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入城風波(上)(第3/3頁)

第二件事便是軍權,這是他牢牢抓在手中的權力,就算楊國忠也休想得到一絲一毫,範陽、平盧的安祿山;隴右、河西的哥舒翰;劍南的高仙芝;朔方的安思順;北庭、安西的李慶安;河東的張齊丘,這六名封疆大臣手中有軍隊百萬,都直接效忠於他。

而且這六人都具有李隆基最喜歡的品格,那就是勇於進取,替他開疆辟土,安祿山在東北打擊契丹和奚人,擴展東北疆土;哥舒翰不斷向吐蕃腹地進軍,將唐蕃邊界向西拓展千裏;高仙芝用兵得力,連敗南詔,去年底已經收復姚州,重新將劍南和安南連為一片;李慶安就不用說了,收復碎葉,徹底剿滅突騎施,擊敗大食,奪回河中。

這些邊疆大吏的顯赫戰績滿足了李隆基老而彌堅的雄心壯志,已漸漸讓他趕上太宗時的功績,使他將成為超越太宗的天可汗,為了得到更多的疆域,李隆基幾乎是不遺余力地支持這六位封疆大吏,國庫錢糧不足以支付軍費,他便準他們自募錢糧,其中安祿山、哥舒翰和李慶安三人,他還下放了鑄造錢幣的權力,一切都是為了滿足他心中不斷膨脹的開疆辟土的野心。

如果用今天的眼光來看,李隆基已經患上了一種輕微的老年妄想症,主要就表現在他為了實現一個天可汗的夢想,已經開始脫離大唐的國情了,唐朝的人還不懂這一點,但李隆基的偏執狂妄卻讓一些明白人憂心忡忡。

高力士就是其中之一,自從太子被廢後,高力士的話語權也不像從前那樣管用了,他幾次請求李隆基早立太子,卻屢遭李隆基的怒斥,李隆基索性奪了他代批奏折之權,而將權力全部下放,其次便是監軍權,李隆基從去年開始便剝奪了高力士掌控監軍的權力,而是直接由他來控制,監軍直接向他匯報,可問題是李隆基根本就沒有心思過問監軍的情況,只有想到了才問一問,這無形中就把高力士建立起來的,三天一匯報的監軍規矩給破壞了。

更有甚者,李隆基想到了也不會去問高力士,而是讓他的另一名心腹宦官魚朝恩去詢問,這就等於魚朝恩成了他的監軍聯絡使。

高力士大權盡失,只是因為有些事情還少不了他伺候,才能得以留在身邊,否則,高力士也該退仕回家了。

高力士雖然權力丟失,但他心中比誰都明白,李隆基的暴怒不是因為有人敢攔截他的奏折,而是因為他平時不聞不問,事情出來了,面子又放不下,這次惱羞成怒。

是誰攔截了聖旨,這還用問嗎?誰主管外圍華清宮的外圍戒備?裴曉,這是楊國忠的刻意安排,當初這可是他李隆基親口同意的,難道他不知道楊國忠是什麽?現在問題出來了,他卻要逼長孫全緒和陳玄禮去查,無非是要他們撇清裴曉的責任。

高力士心中一陣悲涼,皇上寵信楊家居然到了這個地步了,連個小小的中郎將也要護著,早知道當年不把楊玉環引給他,或許還能好一點。

李隆基忽然瞥了他一眼,問道:“你在想什麽?”

“臣在想,既然李慶安已經到了長安,不如皇上先宣他覲見,再行入城之事。”

李隆基點點頭,這也行,便道:“傳朕的旨意,宣李慶安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