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燕軍西寇(第2/3頁)

馬車上了官道,這時官道上已是人潮滾滾,黑壓壓的人潮延綿數十裏,一隊隊逃難的人群從縣城,從四面八方的村莊匯聚而來,大多數人都沉默著,帶著對未來的茫然和擔憂向西浩浩蕩蕩而去。

……

爭奪承天軍戍城的戰役已經進行了三天三夜,承天軍戍城便是後來的娘子關,因唐初平陽公主的娘子軍在這裏駐防而得名。

承天軍戍城號稱萬裏長城的第九關,險山、河谷、長城,構築了一道天險之城,它也是井陘進入河東的最後一道雄關,由一支三千人的承天軍駐守,安祿山的近二十萬大軍進入井陘,已經兵臨戍關城下,為爭奪這座雄關,主將安慶緒已經投入了近八萬大軍,而郭子儀也陸續增兵故關,使守軍人數達到了一萬人。

戰役已經進行了第四天,承天軍戍城下已是伏屍累累、血流成河,燕軍已經死傷近一萬五千人,而守關的郭子儀部也死傷六成以上,原本堅固的雄關也變得千瘡百孔,戍城已經岌岌可危了。

中午時分,一場慘烈的戰役剛剛結束,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血腥味,到處是慘不忍睹的屍體和被燒毀的城梯。

關隘內,守城的士兵都疲憊不堪地倚靠在墻邊休息,城頭上一片狼藉,到處是箭矢和石塊,一灘灘血跡觸目驚心,數百具陣亡將士的屍體和近千傷兵被擡了下去,經過四天三夜的戰鬥,一萬人的守軍只剩了不到三千人,所有人都明白,如果援軍再不來,戍城失守是遲早之事。

唐軍的主將是郭子儀手下大將路嗣恭,是朔方軍中的一名將軍,此時,一身盔甲的路嗣恭帶著數十名士兵在城頭上視察,他的心情十分沉重,他已經連續派了五支騎兵隊趕去太原求援,但他剛剛接到郭子儀的命令,命令他放棄承天軍戍城。

路嗣恭心中暗暗長嘆,他能理解郭子儀的決定,並不是不想守住戍城,而燕軍兵力太多,雙方兵力懸殊,再想守住戍城已經不現實了。

他慢慢走到城頭,凝視著遠方,遠方群山連綿,一條狹窄的通道從山中穿越而過,那裏便是井陘了,最窄處只容一人一馬而行,但從井陘出來,地勢立刻變得開闊了,形成一個喇叭形的山谷敞口,就在這寬數裏,長十幾裏的山谷裏,密密麻麻分布近十萬燕軍,另外還有十萬燕軍在井陘峽谷中沒有過來。

望著大旗如雲,營寨密布的燕軍大營,路嗣恭心情十分復雜,一方面郭子儀的軍令他不敢違抗,而另一方面他也不願成為放燕軍入河東的唐將,如果燕軍在河東道大肆燒殺劫掠,後世的史書上必然會重重書寫一筆:賊軍西寇承天軍戍城,路嗣恭棄關西逃。

巨大的壓力使他難以作出決定,但他也知道,如果不撤,那他的軍隊必然是全軍覆沒,他路嗣恭的結局就是取義成仁。

這時一名士兵飛奔上前,“路將軍,太原急令!”

路嗣恭接過命令,又是郭子儀的手令,手令上只有六個字:‘棄關,速撤太原。’

十幾名軍官圍了上來,“將軍,怎麽辦?”

路嗣恭看了眾人一眼,沉聲道:“老帥的命令是棄關回撤,你們的意見呢?”

眾人面面相覷,誰也沒有說話,看得出,他們並不想死守關隘,既然郭子儀有令,眾人的心都動搖了。

一名郎將道:“損兵近七成,士氣消亡,不宜再久戰了。”

“你們都是這個意思嗎?”

眾人都默默地點了點頭,一人道:“軍令如山,老帥的軍令我們不敢不從。”

路嗣恭沉默了片刻,最後他長嘆一聲道:“好吧!一切由我來承擔。”

他立刻沉聲下令道:“傳我的命令,傷兵先撤,天黑時棄關西撤!”

……

天色漸漸地黑了,承天軍戍城前方的一座高台上,安慶緒、李懷仙、蔡希德三人正在眺望著數裏外的關隘,他們剛剛接到情報,守關的唐軍似乎出現了異動。

作為這次進攻河東的主將,安慶緒的壓力異常大,在此之前,他從來沒有統帥過五萬人以上的大軍,而這一次,他的父親安祿山卻讓他統帥二十萬大軍,並限令他在一個月內攻下太原。

從半個月前出兵到現在,一切很順利,但眼前的戍城卻讓他遭遇到了西進河東的第一次重大挫折,已經損兵折將一萬八千人了,可雄關依然矗立。

盡管李懷仙和蔡希德安撫他,進攻承天軍戍城這種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雄關,死傷兩萬人是正常,但巨大的壓力還是使安慶緒已經連續幾個晚上沒有睡好覺了,昨晚更是一夜未眠。

李懷仙低聲道:“小王爺,我估計唐軍應該一樣的損失慘重,殺敵三千,自損八百,而且關隘的磚石已經松動,再進攻兩次,戍城就應該坍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