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渤海計劃(第4/4頁)

有了安祿山造反的教訓,大唐上下基本上都達成了共識,胡人不再給他們土地聚居,而是要實行內遷而漢胡混居的方案,逐漸將胡人同化,因此李慶安提出這個方案屬於合情合理,大家都不反對。

但郭子儀卻聽出了一點端倪,他徐徐問道:“我聽趙王殿下的意思,只有契丹和奚的婦孺,他們男子何在?”

李慶安微微一笑道:“郭尚書應該知道,契丹人是全民皆兵,男子都在渤海國打仗,所以他們的老巢就只有婦孺,當然,如果有戰俘的話,那就有男子了。”

政事堂的其他相國對此都不太了解,李慶安說得似乎有道理,全民皆兵嘛!男子自然都去打仗了,但郭子儀心中卻很清楚,再是全民皆兵,部落裏一定還會有男子,不可能全部去打仗,他也猜到了,一定是李慶安下令在契丹和奚的老巢進行了大屠殺,所以只剩下婦孺。

這時,兩人的目光相對,李慶安的微笑中帶有一種強勢的威壓,確切說其實就是一種警告,警告郭子儀不要節外生枝,郭子儀的頭慢慢低下了,他不再說話。

“各位相國,假如這個方案能通過,明天春天,軍隊就會將契丹民直接用大船運回到大唐,待河北戰亂結束後,再慢慢進行安置,請各位相國表決吧!”

政事堂是七人制,一般情況下是多數占優便算通過,但一些重大事項,比如建渤海道、發動對方戰爭等等軍國大政則必須要全體政事堂相國同意,這種事項便叫做一級政案。

所以一項提案首先必須由五名中書舍人來判定級別,叫做‘定案’,三級及其以下低級別的政案則不須要政事堂審批,直接由執政事筆的當值相國批準。

但就算低級別政案由一人決定,也要由門下省進行審核,如果門下省三次審核不通過,那就升格為二級,交由政事堂來表決。

由於執政事筆每旬輪換一次,所以從這個角度上,政事堂的七個相國權力其實都是一樣的,每個人都有掌握執政事筆的十天。

這是李慶安設計的權力制約機制,將來就算他當了皇帝,他也只能過問一級和二級的政務,他可以提案,也可以否決,當他的意見和政事堂發生沖突而無法調和時,那他只有一條路,他有權解散政事堂,重新由五品以上朝廷職官公選新政事堂,當然是由皇帝來進行差額提名。

這其實就是三省六部制的精髓所在,那就是用相權來制約君權,但又保證君權不被架空。

李隆基利用翰林學士發內詔的手段架空了政事堂的權力,而唐代宗李豫則采用將全體官員提升一級的手段來擴大皇帝的人事任免範圍。

而李慶安則將這種制度明確下來,並首度施行了百官公推的制度,這些方案無疑可以避免將來因為皇帝昏庸而導致王朝衰敗的惡果。

當然,將來太子的選擇,李慶安也考慮采用皇帝差額提名,而由政事堂來表決的方案,等等,這裏就不多說了。

李慶安的契丹民安置方案已經拿出去了,由中書舍人進行審定,很快方案便定下來了,屬於乙級政案,也就是說,只要多數人同意便可通過。

或許是相國沒有留意‘婦孺’兩個字的含義,或許是相國們心知肚明而故意裝傻,這條政案順利獲得了表決通過,六比一,只有郭子儀一人反對,他保留了自己的原則,但給了李慶安面子,沒有把李慶安屠殺契丹男子的事情抖出來。

李慶安見表決通過,他一口氣松了,便起身道:“另外還有一個方案,就是關於回紇可能會入侵河北,這件事我想再和大家商議一下,及早進行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