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登基之戰(下)(第3/4頁)

“說得好!”

長孫全緒爽快地笑道:“張尚書能迷途知返,讓人敬佩,李亨的關中軍馬上就會到來,此地不宜久留,請隨我一同去長安縣。”

長孫全緒一揮手,數千羽林軍護衛著張筠的馬車迅速向長安而去,很快便消失在黑沉沉的夜色之中。

……

天色漸漸地亮了,五萬關中軍從春明門入城,再一次控制住了萬年縣,此時皇城的羽林軍也撤到了長安縣,從鹹陽開來的一萬安西軍也抵達了長安縣的延平門外,加上兩萬千牛衛士兵,三萬安西軍控制著長安縣,與關中軍對峙。

形勢也並不危急,至少安西軍在沒有接到李慶安的命令之前,是不會反對李亨登基,他們只注意關中軍有沒有違反雙方協議,越過朱雀大街,而李亨也對關中軍下了嚴令,不準越過朱雀大街一步,這個關鍵的時刻,他不想引發和安西軍的沖突。

反對李亨登基的抗議只是在朝官層面上十分激烈,許多住在萬年縣的官員趁百官上朝的機會逃過了朱雀大街,躲進長安縣內,只有李亨的部分死黨依然前往大明宮擁戴李亨登基。

含元殿內空空蕩蕩,李亨頭戴沖天冠,身著赤黃袍,腰束玉帶,他已經坐上了帝王的寶座,昨天晚上他一夜未睡,按理,他登基之前應先拜祭太廟,征得先祖的同意他才能登基,但太廟卻在皇城之內,被另一支忠於長孫全緒的羽林軍所控制,他無法前往,便在四更時,偷偷在大明宮內拜祭了先祖。

現在時辰快要到了,而可以容納萬余人的含元殿內只有一百多名朝官,大多是各寺監的中低級職事官,中書省,門下省、禦史台以及尚書六部的官員幾乎都看不見身影。

李亨目光陰冷地望著下方,他心中的失落之感難以形容,他所夢想的萬官朝拜,千國來賀的盛況是看不到了,只有這麽一百余人,活像一出鬧劇。

李亨已將長孫全緒恨之入骨,恨不得將他挫骨揚灰,正是此人的尋釁滋事,才使他的計劃完全被破壞了,本來有上千名朝官將來上朝,現在都被他們逃掉了。

李亨什麽都考慮到了,就是沒有想到長孫全緒回會來報復,上次的平樓事件,最後竟引發出了如此嚴重的後果。

大殿上除了一些居心叵測的官員外,其他都是他的監國黨人,王珙、房琯、令狐飛、李麟、李俅、達奚珣、張垍……

這個張垍就是張筠的弟弟,李隆基的駙馬都尉,官拜太常寺卿,他的到來倒是出乎李亨的意料,但李亨明白,這並不是什麽張黨的代表,而他和張筠之間有著很深的矛盾,只要張筠一天在相位上,這個張垍就永遠沒有出頭的機會,這個人倒可以好好利用,李亨決定加封他為左相門下侍中。

大殿外傳來了一聲鐘鳴,這是時辰到了,就在這時,一名宦官匆匆上前,附耳對站在李亨旁邊的內侍監令李輔國說了幾句,李亨看見了,便低聲問道:“出了什麽事?”

“陛下,沈太後被看管她的羽林軍放走了,從太極宮逃出了皇城,聽說躲到長安縣太平坊去了。”

“該死的賤人!”

李亨恨恨地罵了一句,本來是想過幾個月再毒殺她,卻被她跑掉了,李亨心中雖恨,卻也無可奈何,這時,王珙上前奏道:“陛下,吉時已到,可以開始了。”

李亨收攏心神,對李輔國點了點頭,李輔國走上幾步,展開了聖旨,高聲宣布道:“今上不幸病重駕崩,是為社稷之不幸,是大唐之哀事,當舉國吊唁、堆陵厚葬,然國不可一日無君,今有雍王殿下監國,為前帝三子,二歲封陜王,五歲拜安西大都護、河西四鎮諸蕃落大使,上仁愛英悟,得之天然,開元二十六年六月庚子,立為皇太子,久居東宮,仁愛厚德,可繼大統,現得百官擁立,請為上位!”

念到這,李輔國一聲高喝,“百官叩拜,擁殿下上位!”

含元殿上稀稀疏疏地百十人一齊跪下,一種難以服眾的聲音在大殿上回蕩:“臣等參拜陛下,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

貞治二年三月,年少的皇帝李適蹊蹺而亡,李亨在得不到百官支持的情況下強行登基,改年號為大安,封太後沈氏為太皇太後,移居太極宮,封良娣張氏為皇後,封次子系為皇太子,兼天下兵馬大元帥。

又封王珙為中書令右相兼吏部尚書,張垍為門下侍中左相兼兵部尚書,房琯為戶部尚書、令狐飛為刑部尚書、李麟為禮部尚書、達奚珣為工部尚書,李俅為太子詹事,此七人皆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組成新的政事堂。

而裴旻、崔渙、韋滔、張鎬、裴遵慶、盧奐、張筠等人皆罷免其官職,貶為庶人,但其中最關鍵的李慶安,李亨的詔書中卻只字未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