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山寺驚魂(第3/4頁)

李慶安向四周看了看,除了劉嗣松帶來的幾個衙役外,再沒有任何官員,他便問道:“那太守和縣令呢,怎麽不見?”

“李使君,我在這裏!”

只見遠處奔來了十幾名官員,個個滿頭大汗,為首是名五十余歲的中年男子,正是汴州太守吳清。

他上前拱手施禮笑道:“在下汴州太守吳清,歡迎李使君來汴州。”

語氣中並沒有一種上下級的口吻,這也難怪,李慶安的庭國公只是爵位,只表示一種身份,不代表官職,冠軍大將軍只是散官,若沒有相應的實權職官相配,也沒有任何意義。

李慶安目前的官職是禦史大夫,從三品銜,而且還沒有禦史中丞那種禦史台的實權,僅是一種虛職,而汴州是上州,太守也是從三品銜,從官品上兩人是平級,但太守卻更有實權。

大唐的行政級別是縣、州、省三級,省是指中央尚書省,道並不是一種行政級別,觀察使也不是太守的頂頭上司,只是一名欽差大臣,清理刑獄和監察官員,有彈劾權、舉薦權和刑獄處置權,但不能幹預地方政事。

正是這個緣故,吳清對他的態度便是敬而不恭,他嘆了口氣又苦笑道:“這些漕工從四面八方趕來,指明要見使君,我們又不敢強制驅趕,怕引發暴亂,使君一來便面臨如此棘手之事,在下實在是過意不去。”

嘴上雖然說過意不去,但眼中卻閃過一抹難以察覺的得意,李慶安也笑了笑回禮道:“在下是軍人出身,對地方事務沒有什麽經驗,聖上要求我最大程度減少旱災損失,還希望吳太守多多配合才行。”

“一定!一定!”

吳清笑容異常誠懇,連忙道:“使君不妨從東城門入城,那邊沒有堵路的漕工。”

他話音剛落,李慶安的三百親衛突然發動了,他們戰馬疾奔上前,橫刀出鞘,弓箭上弦,大聲喝道:“誰敢不要命上前!”

李慶安這才發現漕工們都湧了上來,不知是誰告訴他們,觀察使到了,他們紛紛上前申訴。

“我們要見觀察使!我們要見李使君!”

漕工密密麻麻,一眼望不見邊際,群情激憤,吼聲如雷,拼命向前湧動,三百親衛有些阻擋不住了,戰馬不住向後退。

李慶安瞥了一眼吳清,只見他一言不發地向後退了幾步,這些漕工是來找李慶安的,和他半點關系都沒有。

李慶安不由冷笑了一聲,好一個下馬威!

“各位聽我說!”李慶安大喊了兩聲,但他的聲音立刻被海嘯般的叫喊聲淹沒了,此刻數萬漕工的聲音越來越大,情緒越來越激動,怒吼聲一片,你推我攘,開始騷動起來,數萬漕工有一點失控的趨勢了,現在不管衙役喊叫還是漕工的領頭人都無法控制局面了,若再不將他們安靜下來,要鬧出事端了。

吳清也沒有想到數萬人聲勢竟是如此駭人,汗水從他額頭上流下,他有些手足無措了,所有的官員都驚慌地看著他,現在該怎麽辦?

就在這時,李慶安向親衛副尉趙延嗣使了個眼色,做了一個手勢,一名臂長力大的親兵將一只小型火藥包點燃了,他猛地向空中一拋,足拋出二十丈高。

小火藥包在半空中猛然爆炸了,如平地一聲驚雷,一股濃煙騰起,數萬漕工霎時間安靜下來,所有人都被驚得目瞪口呆。

就在安靜的一刹那,李慶安高聲喊道:“我是觀察使李慶安,所有人都聽我說!”

他騎在馬上,中氣十足,聲音傳出去很遠,兩萬多漕工心中震駭,所有人都呆呆地看著他,連太守吳清也被嚇得呆若木雞,半晌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汴河漕運我一定會給大家保住,聖上給了我旨意,讓我無論如何要保證大家平安度過旱災,我李慶安向大家承諾,不會讓一個人餓死,不會讓你們背井離鄉,離開家園,請大家相信我!”

不知是誰先鼓掌,接著幾十人、數百人、上千人,最後掌聲如雷,歡呼聲響徹天空。

……

一場即將發生的漕工騷亂被暫時平息了,但事情並沒有因此結束,數萬漕工依然聚集在汴州漕運碼頭上,李慶安的承諾只能平息他們一時的激憤,但養家糊口的壓力使這些長年勞作在漕運上的男人們焦慮不安,等待著活命的糧食。

觀察使府內,判官劉嗣松和幾名衙役在向李慶安匯報著旱災下的民情,開封縣內的米價已經上漲到每鬥七百文,而且正以每天五十文的價格向上漲,搶購之風屢禁不絕,由於河水斷流,江淮的糧食運不過來,陸路上盜賊成群,許多去江淮運米的商人都死在半途,財物盡失,官府的倉米已經不多,隨時有停止賑災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