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 龍爭虎鬥 二十四 合戰長久手(第5/8頁)

“此事還需進一步合計。家康一旦撤兵,我方勢必與其在三河展開決戰。當然,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將其一舉擊潰,只作好平安撤回的準備即可。問題的關鍵是,這究竟需要多少兵力。”

“嶽父的六千,再加上我的三千,總計九千人,難道還不夠?”

“武藏,這並非夠不夠之事。”元助阻攔道,“一旦家康率領主力撤回,到底會有多少人,你計算過沒有?”

“這……”

“若想在敵人的地盤上與其決戰,怎說也要比家康的兵馬多一倍。照此合計,即使家康只有一萬五千人,我軍起碼也得三萬人。因此,我方必須三思而後行。築前大人能否騰得出這麽多人,還未可知。即使築前大人能夠分出三萬大軍,這麽多人怎樣才能瞞天過海。”

三左衛門顯出一副不屑之態。“三萬?根本用不著那麽多人!”

“說說你的理由,輝政?”

“既然是奇襲,根本不必動用大軍,頂多和敵人撤回的數量相同。也就是說,家康撤回一萬五千人,我們有一萬五千人就是。”

“萬一我們途中被敵人察覺,在急赴岡崎之前就遭遇襲擊,怎辦?”

“當然有辦法!”三左衛門寸步不讓。“一旦遭遇突襲,敵人也會十分狼狽。狼狽不堪撤退的一萬五千人,怎能和士氣高漲的一萬五千人相提並論?二者在數量上雖是相同,後者的戰鬥力卻相當於前者的兩倍。”

“言之有理。”勝人不禁為輝政的說法拍手叫好,“若是奇襲,一萬五千人就和三萬人一樣。”

“但如真的擁有三萬人馬,敵人馬上就會喪失鬥志,我以為,此是上策……”

元助突然意識到自己的話前後矛盾——他方才還說秀吉完全不可能分出三萬大軍,分得出來也無法秘密行動。

“到底需要多少兵力,讓誰加入這次作戰,我想聽聽大人的意見。”家臣日置才藏插言。

“我想請求築前大人,讓三好孫七郎秀次擔任此次奇襲的總大將。”

“讓別人來擔任總大將?”森武藏守極其失望地插了一句。勝人卻並不理會,眯縫著眼睛,得意地陳述:“秀次大人乃築前大人的外甥、心腹。只有讓秀次立大功,才對得起築前大人的情義。”

一聽提到秀次,森武藏守與年輕的三左衛門都現出極其不快的神色。

“秀次不過才十九歲啊讓他來擔任總大將,這仗還能打嗎?”三左衛門氣憤地插上一句。然而,此時勝人已顧不上兒子的感情了。或許,這正是勝人的妙計吧。

“糊塗!”勝人立刻制止道,“指揮當然還是由我來承擔,秀次只不過是名義上的總大將而已。若讓秀次立了大功,不就等於我還了欠築前大人的情義嗎?”

“都什麽時候了,還談義理……”

“混賬!身為武將,若連義理二字都忘記了,那還是武將嗎?武將的天職是什麽?是生為義理,死為義理!你們難道還看不出?此次築前大人也有意讓秀次立下大功,甚至還要把他收為養子。我早已心知肚明,才特意提出要讓秀次出任總大將。”

“這也是策略?”伊木忠次連忙恭維道。

此時的勝人似乎已忘記了剛才所說的“義”字。“若提出讓秀次擔任總大將,築前大人必然會答應我的請求,分出足夠的兵力給我們……對了,池田和長可的兵力遠遠不夠,還要加上秀次的八千,另,還要請堀秀政帶領三千人做監軍,這樣,總兵力就達到了兩萬,部署就無可挑剔了。還有何異議嗎?”

“只是,築前大人能答應這樣的請求嗎?”

“我有自信,只管交給我好了。”

“小婿還是想問一下。既然總大將由三好孫七郎擔任,監軍由堀秀政擔任,我們呢?”

“你想到哪裏去了。這次決戰,名義上是讓給了他人,其實不是我們父子主導嗎?這次,我和紀伊守出任先鋒,第二路人馬自然是你森長可了。三路軍則是堀秀政,四路軍為秀次。既然是總大將,自然要待在最後。這才是我用兵的絕妙之處。”

勝人對即將到來的勝利有些心馳神往,“先鋒部隊和二路軍,以排山倒海之勢,並肩進入岡崎!”

森武藏守似終於同意了。“那……無論如何請嶽父大人成全!”他低頭不再說話。三左衛門輝政卻依然不依不饒,看來他仍對讓秀次擔任總大將耿耿於懷——居然用發動一場奇襲的方式,償還所謂的義理,還讓不知戰事的毛頭小子擔任總大將,這到底算什麽?

元助看出,父親決心已定,若不實行,恐森武藏守會頹廢下去,父親也將心灰意冷,遂道:“父親,這個計劃最好先不要向築前大人透露。現在家康的軍隊還在源源不斷從三河湧來。等到三河完全陷入空虛……再向築前提出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