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偷襲陳留(第2/3頁)

這裏原是許叔翼的大本營,但許叔翼為了集中兵力和李慶安對抗,同時也為了得到安祿山的支援,他便放棄了陳留,將軍隊集中在了滑州一線,陳留重地便被李光弼輕松占領。

李慶安的命令抵達陳留當天,李光弼便奉命出兵了,他親率一萬騎兵,配備雙馬,如一把銳利的長刀,越過宋州,直插數百裏外的徐州,兩天後,李光弼的騎兵占領了徐州,但他馬不停蹄,又繼續南下,直撲泗州,僅僅過了一天,安西軍的前鋒軍:三千精銳騎兵便殺到了淮陰縣。

三天,安西騎兵僅僅只用了三天,便千裏奔襲,從陳留殺到了淮陰,只距離揚州不足三百裏,安西軍的霹靂之威震驚了江淮。

一封封求救信如雪片般地向揚州飛去,揚州江淮軍大營內已是一片混亂,吳王李璘被這個消息驚得目瞪口呆,本來他已經準備再次出兵荊襄,配合南唐軍隊剿滅李瑁的軍隊,而現在,安西軍兵壓淮陰,攻到他揚州只需一天的時間。

李璘不僅不敢再出兵荊州了,而且還用飛鴿傳書的方式,火速向荊州的劍南軍求援,另一方面,李璘又令長江的渡船準備,一旦安西軍攻到揚州,他就立刻撤到長江,乘船逃過大江。

但安西軍占領淮陰後,便沒有再繼續南下,而是虎視揚州,引箭不發。

這就是李慶安的勢,勢的意思是一種力量,一種趨勢,而在這裏,它不僅是一種力量的展示,而且還是一種威脅、一種警告,殺到淮陰的安西軍僅僅只有三千騎兵,但這種戰勢便凍結住了李璘的十萬大軍,也凍結住了李亨東取荊襄的計劃。

就仿佛被施了定身術一樣,整個南方的戰局陷入了一種儼如嚴冬般的僵持。

……

但就像再蕭瑟的冬天也有不畏嚴冬的覓食動物一樣,盡管安西軍以雷霆萬鈞之勢南下江淮,但還是有人忍不住打起了安西軍的主意。

這個人便是許叔翼,他率七萬軍龜縮在滑州靠近黃河的狹窄地帶中,不敢南下,也不敢東退,但安西軍也不攻打他,只在鄭州和他對峙,已經過去二十幾天,安西軍始終沒有發動戰爭的跡象。

僵持的時間過久,許叔翼對安西軍的懼怕也一點點淡化了,他心中便有了一種出界的念頭,有了一種試探安西軍的想法,而恰好此時,李光弼率一萬騎兵南下,陳留只剩下一萬守軍,顯得有些力量單薄了,許叔翼便發現了打破僵局的機會,如果他進攻陳留,那李慶安必然會分兵來救,這樣便給河北岸的安祿山軍創造機會,可以實現原本的計劃了。

其實許叔翼的擔心也並不是沒有道理,他認為安西軍之所以遲遲不打滑州,就是在等安祿山最後退軍後,然後再收拾自己,所以他也想趁安祿山軍還在衛州之時引發戰爭,就是在這種強烈念頭的驅使下,許叔翼親率三萬軍,向陳留發動了閃電進攻……

唐朝的黃河還沒有奪淮改道,汴州境內並沒有大河,只有無數條中小河流,河網密布、土地肥沃,使汴州成為河南道最富饒的糧食產區,隨處是大片良田,一眼望不見邊際,大片良田之中坐落著一處處村落和城鎮,還有蜿蜒的河流和大片森林。

入夜,一支騎兵大隊在寬闊的官道上向北疾駛,這是一萬安西騎兵,浩浩蕩蕩,如奔騰的鐵流向北行軍而去。

這支安西騎兵便是留守陳留的安西軍,李光弼南下後,由大將李晟率領,李晟也是隨李光弼一起從隴右返回,在剿滅吐蕃後,李晟也沒有必要久留隴右了,李光弼看重他,便將他一起帶回了中原。

對情報的重視和戰爭趨勢的分析是作為一個名將的基本條件,李晟之所以是中唐名將之一,就在於他縝密的思維和對局勢的準確判斷,以及他極為善於使用奇兵。

隨著李光弼率軍南下,陳留只剩下一萬人,李晟的心中便對許叔翼生出了警惕,他也敏銳地判斷出,許叔翼很可能會偷襲陳留,為此他派出了近百名斥候趕赴滑州,盯住了許叔翼的一舉一動,幾乎就在許叔翼率三萬軍南下偷襲陳留之際,李晟便在第一時間得到了情報。

他當即發鴿信向李慶安請示,李慶安只發回一個字:戰!

李晟信心百倍,一般人都會認為安西軍會死守陳留城,以堅固高大的城墻為依托,然後派人向不遠處的鄭州安西軍主力求援,這才是正常而穩妥的做法,而李晟卻立刻做出決定,不守陳留,而是主動出擊,以騎兵的犀利來擊潰許叔翼的偷襲,這無疑是一個極為大膽且冒險的舉動。

安西軍的行軍速度極快,僅一天的時間,大軍便抵達了汴州北面的封丘縣,這時天已經黑了,眼看要進入滑州地界,李晟便下令放慢速度,等待斥候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