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論史篇】 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四)(第4/22頁)

柩車出發後,喪主與親屬跟在後面號哭踴。出宮門時,喪主想到親人的遺體離家越來越遠,悲從中來,頓足而哭。送葬的途中,柩車一般不能停在路上,只有國君派人前來贈助喪之物時,才能例外。這一儀節安排在柩車到達邦國的城門時進行。國君派宰夫前往贈送黑色和淺黃色的帛一束。宰夫致國君之命後,喪主號哭,拜了又叩首。宰夫登上柩車,將帛放在靈柩的帷蓋內。喪主拜送宰夫後,柩車及送葬者繼續行進。

十、窆和執綍

送葬的隊伍來到墓穴前,乘車、道車、稾車以及隨葬的明器陳設在墓道的兩側,眾主人面朝西排列在墓道之東,婦人面朝東站在墓道之西。為了保持安靜,確保下棺時萬無一失,此時男女都不得哭泣。

下棺稱為‘窆(bian)‘。為了防潮,先要在墓穴的底部墊上稱為‘茵‘的布。茵是夾層的,中間塞進了茅秀和香草等有芳香氣味的草本類植物。茵一共有五塊:下面三塊橫向放置,上面兩塊縱向放置。

接著將靈柩擡下車,除去棺飾,然後在棺上系上‘綍‘。綍,文獻中又往往與前面提到的‘引‘混稱為‘紼‘。綍是指下棺用的繩索。當初在殯宮將靈柩從坎穴中托起來時用的繩索就是它,此時用它將靈柩托起時,助喪者都要執挽綍,然後將靈柩徐徐降入墓壙。古代喪葬用綍的數量有嚴格的等級,據禮書記載,天子六綍、諸侯四綍、大夫二綍。據東漢經學家鄭玄的解釋,天子六綍,挽者約千人;諸侯四綍,挽者五百人;大夫二綍,挽者三百人;可見場面相當盛大。士的執綍人數,文獻沒有記載,當是在場的所有送喪者,人數當然不會超過大夫的三百人。靈柩落葬後,喪主哭踴,並將黑色和淺黃色的五匹帛獻給死者,然後向靈柩跪拜叩首,起立後又哭踴。獻畢,喪主和喪主之婦分別禮拜前來參加葬禮的賓客,然後各就其位哭踴。

有司將隨葬的用器、兵器、樂器等放在靈柩的旁邊;接著將柳、墻等棺飾擺放在靈柩的上面;再將盛有牲肉的‘苞‘和盛有黍、稷、麥的‘筲‘等放置在棺、槨之間。擺設完畢,先在棺上架‘折‘。折是一塊大木板,中間鑿有若幹方孔,形狀略如窗格,縱向三條,橫向五條。折的作用,是支撐上面的填土,防止棺柩被壓壞。折架好後,上面鋪抗席,以防灰土落入墓室。抗席上再加抗木,抗木的作用也是方知填土下壓,其結構與棺底部的茵一樣,也是橫三、豎二,這是象征天數三、地數二,人長眠於天與地之中的意思。最後往墓穴中填土、夯實。

順便要提及的是,上古時代‘墓而不墳‘,墓地上沒有隆起的封土,即後人所說的墳頭。據《禮記·檀弓》記載,最早在墳上堆土為冢的是孔子。孔子早年喪父,許多年之後母親去世,於是孔子將父母合葬在一個叫‘防‘的地方。孔子終年在列國之間奔走,是所謂‘東南西北人也‘,為了準確標記墓的位置,以便不時來憑吊,便在墓地上堆起了四尺高的封土。這是文獻所見的最早的墳頭。

靈柩落葬之後,將乘車、道車、稾車上的衣服等集中到柩車上帶回。葬畢而歸時,不驅趕車子,似乎覺得死者的精魂還要回家。

十一、反哭

葬事完畢,喪家男女從墓壙返回祖廟和殯宮號哭的禮節,稱為‘反哭‘。祖廟是死者生前帶領家人進行各種禮儀活動的場所,如今堂室依然,而人已化去,內心哀傷無比。《禮記·問喪》非常生動地描述了此時喪家的心情:‘其往送也,望望然、汲汲然如有追而弗及也;其反哭也,皇皇然若有求而弗得也。故其往送也如慕,其反也如疑。求而無所得之也,入門而弗見也,上堂又弗見也,入室又弗見也。亡矣喪矣!不可復見矣!故哭泣辟踴,盡哀而止矣。‘喪主進入廟門後,從西階上堂,面朝東而立。眾主人在堂下西階前面朝東而立。婦人入門時,男子們哭踴,婦人從阼階上堂。喪主之婦登堂後入室,頓足而哭,然後出室,在阼階上即位,與男子們輪流號哭、辟踴,盡哀而止。

前來吊唁的賓客來到堂下,其中的一位長者從西階上堂,安慰喪主說:‘這是無可奈何的事!‘喪主不忍心馬上即主人之位,於是在主人之位的東面答拜。長者下堂,與其他賓客一起出廟門,喪主送到門外,再拜叩首,感謝他們前來送葬,並且親臨反哭之禮。

接著,喪家男女前往殯宮,這裏是死者生前的居處,又是葬前的停殯之處,如今殯起人葬,空空如也,大家觸景生情,彼此又是號哭、辟踴,哀盡而止。

禮畢,先是同族兄弟出門,喪主拜送。接著是眾主人出門時。喪主合上殯宮的門,向眾主人拱手行禮,於是大家分別回到自己的喪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