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老姜嫩蔥(第2/3頁)

應該說這是李隆基破天荒的決定,他從前對兩任太子都是百般限制,唯恐他們掌權,說到底還是怕兒子權勢過大,威脅到自己的皇位,但對孫子他卻沒有這個顧忌,他完全可以放手讓他去做事,即使做錯了,他也能替他挽回,或許這就是隔代繼承的好處,父子是天敵,祖孫卻不是,另一方面李隆基也有私心,他實在倦於政務,可又不放心楊國忠的能力,讓孫子開始處理政務,既可替他分憂,也能制衡楊國忠一黨獨大。

李隆基一邊說,一邊注視著李豫的神情,他今天是把李豫找來長談,就是不想李豫有過多的負擔,這時他見孫子眼中閃過一絲深深的憂慮,便問道:“孫兒有什麽擔憂,可以說出來!”

李豫嘴唇動了動,他忽然跪了下來,道:“皇祖父,孫兒著實憂慮土地兼並,孫兒這幾個月曾幾次去關中考察,發現土地兼並十分嚴重,七成農民已無土地,孫兒認為若再不采取果斷措施制止土地兼並,孫兒擔心我大唐危矣!”

這並不是李豫的一時沖動,他早在幾年前便知道土地問題已經成為大唐的毒瘤,而且愈演愈烈,大量國戚,權貴重臣都有侵占土地的事實,權勢大的拒不交賦,權勢小的則將租賦轉嫁給佃農,高昂的租賦使大量農民生活日益貧困,稍有天災便會出現賣兒賣女、家破人亡的悲慘景象,若再不遏制土地兼並,大唐必將出現大規模農民起義,從而動搖到李氏江山的統治,李豫為此憂心忡忡,今天他便趁這個機會說出自己的想法,他想得到皇祖父的支持,采取有效措施遏制住土地兼並。

李隆基依然在不緊不慢地喝他的參茶,土地問題的嚴重性,他何嘗不知,他為此已經幾次下詔,嚴禁土地兼並,可並沒有任何效果,土地兼並牽涉到大唐上上下下幾乎所有權貴的利益,甚至他李隆基不也擁有數萬頃的皇莊嗎?這個問題他不敢動,一動則牽涉全局,他只有寄希望於自己的繼任者來解決這個問題,長孫李豫能提出要解決土地兼並的危機,著實令他感到欣慰,但李隆基並不認可長孫的方法,他太急了一點,甚至有點輕率,根本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復雜,當然這因為是孫子有銳勁、年輕氣盛,可讓孫子明白他的處境,卻是自己的責任。

李隆基放下茶碗,便緩緩道:“孫兒想解決土地兼並問題,朕理解,也支持你,但朕也要告訴你,如果你現在就著手解決土地兼並,你將來會坐不穩皇位,你明白嗎?”

李豫沒有想到祖父會這樣回答,他一時沉默了,李隆基嘆了口氣道:“你以為朕不想解決土地問題嗎?可是難啊!這已經不是個別官僚貪瀆土地,如果是個別官僚貪腐,很好辦!殺了他便了事,可整個大唐的權貴都在兼並土地,甚至軍隊的高官,你能去殺誰?又殺得了誰?以皇祖父這麽長的執政時間尚且投鼠忌器,你剛剛坐鎮東宮就想破冰嗎?你觸犯了他們的利益,他們會容忍你登基皇位嗎?”

見孫兒要開口,李隆基擺了擺手道:“你先不要說話,聽朕說下去,朕正是知道土地問題嚴重,才表示支持你解決土地兼並,但朕不認可你的方式,朕希望你將來坐穩皇位後再動手徐徐削之,這才是穩妥之計,而不是現在就動手,你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要盡快培植建立自己的勢力,這樣等你接朕之位後,你才能迅速坐穩皇位,才有人會聽你的指揮,替你辦事,你的旨意才能走出皇宮,落實到大唐的每一個州縣。”

祖父的諄諄教誨使李豫深受感動,但土地問題的急迫性又讓他覺得時不我待,而且他認為並不需要清算土地舊帳,只是遏制土地的繼續兼並惡化,這其實並不難,只要能處理幾個民憤最大的權貴,便能收到儆示的效果,可就是這麽簡單的事情,皇祖父仍然不肯作為,上次李慶安已經查出慶王圈地一案,皇祖父完全可以拿他來做文章,殺一儆百,可皇祖父最後還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了,這明顯就是沒有誠意,或許就是他自己說的那樣,把最後積累的風險都推給自己。

李豫心中暗暗嘆息一聲,垂手不語,李隆基看出了他的心中並未服氣,這個孫子是初生牛犢不怕虎,這也難怪了,看來這是一個固執的年輕人,也將是一個得罪人的皇帝,也罷,做皇帝總歸是要得罪人,自己不肯得罪權貴,就讓孫兒來做惡人吧!先讓他體會一下為政的艱險,也是不壞事,可是自己又必須保住孫兒的儲君之位,讓他不能因此被罷黜。

李隆基不由想到了自己今天的布局,今天的布局其實就是為保住孫兒的皇儲之位而做的準備,是他考慮已久的方案,提拔能力出眾、且為官清廉的李峴,他是宗室,又是原來的東宮黨,這是為了讓宗室支持李豫,其次提拔韋渙和裴旻,不僅因為他們是東宮黨人,更重要他們代表了大唐的兩大世家,韋氏和裴氏,這是為了讓世家支持李豫,而崔家和楊國忠走得太近,所以他沒有考慮崔翹,再次便是提拔李慶安為相,這固然是為了讓李豫得到軍方的支持,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李慶安一直便是他打算留給太子的柱梁,原本是想留王忠嗣給李亨,但王忠嗣權勢漲得太快,在他還沒有準備好時,王忠嗣便成熟了,再放下去遲早是個禍患,從他敢違抗聖意,拒絕攻打石堡城便可見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