語。

鮮於輔疲憊的坐在席上,旁邊的李弘小聲問他為什麽幽州邊軍這麽少?鮮於輔警覺地望了一眼劉政,然後壓低聲音說道:

“現在大漢國的朝政完全被皇親國戚和後庭宦官把持著,各地的大小官員和門閥宗族都是依附他們而生存。在他們的支持下,這些地方官吏豪強都大肆吞並土地,盤剝百姓,大漢國無數的財富都被集中在這些人手裏,從而出現了極度富有的大臣和豪族,極度貧窮的國家和百姓的奇怪現象。成千上萬的百姓忙碌了整整一年,往往還不夠交租上稅的。去年的黃巾暴亂,波及的範圍之大,和這個原因不無關系。”

“國家太窮,邊境戰事又少,於是就削減軍隊。而各級軍官為了克扣更多的軍餉,都虛報人數。結果造成部隊人數劇減。“

“去年因為黃巾暴亂,部隊人數少,清剿不利,於是陛下授權各地州郡,可以適當募兵擴軍。如果不是去年擴軍,今年幽州的兵馬就更少了。”

李弘還想問什麽,劉政開口說話了。

“子民,你確信烏延和彌加不會在盧龍塞兵力空虛的時候,突然出擊攻打盧龍塞?”

“大人,我已經詳細解釋多遍。他們的確沒有實力再來一次進攻。去年的慘敗對於他們來說起,不是一年或者兩年就可以恢復元氣的。即使他們想進攻,沒有上萬人,如何能攻破盧龍塞?東部鮮卑和烏延去年都吃了大虧,再想集結大軍,鼓動更多的部落出兵出錢,根本就是竭澤而漁的行為,不會得到大多數部落首領的響應。慕容風的中部鮮卑主力在圍攻漁陽,他自然不會愚蠢到在兩條線上同時作戰,分兵前來攻打盧龍塞。”

“但如果我們延誤時機,不去支援漁陽,而導致漁陽失陷,任由鮮卑鐵騎一瀉而下的話,守住一個盧龍塞就沒有什麽意義了?大漢的國土被胡人肆意踐踏,幽州的百姓被敵人蹂躪屠殺,戰火在北疆四處燃燒,此時守住一個小小的盧龍塞能解決什麽問題?能夠趕走胡人收復家園嗎?能夠挽救在戰火中呻吟的生靈嗎?能夠大展我大漢國不可侵犯的威嚴嗎?”

李弘激動的漲紅著臉,大聲說道:“大人,一旦鮮卑人攻破居庸,奪取漁陽,他們的勢力就會在幽州北部連成一片,而此時盧龍塞將處於腹背受敵的境地,根本就是一塊無險可守的絕地。如果他們圍上我們幾個月,餓都能把我們餓死啊。”

劉政那張保養得非常光滑的臉,隨著李弘揮動的雙手神經質地抽搐了幾下。李弘的話終於打動了他,迫使他下定決心出兵支援漁陽城。

“子民,留多少人守盧龍塞比較妥當?”

“一千人足夠了。”李弘看到劉政已經同意出兵支援,驚喜的和鮮於輔交換了一個興奮的眼神。

“援軍剛剛趕到,非常疲憊,不適宜再次長途跋涉。你就帶上盧龍塞的兩千人馬立即出發吧。”劉政一旦下了決心,倒也雷厲風行。他馬上就下了出發的命令。救兵如救火,時間就是一切,這個道理誰都明白。

鮮於輔跪倒在劉政面前,為表示對他的感激之情,一連磕了三個頭。

劉政揮揮手,示意他起來,笑著說道:“告訴你家大人,右北平郡能力有限,也只有李子民這兩千人馬可以抽調了。這兩千人有一大半都是李子民從鮮卑人手裏救出來的馬賊,沒有李子民,也就沒有盧龍塞的援軍。如果能夠擊敗胡人的入侵,希望你家大人不要忘了多多提攜李子民。”

李弘心裏一陣感動,連忙跪下給劉政行了一禮,大聲說道:

“大人請寬心。此次出戰,子民必不負大人的期望,誓死奮戰,擊退胡虜,保我大漢國土。一旦戰事完畢,當即刻返回盧龍塞,重歸大人麾下效力。”

劉政伸手把他扶起來,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突然伸手將李弘散落在胸前的幾縷長發順到他的肩後。動作雖然細微,不經意,卻是那樣的溫暖,充滿了慈祥的長者對小輩的愛護之情。李弘心內一陣激動,眼眶不由自主的有些濕潤。

此去戰事險惡,將來可有相見之期,誰能知道?

劉政沒有說話,只是用力地拍拍李弘的肩膀。

李弘再施一禮,大步走出。

天上明月當空,繁星點點,正是殺敵報國的大好時機。

李弘大吼一聲:“擊鼓,整隊出發。”

霎時間,如雷一般的戰鼓聲震撼了整個盧龍塞。

李弘站在山坡上,望著兩千四百名騎兵戰士飛馳在徐無平原上,心裏沉甸甸的。鮮於輔站在他旁邊,輕輕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