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 妖孽宮廷 第二章 隱藏的敵人(第3/4頁)

然而石亨接著說了一句話,正是這句話觸動了他,最終決定了徐有貞的結局:

“一個禦史怎麽敢這樣做(安敢爾),現在內閣專權,容不下我們啊!”

專權?

對,就是專權。

石亨的似乎無心之語擊中了朱祁鎮的死穴,他或許是一個好人,或許是一個寬厚的人,但如果有人敢於觸動他的權力,就算是天王老子也沒商量!

朱祁鎮決定動手了,他要用實際行動去顯示他的權威,告訴所有的人,他才是這個帝國的統治者。

第二天一早,朱祁鎮便下令關押了張鵬和之前曾經上書的楊瑄,矛頭直指徐有貞。

此時,石亨已經得知,李賢也是攻擊他的策劃者之一,他十分驚訝,也非常憤怒,決定要把李賢和徐有貞一起整死。之後他不斷地在皇帝面前攻擊二人,最終促使朱祁鎮下定決心,把徐有貞和李賢關進了監獄。

徐有貞徹底完了,他被關進了當年於謙待過的地方——詔獄,整日唉聲嘆氣,在陰暗潮濕的牢房裏反思著自己,一切都宛如夢幻,他用盡心思技巧,膽大包天,最終鬥垮了於謙,卻也只高興了四個月,就淪為了囚犯。人生對於他而言,已經落幕了。

可是同樣身在牢獄的李賢卻心如明鏡,其實在這場鬥爭中,他才是唯一的勝利者,他盡力協助徐有貞,利用徐有貞的力量去打擊石亨、曹吉祥。此外,他還充分發揮了徐有貞的盾牌作用,避過了石亨等人的反擊。

不過現在看來,他似乎還是失算了,畢竟他也被關進了監獄,等待著他的是不可知的命運,殺頭、充軍,或是流放?

但李賢卻絲毫不見慌亂,這一天的到來早在他的預料之中,為此,他已經準備了很長時間。

不久之後,處罰決定下來了,總算是皇帝開恩,徐有貞被降為廣東參政,李賢被降為福建參政,這兩個地方在當時都是偏遠地區,也算是一種體面的發配。

走出牢房的徐有貞擡頭看著久違的天空,松了一口氣,不管怎樣,這條命還是保住了,而在他的心底,卻對一個人始終感到過意不去,這個人就是李賢。

在徐有貞看來,李賢是自己的親密戰友,也是因為自己才到此地步,所以在臨行前,他特意找到了李賢,滿懷歉意地對他說,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實在沒有料到,如今就要各自上路,離開京城,只好自己保重了。

李賢的反應卻出乎意料,他一點也不沮喪,而是十分客氣地與徐有貞交談,表示自己並不在意,談完後還親自將他送出門外。

徐有貞懷著愧疚走了,看著他離去的背影,李賢露出了笑容。

“徐有貞,要走的只有你而已。”

【李賢的真面目】

徐有貞老老實實地去了廣東,李賢卻沒有,因為就在出發前的一刻,有一個意想不到的人站出來說話了。

這個人正是那位差點被罷官的吏部尚書王翺,在這關鍵的時刻,他挺身而出,為即將出行的李賢說情,在他的大力遊說下,朱祁鎮終於辦了人情案,將李賢留在了京城,並在不久之後恢復了他吏部侍郎的職位。

答案最終揭曉了。

李賢不排擠王翺,不擔任吏部尚書,就是為了迎候這一天的到來。因為他需要王翺的幫助。

徐有貞聰明絕頂,認定李賢是他的親信,可是他錯了。

石亨位高權重,對李賢許以官位,以為可以拉攏他,可是他也錯了。

他們都認為這個叫李賢的人會乖乖地聽他們的話,為他們辦事,卻絕不會想到,在李賢的眼裏,他們不過是獵物而已。

他原本可以投靠“還鄉團”,做大官,拿厚祿,可是他沒有這樣做,在“還鄉團”肆虐的日子裏,他默默地隱藏著自己,從那些陰謀家身上學習權謀和詭計,並最終用這些武器打倒他們。但他這樣做又是為了什麽呢?

從他後來的言行中,我們可以找到答案:公道。

徐有貞不是李賢的朋友,石亨也不是李賢的朋友,甚至於王翺也不是他的朋友,李賢周旋於這幾個人之間,似乎是個讓人捉摸不定的人,但在我看來,他也有一個真正的朋友,這位朋友的名字叫做於謙。

事實上,李賢和於謙的交往並不緊密,而且他們之間也有政治分歧,在繼位問題上,李賢主張朱祁鎮復位,而於謙似乎對這位太上皇並不感冒,卻主張由他的兒子朱見深繼位。

因為有著不同的政治見解,兩人關系一度比較冷淡,但在那場轟轟烈烈的北京保衛戰中,李賢徹底被這個挺身而出、拯救國家危亡的人所折服,他的勇氣和頑強、清正與廉潔給李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混跡官場多年的李賢被打動了,他第一次認識到,在這個汙穢的地方,還有像於謙這樣勇於任事、剛直不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