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回紇寇邊(第3/4頁)

目前朔方節度使是安思順,本來有七萬大軍,但石堡城之戰借走了三萬軍隊,再也沒有歸還,再加上去年阿布思率部西逃,使得朔方元氣大傷,盡管一直在募兵,但兵力始終嚴重不足,目前只有三萬六千人,可就是這點兵,從去年開始還被李隆基的帝王之術所分裂,他封自己的兒子汴王李璥為單於都護府大都護兼朔方節度副使,坐鎮九原,將九原以及橫塞軍、燕然軍和西受降城等地的軍隊共計一萬五千人,統統歸李璥統帥,李璥本人也坐鎮九原,準備在時機成熟時,再全奪安思順的軍隊。

當回紇大軍越過陰山後,邊境的各個城堡立刻點燃了烽火,由於回紇軍軍勢浩大,橫塞軍、西受降城和燕然城紛紛被回紇軍攻破,守軍倉惶敗退,三月中旬,回紇大軍在西受降城以南渡過了黃河,占據河套,大肆劫掠,繼續向九原城挺進,但這個時候,回紇卻放慢了進攻的步伐,他們腹地空虛,葛勒可汗不敢過於深入,他要防止李慶安趁機東進,也害怕安祿山從範陽出兵。

事實上,葛勒可汗真正目的是想狠狠勒索唐朝一筆錢財,以彌補他去年冬天的損失,真正攻打大唐,他還沒有那個膽量和實力。

九原也就是今天的包頭,是塞北第一大城,城內有軍民十余萬人,城高墻厚,堅固異常,坐鎮九原的汴王李璥是武賢儀之子,也是李隆基最小的兒子,今年只有十八歲,他自幼居住深宮,在脂粉堆中長大,好文厭武,雖然不是紈絝子弟,但也是個文弱書生,得知回紇大軍渡過了黃河的消息,李璥嚇得驚慌失措,便準備棄城而逃。

九原城內已經亂作一團,大街小巷都是驚慌失措的民眾,他們攜妻帶子,挑著能帶走的財物,有錢人趕著馬車,哭聲、喊叫,大街上混亂不堪,這時,各種小道消息漫天飛,說回紇葛勒可汗率三十萬大軍南下,要血洗關中隴右,又有消息說汴王已經拋棄他們逃出,民眾們便更加混亂,連士兵也人心惶惶,無心守城了。

位於九原城北的汴王府已是大門緊閉,而後門卻開了一條縫,李璥化妝成平民,在幾十侍衛的護衛下,溜出後門,準備從南門逃走,就在這時,遠處十幾名騎兵飛馳而來,攔住了李璥的退路,為首是一名年近六旬的老將,他便是九原太守使郭子儀,他同時也是朔方節度右兵馬使,九原兵馬原本是由他統帥,李璥到來後被奪了軍權,眼前形勢危急,郭子儀也顧不得有犯上之嫌,趕來攔住了李璥的逃跑。

他上前一步,向李璥深施一禮,急道:“殿下萬萬不可走,殿下一走,朔方必失。”

此時李璥已被嚇得六神無主,他帶著哭腔央求道:“老將軍,回紇三十萬大軍殺來,我們只有一萬五千人,怎麽抵擋得住,我若留下,必死無疑,老將讓我走吧!”

郭子儀搖了搖頭,沉聲道:“殿下不要聽信那些謠言,我已經特地向西受降城的嶽將軍確認過,回紇軍最多只有七八萬,而且我敢斷言,他們不敢真的南侵大唐,殿下請放寬心。”

李璥驚慌的心稍稍定了下來,他忙問道:“老將軍怎麽知道回紇人不是真的南侵大唐?”

郭子儀微微笑道:“很簡單,回紇若全力攻唐,他的後方必然空虛,難道他們不怕李慶安從西面抄了他們的老巢嗎?我只看回紇軍已經放慢了進攻步伐,便知道他們其實是無心攻唐,請殿下大可不必驚慌。”

李璥聽他分析有理,也長長地松了口氣,郭子儀趁熱打鐵勸道:“我們九原城有軍民十五萬人,糧食充足,城池堅固,只要軍民一心,完全可以守住,而且回紇人只擅長野戰,絕不擅長攻城戰,守住九原易如反掌。”

李璥終於被勸服,他脫去了外袍,有些慚愧地道:“是我失態了,多謝老將軍勸我,否則我真無法向父皇交代,守城我不擅長,一切都交給老將軍了。”

郭子儀笑道:“殿下過謙了,守城還有由殿下做主,我只是協助殿下,給殿下出出主意,替殿下跑跑腿,僅此而已。”

李璥暗暗感激,他欣然道:“那請老將軍指教,我現在該怎麽辦?”

“現在需要穩定軍心,穩定住民心,請殿下前往城樓。”

……

唐軍不開城門,大街上一片混亂,上萬人擁擠在南門處,哀求叫罵聲一片,這時,城樓上鼓聲隆隆敲響,鼓聲如雷,震住了城下的驚亂,只見大隊人馬簇擁著一身銀盔銀甲的汴王李璥出現在城頭,城下的民眾們見汴王並沒有逃走,許多人心中燃起了希望,他們慢慢平靜下來,仰頭望著這位年輕的王爺以及他身後的老將軍郭子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