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雜談篇】 羅蘭_死亡騎士書友的一些書評(第4/14頁)

不過就現在而言,北疆不缺戰術高手,缺戰略高手。

北疆不缺武將,確治世之能臣。不缺人,但缺人才。不缺力量,但是卻還沒能集中往一處使……

戰略是有選擇的防禦和進攻,但是目前來看,更多是戰術上的。

在北疆的戰略高手中,能為豹子所用的太少。不是說人不多,而是說著眼點和豹子一樣的太少……,而且能參與進來參加決策的人就更好,很多人目前還都處於執行決策的地步……而且太多人不把老百姓死活當回事,雖然他們厭惡曹操和袁紹屠城決堤的行為,但是他們很多人在自己出在曹操和袁紹位置的時候他們也會做這些事情……

至於說別人打天下,呵呵,那是阿,比如曹操,比如諸葛亮等人,他們打仗的結果是餓死的餓死,戰死的戰死,再來西晉那些昏君和士族掌權,戰事不斷……最後來了五胡亂華……

不過就豹子而言,他不會看著大片的人餓死,卻省出糧草去打仗……

而且還有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北疆的糧草並不是都在豹子手上的。

也不是說一定要餓不死人了才去打仗,而是說至少要能控制這

打仗打到後面其實靠的是後勤,要不然對方光守城能把你守死。武力是一個因素,不過後勤是最關鍵的。

而且北疆目前在嘗試改制,其實對他很說,很多東西不是能不能打下來的問題,而且打下來怎麽治理的問題。與其等打下來,治理不好,一團糟,還不如先治理好自己的地盤,然後慢慢打仗……

而且北疆現在的負擔確實太重,戰略防禦慢慢發展才是正道。

而且為官者的觀念問題在北疆急待改變,所以豹子必須以身作則,以上位者帶動下位者的模仿,而他如果不多為百姓考慮,那麽很多人就不會再為百姓考慮了。

所以豹子經常拿沒糧來決定放棄出兵的機會,也是一種這種思想的延伸吧。

其實說到底,北疆現在關鍵是要內部統一思想。把拳頭握緊,大家的手都往一處用力。而不是太過於分散……

人是不少了,可惜,可用之人太少,能參與決策的人更少……

戰略,就是勢力發展得方向和目標,是非常明確得。怎麽發展,怎麽聯合,怎麽進攻,怎麽防守等等……

而目前得北疆,只能說在進行改革。他所針對得都市內部得。對外可以說是不到迫不得已是不會去考慮得,實在是沒辦法了,才不得不去做而已,這根本稱不上是戰略。

袁紹和曹操都又自己得明確得目的和方向,所以他們對每一步怎麽走都很有針對性,所以他們雖然困難,但是路線清晰。

但是北疆就很迷茫……

他不知道要聯合誰,要優先打擊誰,要怎麽樣去離間誰和誰等等等等……他們只是為了做而做……

許攸曾經說了一些這個層面上得,但是太範了……,沒有什麽實際意義……

對於北疆來說一場戰役好打,但是一場國戰難打,因為他們還不會打……

實力強悍如戰國之秦國,都可以遠交近攻,都可以有盟友,為什麽北疆不行?

勢力與勢力之間有契合點,可以聯合或者聯盟,但是勢力於勢力存在這樣那樣得矛盾,要不然就是一個勢力,而不是兩個……

對於北疆來說,在最困難得時候,他們需要在通過保衛自己,打擊別人的時候,也要破壞別人的聯盟……

朝廷是需要尊敬的,但是北疆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勢力,必須有自己的發展綱領和發展方向。改制是其一,但是外部環境的改善也是其一……

我想對外發展的不明確,到底打誰,怎麽聯合別人一起打他,怎麽離間他的盟友,怎麽孤立他,怎麽分化他等等等等……

曹操現在是眾怒所向,北疆完全可以把大家的矛盾都引向曹操……

在勢力與勢力的對決中,在武力相差不是特別懸殊的時候,純粹的靠武力在決定勝負是愚蠢而且盲目的

武力首先是為了保護自己。然後是為了威脅敵人。對於北疆來說,當武力強大到足以攻下敵人的時候,他的武力就已經足夠了。畢竟在國戰當中,武力首先是作為催化劑來用的,只有當催化劑無效的時候,才不得不作為一個決定因素來用的。

做為一個統一的國家裏面的不同勢力之間的對決,大家沒必要一定要你死我活的(除了勢力的一把手),大家有不同的利益,也有相同的利益,這裏面有太多的文章好做了。

而且,在眾多勢力當中,我們選定一個目標,就可以聯合別人一起對付同一個敵人。我們可以分化他的內部,分化他的聯盟,聯合所有和他有隙的勢力。讓他的朋友作壁上觀或者心有余而力不足(無力顧及),讓他的敵人和他朋友的敵人一起來對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