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卷【人物傳記篇】 諸生傳十(第2/4頁)

李謝二人畢竟年輕樂觀,很容易就被說服,馬上釋懷,繼續與楊會高談闊論,推杯換盞起來。

謝明又待了幾日,便告辭返回洛陽,李瑋也就正式上任,正式開始了在西涼的仕途。正如楊會所說,如今這涼州的掾吏祭酒,實在是一個閑到不能再閑的職司,尋常事物根本一點也無,連屬下從吏都被調配到別處,只有一個六十幾歲的老從事幫忙打些下手,每日也就做些整理文書,謄錄之類的工作。李瑋初時從楊會之言,抖擻精神,想通過加快處理速度來引起傅燮的注意,後來發現傅燮整日裏忙著調配軍糧,整修戰具,招募士兵,加固城墻等事,根本無暇管他,似乎就好象從來沒有過李瑋這個下屬似的。李瑋見徒勞無功,心下也慢了,便也不管什麽文書,每日自管自的讀經史子集,兵法韜略,或給洛陽的好友和愛人筱嵐寫信,每日閑暇時就與楊會一起喝酒下棋,日子過的十分無聊,但也十分悠閑。

西涼的戰事也如期開打,太尉張溫親自帶了北軍入涼平叛,會同涼州本地的破虜將軍董卓,蕩寇將軍周慎等部,合步騎十余萬,屯兵美陽。韓遂,邊章和羌族叛逆得此情報,趁官軍立足未穩,也舉兵進軍美陽。數十萬軍隊在方圓十幾裏的戰場上擁擠撕殺,官軍雖然人多勢眾,但倉促集結,互相配合不利,各自為戰,被羌族鐵騎打的苦不堪言,損失慘重。張溫別無他法,只好一邊收攏大軍龜縮防守長安一線,一邊向朝廷要求增援。戰事不利的消息穿到翼城,頓時滿城愁雲慘淡,開始每日還有不少百姓舉家搬離,後來大多數人見逃走已經來不及,幹脆留守不走,幫忙加固城防。太守傅燮更是會同司馬華雄,主簿楊會忙得腳不點地,想盡辦法為將要來臨的守城大戰多做些準備,看著大街上往來忙碌的士卒與民夫,李瑋不禁苦笑。數日前他又一次向傅燮請纓,又被傅燮“客氣”地搪塞了過去,如今在這大戰前忙碌的翼城裏,儼然成了唯一的閑人,只是每日幫民夫搬運些器械磚瓦罷了。“難道真的是百無一用是書生?”李瑋看著遠處校場中灑汗訓練的新兵和整齊披掛的軍官們,不禁有些羨慕這些武人起來。

五月,朝廷終於向告援已久的西涼派出了援軍。因平定河北數十萬而名噪天下的討虜中郎將——李弘帥河北步騎五萬四千人入涼。這支生力軍果然如傳說般生猛且運氣奇佳,先是在小牛山打了一場漂亮的阻擊戰,反敗為勝。之後又長驅直入,在靈河實施夜襲,俘虜數萬羌人,斬首萬余,抓住了讓張太尉和北軍將士頭疼不已的羌族猛將,北宮伯玉。這一下,西涼局勢幾乎在一夜之間扭轉,朝廷重新掌握了絕對主動,而隨著邊章的病重,叛軍將士的離心,似乎困擾大漢多時的西涼戰事,馬上就能得到平定了。

戰局的逆轉也導致了戰區人們心理上的變化,原本繃緊的弦一松,人們也都懶散了起來。太守府裏也充滿了歡聲笑語,嚴厲如傅燮華雄也對著每一個見到的屬下微笑,期盼已久的和平,似乎真的觸手可及了。不久,傅燮離開翼城,前往豹子李弘的軍營,把城內防務全交給了楊會和華雄。城內的商販街市又恢復起來,百姓紛紛上街,一副久違的太平景象。

冷眼旁觀的李瑋卻對眼下這個和局心存疑慮,豹子這一口,確實把西涼叛軍咬的非常狠,但是叛軍的主力仍在。而且真正導致涼州亂局的漢羌問題,貪官問題一個都沒有解決,西涼又怎麽會真正平靜下來呢,等叛軍喘過氣來,只怕還是要亂。“但在如今這局勢說出這種話來,以自己一介閑人的身份,除了討人嫌外,恐怕也沒什麽大用吧。”李瑋無奈的想。

李瑋閑著沒什麽事情做,便讀起洛陽的來信來。洛陽幾個兄弟除了寫信問好之外,還收集了許多方方面面的情報,由於有“消息王”尹思的參與,所以幾個月下來各種各樣信息幾乎可用“浩瀚”來形容。“恩?”李瑋忽然被一條消息所吸引,大將軍何進自西涼局勢好轉後,就經常聚會手下謀士,似有所圖。李瑋聯想到太守大人日前興沖沖的提起西涼肅貪的問題,再聯系到何家與其他豪門大族在西涼根深蒂固的勢力,心中頓時了然:看來一場前所未有的肅貪風暴,恐怕就要由這頭北地的豹子在西涼刮起了。

“可笑這些豪門大族,王公貴族,到了這等時候,仍絲毫不以大漢社稷為意,只想著個人家門的榮辱。這樣的國家,既然糜爛若斯,還留他作甚?”李瑋想到這裏,自己也被這大逆不道的想法嚇了一跳,是啊,無論是老師朱俊也好,王符王剪也好,或者是過去的自己也好,都是站在拯救大漢的角度上來考慮天下的興亡。但天下,豈是一家一姓的天下,秦失天下,而天下英雄共逐之。四百年的大漢,也正是在舊王朝破滅的硝煙中建立起來的。如此說來,為了天下百姓,即使大漢真的被新朝新代所取代,那也算是壽終正寢,怨不得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