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攔截河東

郭子儀微微一笑道:“榮王軍隊還在洛交縣時,我便派人將伏陸縣的民眾搬遷一空,顆米皆無,榮王的糧草已無以為繼,昨天晚上我派出的斥候聽到河東答應中有戰馬的悲鳴聲,說明河東軍已殺馬為食了,榮王既然下了殺馬的決心,就說明他已沒有再北去的意思,他現在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渡河回河東,我等待的戰機就在於此。”

郭子儀用木杆一指門山縣,接著道:“這裏是離伏陸縣最近也是最大的渡口,有斥候報來消息,已經有一支河東軍向門山縣而去,他們必然是去征集渡船,河東軍渡河之時,便是我們發動總攻之機,那時他們軍心渙散,無人思戰,甚至不用傷一兵一卒便能將全體河東軍歸順殿下,都是唐軍兄弟,不用見刀兵,這難道不是最好的結局嗎?”

李亨這才明白了郭子儀的布兵,不由嘆道:“步步料敵在先,果然是高明之極,而且慈心仁義,得老將軍,是我之幸也!”

“哪裏!哪裏!我只不過是雕蟲小計,殿下才是高明手段,為殿下效力,是郭子儀之幸也。”

……

正如郭子儀的所料,李琬的軍隊確實軍糧枯竭了,他原本想在伏陸縣補充糧食,不料伏陸縣竟已成了一座空城,一顆糧食也沒有留給他,萬般無奈之下,李琬只有殺馬來做軍糧了。

河東軍的大營裏,李琬心情極為沮喪,他終於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戰略性的錯誤,在對峙十幾天時間裏,他為什麽不派一支軍隊進入長安,先控制住朝廷,而像傻子一樣和李亨空耗,白白浪費了十幾天的時間,直到李國良的軍隊封鎖了他南下的道路,他才幡然醒悟,但是已經晚了。

此時,李琬一個人坐在營帳喝著悶酒,懊悔得心都要碎了,上天已經給了他機會,他卻沒有能抓住,一步走錯,他或許最終將萬劫不復,他現在只能渡河去河東,可聽說河東已經被安祿山所占,沒有他的位置了,李琬便想著借道河東去河南道,尤其是兗州、徐州等齊魯之地,土地肥沃,人口眾多,自古就是繁盛之處,他就去做一個齊王也就罷了,現在唯一擔心的,就是被安祿山攔截。

這時,門外傳來了奔跑之聲,一名斥候氣喘籲籲來報,“殿下,有河東消息了。”

李琬精神一振,急道:“你快說,河東什麽消息?”

“第一個消息是汴王和西涼王兄弟領三千敗兵今天上午從延水縣渡過黃河,已經先去河東了。”

“這兩個王八羔子,跑得倒快。”李琬罵了一句,他忽然反應過來,不對啊!安祿山,怎麽會沒有安祿山的消息,他急問道:“那安祿山呢?有他的消息嗎?”

“安祿山已經在數天前率大軍去潼關了,現在河東空虛。”

“什麽?”李琬大吃一驚,安祿山要進關中了嗎?那樣一來,大唐豈不是完了嗎?

他的念頭一閃而過,但他想到得更多的卻是河東,河東空虛,這不就是他的機會嗎?

他此時已經沒有心思考慮渡河的危險了,幾乎是不假思索地下令道:“傳我的命令,大軍立刻開赴門山渡河,告訴將士們,我們將返回河東。”

四萬河東軍開始連夜起拔了,他們渡河西來時馬匹就不多,現在馬匹大半都充了軍糧,只剩下不到五百匹,由李琬的五百親兵駕馭,他們護衛李琬,一馬當先,向六十裏外的門山縣奔去。

這時,郭子儀也接到了消息,他並不著急,也命令唐軍起拔,遠遠地跟著河東軍向東而去。

門山縣是一座中縣,隸屬於延州,有居民兩千戶,大多以種田和黃河貿易為生,門山縣是黃河峽谷北部的最後一座渡口,再向南,數百裏的黃河都無法渡河,因此這處渡口顯得異常重要,往來商賈民眾不斷,黃河兩邊活躍著數百艘渡船。

河東軍斥候得到的消息是,李璿和李璥兄弟提前半天在北方的延水縣渡河,驚擾了黃河沿岸的渡船,大部分渡船都躲藏起來,因此李琬的先頭部隊並沒有收集到太多的渡船,只搶到了十幾艘渡船,這樣,河東大軍不能一次性渡河,只能分批渡河。

李琬又急又氣,但他也無可奈何,只得下令立即渡河,指望著在對岸能再找一些船,否則四萬人根本就無法全部過河。

第一批一千余人登船了,岸上大部分河東軍都已趕到,叫聲、罵聲,喊成了一片,李琬站在碼頭一處高地上,焦急不安地催促士兵上船,這時,一名親兵奔來喊道:“殿下,你也請上船吧!”

“我等一下再渡河!”

“殿下!”親兵靠近他小聲道:“斥候已經發現有騎兵從東南方向殺來,馬上就要殺到這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