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如畫當壚(第2/4頁)

至於私自換個模具或者母錢問題倒不是很大,反而是這個盧冶丞的思路很務實,讓李慶安十分意外。

李慶安微微笑道:“不知什麽時候才能煉出第一爐錢?”

盧佰連忙道:“前天已經試過兩爐,鑄造出一百貫錢,使君請隨我來。”

盧佰又將李慶安帶到倉庫,門口有幾名士兵把守,他們走進屋子,屋子中央放著兩只大竹筐,竹筐中盛滿了黃澄澄的銅錢,兩名赤裸著上身的工匠正在忙碌地穿錢,也就是把零散銅錢一枚枚用繩子穿起來,一千枚為一貫,當然不是最原始的辦法,一枚錢一枚錢地穿,那樣效率低不說,還容易出錯,一般是把錢放進木模子中,一格模子就是一千枚,放滿了一穿繩便是一貫。

盧佰指著籮筐又繼續道:“大唐每年鑄錢三十二萬貫,共九十九個鑄錢署,每個鑄錢署一年鑄錢也就三千三百貫左右,實際上只要銅料充足,我們每年能鑄錢兩萬貫。”

說到這,他看了看李慶安的臉色,又連忙陪笑道:“當然,鑄多少錢是由少府監下指令,如果李使君想多造一點點也是可以的。”

他知道這種邊疆重鎮不是內地州縣,沒有那麽多限制監察,鑄多少錢其實就是由節度使決定,他聽說幽州的實際鑄錢量就是少府監所給額度的三倍,也沒有任何問題,更何況天高皇帝遠的北庭,據說監察權就在這位節度使的手上,這樣一來,李慶安想鑄多少錢,還不是由他本人說了算。

少府監給北庭鑄錢署下的額度是一年一萬貫,還包括給安西的五千貫錢,實際上北庭每年也就五千貫錢,這對於應付日常的行政開支是足夠了,另外布帛也可充作貨幣,補充銅錢的不足,而軍隊主要是糧食物資,對錢帛耗用不多,因此朝廷只給一萬貫的鑄錢額度,其實也是一種財力上的限制,防止節度使招募私兵。

可事實上這種額度只是一紙空文,唐朝中後期的節度使們沒有鑄錢權都要造私錢,更何況李慶安得到了鑄錢權,他當然不會止步於每年的萬貫銅錢,李慶安沒有說破,只笑了笑問道:“我若想造一批金錢和銀錢,不知可有模子。”

‘金銀錢?’盧佰一愣,他連忙道:“有!有!”

他連忙飛跑進屋,取來一只小木箱子,交給李慶安道:“使君,這是我從少府監領取的母錢,一共有金、銀、銅三種各十枚,使君是鑄錢監,母錢應該由使君保管。”

李慶安接過了箱子,打開看了看,裏面果然有三十造型精美的母錢,錢體略微厚於普通錢幣,文字深峻,字體秀美細長,銅質細膩發白。

他將箱子一關,交給旁邊的王昌齡笑道:“這個每天都要用,放在我身邊不便,就由參軍來保管吧!”

王昌齡收下了,李慶安點點頭又笑道:“明天開始鑄錢,北庭倉庫裏有現成的八萬斤銅,蠟和鉛都有,另外我會派三百名軍士來一起幫忙鑄造,盧署丞沒有問題吧!”

盧佰明白李慶安的意思,實際上就是派人來學習鑄錢技藝,他不敢拒絕,連忙道:“沒問題,使君盡管派人來幫忙。”

……

鑄錢工匠的到來讓李慶安心中十分得意,得到鑄錢權他便可以大規模的鑄錢了,一年一萬貫當然不夠,關鍵是他同時還得到了采礦權,伊州有大銅礦,金山一帶有金銀礦,只要機器開動,錢不就滾滾而來?

當然,采礦勞動力不足還是一大問題,這個他不擔心,漢人不夠,胡人一樣能頂上。

李慶安去視察五城修築已經一個月了,一直沒有回家,他思家心切,視察完鑄錢所,便轉身回府了。

走在金滿縣的大街上,街頭似乎比從前顯得人多了,熙熙攘攘,熱鬧非常,李慶安不由想到了金滿縣縣令陳忠和,據說此人辭官到長安告自己禦狀去了,義無反顧,連老母妻兒也丟下不管,他不由一陣感慨,此人雖然能幹,卻畢竟是個書生,在恢復碎葉的大計之下,李隆基怎麽可能會聽他的告狀。

“快點!快點!去晚了可就要賣沒了。”

眼看快到自己府上,身後忽然傳來幾個女人的低喊聲,李慶安不由回頭,只見三五個年輕的胡娘手中拎著錢袋,急匆匆向前方跑去,每個人的眼中都充滿了一種期盼之色。

李慶安不由有些奇怪,她們去買什麽?

轉過一個彎,李慶安頓時愣住了,遠遠的,只見他的府門前擠滿了年輕的女人,每個人都紮堆似的爭搶著什麽?他看清楚了,許多女人的手中拿著一條長裙,在身上比劃著。

“大家不要搶,這些裙子保證都是長安西市的上等貨,你們看看這做工,這裙子的綢緞,北庭可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