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歷史岔道(第3/4頁)

李泌笑了笑解釋道:“所謂民屯法,它和軍屯的區別就在於士兵的身份不再是軍人,而是卸甲回鄉的農民,但是這些農民並不是各自歸鄉,而是按營各建立一個城堡,他們的家人都住在城堡中,他們共同在一起屯田,當然,為了保護自己的家園,他們都必須攜帶武器,將來內地漢人來依附,則分配到各城堡,使營擴展為軍府,再以後,等大唐在西域和嶺西站穩腳跟,這些城堡又搖身變為了縣,使君明白我的意思嗎?”

李慶安笑了,可謂英雄所見略同,他想到辦法是把一部分軍隊轉化為民團,目的都是一樣,削減在編軍隊數量,但李泌的思路卻更有新意,先軍堡後州縣,完全可行,削減軍隊的這個姿態他必須要做,在他沒有完全掌控安西之前,他不能給楊國忠等人抓到把柄。

“你寫一份詳細的方案給我,若對安西的地理不熟,可以去問行軍司馬,在半個月內,我希望能看到這份方案。”

“請使君放心,我今天就會著手草擬。”

這時,帳外走進一名親兵,稟報道:“大將軍,葛邏祿謀刺思翰有要事求見。”

“讓他進來!”

李慶安又對李泌笑道:“先生回去動筆吧!我都有點等不及了。”

李泌點點頭,便告辭走了,這時,謀刺思翰走進大帳,他半跪向李慶安行一軍禮,“卑職參見大將軍。”

“思翰將軍請起!”

李慶安對謀刺思翰還算滿意,此人卓有遠見,主動與沙陀人和解,這樣一來,葛邏祿人便少了一大強敵,可以全心向回紇發展。

盡管葛邏祿目前對大唐十分忠誠,對北庭全力支援,但李慶安依然對他們懷有很深的戒心,歷史上正是葛邏祿人的背叛,使高仙芝在怛羅斯敗給了大食,但歷史已經被他李慶安改寫了,葛邏祿人就是真的背叛唐軍也不會造成多大的損失,他命沙陀人和葛邏祿人並肩作戰,就是為了防止葛邏祿人的背叛。

況且當年葛邏祿人背叛大唐的原因是唐王朝曾經答應過把碎葉給他們,但後來又出爾反爾了,使葛邏祿人對唐王朝十分失望,才最終選擇了背叛,而現在,自己和葛邏祿人達成的共識是支持他們向東發展,使葛邏祿人成為扼制回紇人的一大勁敵,對付草原民族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內耗,內耗得差不多了再去收拾殘局。

謀刺思翰站起身,他取出了阿布·穆斯林給他的羊皮卷,交給李慶安道:“這是大食人總督派人送給我的,請大將軍過目。”

李慶安深深看了他一眼,打開了羊皮卷,看了一遍,他嘴角慢慢露出一絲笑意,事情果然沿著歷史的脈絡發生了,大食人找到了葛邏祿人,可為什麽大食人會在不同的背景下,卻同樣找到葛邏祿人呢?這一點讓李慶安有些疑惑。

謀刺思翰的一句話卻解開了李慶安的疑惑,“大將軍,我們葛祿祿幾代人的願望就是取代突騎施人成為碎葉之主,為此,在過去的十幾年裏,我們幾次想向南遷移,但都失敗了,被突騎施人擊敗,大食人正是利用我們這一點,用碎葉和拔汗那誘惑我們。”

李慶安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他瞥了一眼謀刺思翰笑道:“那現在這個好機會,為什麽又放棄了?”

謀刺思翰嘆了口氣道:“是因為有大將軍在,所以放棄!”

“為什麽?”

謀刺思翰苦笑了一聲道:“要想答應大食人,就必須有個前提,那就是大食人必須能擊敗唐軍,否則,背叛唐軍,我們只會自取滅亡,以大將軍對大食軍的了解,對粟特人的寬容和籠絡,都由此看出大將軍對於河中地區有著長遠的打算,就憑這一點,我明白大食必敗,所以我不會冒這種滅族的風險去做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夢想。”

“那如果是高仙芝和大食作戰呢?你們會背叛嗎?”李慶安又似笑非笑地問道。

見謀刺思翰半晌沒有說話,李慶安又笑道:“你盡管照實說,我只是打個比方,說實話,我也不看好高仙芝和大食人作戰。”

謀刺思翰緩緩點了點頭,道:“高仙芝在吐火羅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是一種霸道的思路在作祟,認為大唐天朝,就可以隨意屠城掠奪,就可以放縱士兵奸淫婦女,他根本就不知道,大食是一個和大唐同樣強大的西方大帝國,他們征服河中幾十年,河中和吐火羅諸國是盼望大唐去解救他們,而不是和大食一樣去屠殺去掠奪他們,高仙芝有這種思路為先,我敢說,就算他偶然打贏大食一兩仗,最終還是必敗,要取河中,絕不能用霸道的手法,而是應像大將軍那樣用王道來解決,恩威並施、剛柔相濟,有寬闊的心胸,有遠大的目光,這才是得天下者的姿態,所以大將軍問我,若高仙芝對陣穆斯林如何,我葛邏祿一定會背叛,無他,鳥擇良木而棲,我們葛邏祿願跟隨勝利者來書寫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