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關河令第三章 公道(第6/7頁)

見狄青點頭,那寨兵忙搬個椅子出來,恭敬道:“狄指揮,請坐。”

狄青也不介意,大咧咧的坐下來道:“你叫什麽名字?”

那兵士回道:“屬下白安心。”

狄青贊道:“好名字。”心中嘀咕,你爹娘多半操了一輩子心,才給你起這個名字。轉念一想,問道:“廖峰、葛振遠幾個都頭什麽時候會到?”他當然知道這幾人什麽時候會到,這麽問,先撇清關系,一會方便行事。

白安心見狄青對新寨的都頭這麽熟悉,態度更加恭敬,“他們很快就會到吧。副指揮知道大人要來,已下令除了當值的軍官,今日均到衙中集合。”

狄青心想,“這倒好,正好一網打盡。”隨口問道:“錢都頭呢?”

白安心已向前望去道:“錢都頭已到了。”

狄青扭頭望過去,就見到了錢悟本。目光橫掠,心頭一沉,錢悟本身邊跟著屈寒、鐵冷二人,那不出他的所料,但錢悟本三人擁著一人,那人卻是夏隨!

夏隨怎麽會和錢悟本在一起?狄青算了很多,唯獨沒想到夏隨也會來。

狄青看著夏隨,夏隨也在望著狄青,目光銳利。

二人四眼冷望,都見到彼此眼中一閃的火花。

狄青和夏隨有恩怨的,但如果不是這次相見,狄青幾乎已忘記了從前。當年夏隨是太後的黨羽,為了討好太後,就曾設局要殺狄青。

後來事過,二人都好像從未有過芥蒂般,但內心當然都會彼此警惕。狄青歷經磨難,心中雖恨,竟還能笑道:“這不是……夏大人嗎?夏大人到此,難道是要調兵嗎?”

狄青知道,夏隨也被派到了邊陲,眼下的官職還在他之上。

夏隨身為延州部署。

宋廷邊陲有常定軍階,又派“率臣”來統禦各地分屬三衙的禁軍。率臣都是臨時委派,分安撫使、經略使、都部署、部署、鈐轄、都監等名目。

率臣雖說轄地有大小區別,但官職均在一個指揮使兼寨主的狄青之上。

不過大宋以文制武,武官難掌重權,因此範雍在邊陲最大,身為陜西安撫使,兼延州知州。

西北若不經過範老夫子許可,就算都部署都無權調兵,狄青隨口一問,暗示夏隨到新寨,若不是調兵,就不過是個過客,自己不用怕他。

夏隨目光閃動,淡然道:“狄青,我不過是四處看看。聽說你要來新寨,這才前來。”

狄青回道:“我就知道夏大人要來看,這不清早就在衙外等候了。”一拍白安心的肩頭,狄青吩咐道:“小白,去準備上好的茶水,本指揮要接待夏部署。”

白安心這次再也不質疑,慌忙去準備。狄青故作大度,伸手做個請的樣子,說道:“夏大人,請裏面喝茶。”

夏隨見狄青遠非當年的青澀,暗自警惕,微笑道:“好。”扭頭對錢悟本道:“錢都頭,最近又殺了多少藩兵呀?”

錢悟本一怔,不等回話,狄青已和夏隨入了衙內。

錢悟本早認出狄青就是昨天黃昏在酒肆旁的那人,心中驚疑,不知道狄青的用意。可見到夏隨的背影,又來了信心,向屈寒、鐵冷使個眼色。

狄青進門過院,到了衙內大廳,不客氣地坐在主位上。對夏隨道:“夏大人,你隨意。”

夏隨肚皮差點被氣爆了,咬牙坐下來,問道:“狄青,你初到新寨……”他本來想用權壓狄青,警告他客氣些,沒想到狄青道:“本指揮雖初到新寨,可也不用聽別人吩咐做事的。夏大人是部署,若是調兵之事盡管開口了……”

狄青言下之意明顯,別的事免談。

錢悟本見狀,反倒欣喜,暗想狄青不知死活,居然敢和夏大人鬥。可笑容才出,狄青已望過來道:“錢都頭,你笑什麽?”錢悟本的笑容變成紙糊一樣,半晌才道:“屬下見狄指揮前來,喜不自勝。”

狄青道:“本指揮初到新寨,諸事不知……錢都頭你……”

錢悟本以為狄青向他請教,正要說不敢,狄青已道:“錢都頭你也不知嗎?”錢悟本差點被噎死,只能道:“不知狄指揮何出此言?”

狄青道:“錢都頭今天不用當差嗎?為何還留在這裏呢?”他言語試探,心中一直在想,錢悟本是個普通的都頭,為何夏隨看起來還很重視他?

錢悟本臉色微變,他今天正應當差,可因夏隨前來,不得不陪同。聽狄青質疑,瞠目結舌,一時間不知道如何應對。

鐵冷一旁道:“夏大人這次前來新寨,就是詢問新寨防禦的情況。因為孫副指揮比較忙,所以錢都頭主動請纓作陪,並非疏於職守。”他這一番話說出來,倒是大義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