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棣王遇刺

東宮之爭就仿佛一片平靜水面下的暗流,盡管殺機重重,但水面上卻風平浪靜,而李慶安的歸來,就像一顆石子投進水中,泛起一陣陣漣漪,可是誰也不知道這陣漣漪是會引發出水波洶湧?還是無聲無息地消失。

正如李俅的分析,目前對東宮的有力爭奪者是棣王、榮王、永王和穎王,雖然也有人提出皇長孫說和前太子復出論,但那些都不是主流,主流只有四人,在這四人中棣王無疑是最奪目的一顆明珠,據說朝中已經七成的人看好他入主東宮。

棣王李琰是李隆基的第四子,長子琮獲罪面壁在家;次子瑛,開元二十五年獲罪死在東宮之位上;三子亨,也是兩年前獲罪,罷黜太子,貶為涼王。

現在前三子都獲罪或死或貶,李琰居長,便成為東宮之位最有力的競爭者,在東宮之位的誘惑下,在九五之尊寶座的誘惑下,李琰本人也失去平常的風流文采,變得權欲熏心。

就在李琰野心勃勃向東宮進軍時,他的內宅卻突然變得不寧靜起來,清早,一個二十余歲的宮裝婦人率領大群丫鬟婆子氣勢洶洶的向後宅的西院沖去,年輕的宮裝女人姓孫,是棣王的儒人,儒人是親王府的內官,也就是親王的妻妾。

李琰的正妃是韋滔之女,夫妻關系原本還算和睦,但揚州鹽案爆發後,時任揚州大都督府長史的韋滔沒有能很好地執行李琰的策略,導致揚州鹽案使當時的太子李亨大獲全勝,為此李琰開始對韋滔心生不滿,認為他偏向於太子,他和正妃的關系也變得不那麽親密了,再後來韋家投靠了東宮,這使得李琰大為惱火,開始冷待棣王妃,雖然表面上夫妻的關系還算和睦,有些事也讓王妃出面去做,比如去年讓王妃去和獨孤明月套交情,想把李慶安拉過來,但隨著他開始寵愛兩個儒人,他便對棣王妃徹底冷淡了,把她關在內宅,再不準她拋頭露面。

而這個帶領大群丫鬟婆子沖擊西院的孫儒人便是他最寵愛的兩個儒人之一,李琰同時寵愛兩個女人,導致她們之間爭風吃醋,整天吵鬧不止,孫儒人昨晚陪寢李琰,得知李琰賞了張儒人一對價值極高的瑪瑙鐲子,而她卻只得一對瑪瑙耳墜。

這令她懷恨在心,趁李琰在前堂接待客人,她帶領丫鬟婆子來鬧事了,她們一群人還在半路時,便有人迅速向西院稟報了張儒人。

張儒人也是個厲害角色,她也正不滿李琰昨晚寵愛孫儒人,讓她獨守空房,聽說孫儒人來鬧事,她立刻召集房內的幾十丫鬟婆子,拿著木棍掃帚,沖出院門,準備迎戰。

在西院旁邊的巷子裏,兩大群女人相遇了,她們仇恨由來已久,幾乎沒有什麽潑罵,兩群女人一湧而上,大打出手,她們各為其主,個個爭先,人人奮勇,使出了女人的十八般手段,扯發抓臉掐奶子,巷子尖叫聲、哭喊聲,亂成一團,早有下人向前院奔去稟報。

今天,棣王府來了一名頗為重要的客人,東平郡王安祿山,安祿山現在依然是範陽節度使和平盧節度使,在天寶九年他大敗契丹,又拍李隆基的馬屁得力,李隆基便大開賞賜,一舉封他為東平郡王,成為本朝異姓王的第一人。

安祿山是正月初三進京,和李慶安一樣,也是進京述職,他已經在京中呆了一個多月,遲遲不肯回範陽,他也看出東宮到了最關鍵的時刻,在這個時刻他必須把握好方向,這關系到他的前途命運。

安祿山最早是支持壽王,當年壽王之母武惠妃對他關照有加,但世易時移,他知道壽王已經不會再有前程,他的目光便落在慶王李琮身上,開始和李琮勾搭在一起,不料李琮因東宮巫盅案事發而被貶,使他的支持落空,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他的目標又鎖定在棣王李琰的身上,早在去年下半年,安祿山便通過他朝中的代理人兵部尚書吉溫和李琰聯絡上了,昨天李慶安進京,在朝野中引發了微妙的影響,安祿山便按耐不住內心的焦急,趁李隆基還沒有回來,一早來拜訪李琰。

對於安祿山的來訪,李琰也是歡迎異常,他現在最缺乏的就是外援,在各大掌握著軍權的節度使中,哥舒翰支持榮王李琬,河東節度使張濟丘尚無表態,而劍南節度高仙芝則和穎王關系很好,至於李慶安,就不用說,前太子李亨的死硬支持者,至今不改。

現在李琰在朝中支持率很高,連楊國忠也公開表態支持他,但他唯獨缺一個節度使的外援,雖吉溫幾次來拜訪過,但始終態度不明朗,今天安祿山來訪,對他來說,就是一個最大的利好消息了。

盡管李琰也知道,父皇很忌諱和外藩交好,但一月時高仙芝拜訪穎王,父王並沒有表示過不滿,哥舒翰給榮王送河隴土產,父皇也沒有反對,而且父皇若是不準親王結交外臣,那也應該公開下禁令才對,這些都沒有,這就讓李琰猜測,或許父王只是嚴禁東宮和藩王深交,並不限制到親王這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