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霓裳曲第三十二章 燕燕(第6/7頁)

葉知秋忍不住笑,爽快道:“說吧。我能做到,就一定幫你,因為被郭遵求,也是極有面子的事情。”

郭遵略作沉吟,終於道:“你兩次入吐蕃,對那裏當然也熟悉了。我想求你,幫忙查查香巴拉的秘密!因為我知道,香巴拉的傳說,本是從那裏傳出的。我聽說……有人見過香巴拉……”

狄青到了楊府後,楊念恩並不在。小月出來時,雙眼紅腫,顯然才哭過。狄青見到小月,想起楊羽裳,心中痛,還能平靜問,“小月,你家老爺呢?”

小月突然泣道:“他去宮中了。聽說是什麽八王爺叫他去的,狄青,小姐她……真的去了?”

狄青心中酸楚,見小月難過的樣子,忍住悲慟,將事情簡要說了遍。

小月本傷心欲絕,聞言驚奇地睜大了眼睛,吃吃道:“你說小姐還有救?”她聽說楊羽裳是八王爺的女兒時,眼珠都快掉了下來,待到聽說楊羽裳還有生機,簡直欣喜若狂。

狄青重重地點頭,一字一頓道:“不錯,羽裳她還有救。小月,你信我,我一定會救回羽裳。”他現在終於明白為何八王爺總要不停的讓人信,因為這話每說一次,他自己就相信一次。

小月眼中帶淚,問道:“你決定去找香巴拉了?”見狄青點頭,小月又問,“那你以後還來不來這裏呢?”

狄青微愕,有些茫然,一時間不知如何回答。

小月忍著淚道:“你不來也無妨,因為你要去找香巴拉。”她神色中,其實是有不信的,可她並不質疑,只是道:“可你走之前,去小姐的房間看看嗎?”

她看著狄青和楊羽裳交好,內心只為這對情人祝福。她雖刁鉆古怪些,但見到狄青骨子裏面的傷悲,卻沒有了埋怨,只余同情。

狄青點點頭,低聲道:“那謝謝你了。”他也知道,如果一去西北,只怕經年難回,能再見見楊羽裳居住的地方,也是好的。

閨房暗香猶在,伊人已渺。狄青才一邁入房間,就忍不住的熱淚盈眶。

靠窗的桌案上,擺著一盆花,正是他送給楊羽裳的鳳求凰。鳳求凰花已落,香已逝,但長的正旺。

曾記得,那魯莽的漢子將花兒放在如雪的伊人腳下,不發一言,神色歉然,轉身離去。伊人輕呼聲細,猶在耳邊。

小月一直跟在狄青的身邊,見狀道:“小姐一直都很愛護這花兒,照顧的很好。她都不讓我照顧的……”有些哽咽道:“這幾日,她不再照顧這花兒了……我們都在等著她,花兒也在等著她……”

狄青昂起頭,不想落淚,目光不經意的又落在桌案上方懸掛的一件物飾上。那飾物極為精美,色澤微紅,微風吹拂,竟還發出嗚嗚的低沉聲,悅耳動聽。

小月低聲道:“那蟹殼風鈴,你應該認識的。”

那風鈴是蟹殼?那好像是洗手蟹?難道這就是他那次送給楊羽裳吃的洗手蟹?伊人心巧手巧,竟將那洗手蟹做成了裝飾,天天看在眼底。

狄青身軀顫抖,雙眼淚朦,忍不住伸手去觸,輕輕的……有如去觸動個稀薄的夢。蟹殼風鈴輕輕響動,宛如情人細語。

還記得,那嬌羞的女子輕輕的依偎在他懷中,微笑道:“娘親,你放心吧,我終於找到一個像你一樣疼愛我的人,他叫狄青!”

霍然轉頭,狄青眼淚還是未垂落,他已暗自發誓,再不流淚,他要堅強。目光落在了潔白的簾帳,只見到那兒也掛著一飾物,那物是塊玉,不過二兩銀子的一塊玉,算不上珍貴。可主人卻把那玉佩掛在枕邊,只為天天能夠看見,玉佩有價,情義無價。就算那是塊石頭,主人見到它,也會笑。

那玉上的花紋,綠如波、黃如花、痕如淚。那玉兒本叫眼兒媚。猶記得,伊人見了那塊玉,喜道:“這玉上的花紋很像姚黃呀,狄青,你真好!”伊人臉上紅暈飛霞,回到堂前還忍不住的回頭望一眼,那一眼,柔媚深情,比天下所有盛開的花兒都要美麗……

往事如煙又如電!狄青伸手扶書案,兩滴淚水悄然滑落,滴在桌上的一本書上。

書是《詩經》。讀書的是個如詩如畫的女子,巧笑顧盼,如羽如霓。

狄青輕輕地拿起書,像拿起了天下最精致的瓷瓶,小心翼翼。隨手一翻,就見到《草蟲》那首詩,旁邊寫著一句,“他這幾日風雨無阻,可是在等我?今夜不見,他到底如何了,我很想念。”

未見君子,憂心忡忡。平平淡淡的幾句話,已勾勒出雪夜梅前,那白衣女子跺著腳,在雪地裏的翹首期盼。

狄青再翻,就見到《泊舟》——泛彼泊舟,亦泛其流。那書頁有些水漬,有如傷心的淚,有絹細的筆跡,寫著幾個字,“娘,我想他!他會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