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霓裳曲第三十一章 真幻(第5/6頁)

葉知秋神色復雜,接過金牌,猶豫良久再拜道:“謝聖上,臣告退。”

趙禎望著葉知秋退出,這才轉身長嘆一口氣道:“葉捕頭果然忠心為國……”

一人從屏風後走出來,正是邱明毫。邱明毫神色中也有分驚詫,許久才道:“聖上,葉知秋果然非同凡響,竟只用幾日,就在這種情況下查出了究竟。但他……本不應該說的。”

趙禎出神道:“他說了,因為這是他的職責所在,他不想讓朕覺得他無能。他不詳說,因為他肯定知道朕的難處,他理解朕呀。朕這般做,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邱明毫遲疑道:“那宮中的事情……”

趙禎決然道:“宮中之事,就這麽算了。莫要再牽連下去。就算對趙允升、羅崇勛等人,也不必深究了。至於馬季良、劉從德等人,也不必追查余黨。朕在這次宮變中,雖有趙允升蓄謀襲駕,但能大難不死,是先帝保佑,有先帝在天,想必也是不想朕再造殺孽了。邱捕頭,你把該做的事情,處理好就行,其余的事情,莫要多想了。”

邱明毫恭敬道:“臣遵旨。”

他看起來如鐵板,可為人處世極為謹慎,不再建議,更不反駁。不過他的眼眸,還是望著葉知秋交給趙禎的那面令牌。

趙禎覺察到什麽,微笑道:“這次朕能僥幸活命,有幾個人功不可沒。你、郭遵、葉知秋、狄青,還有……”他猶豫下,終究沒有說下去,將那令牌放在邱明毫的手上,“狄青、葉知秋都有朕禦賜的金牌,你也有一塊,只望你,這次莫要再丟了它。”

邱明毫接過令牌,臉有愧色道:“臣再不會如此大意。”

“好了,你退下吧。”趙禎有些疲憊道。

邱明毫退下,不多時,又有一人入見,卻是趙禎的貼身太監閻文應。趙禎見到閻文應,振作了精神,緩緩道:“文應,太後那面如何了?”

閻文應躬身道:“回聖上,太後已離開八王府,回宮休息了。八王爺似乎求太後什麽,但太後沒有準許。具體他們說什麽,臣離得遠,並不知情。不過臣伺候太後歇息的時候,只聽太後說了幾個字……”

“她說了什麽?”趙禎目光閃動。

閻文應小心翼翼地道:“太後說……‘你不會活過來的,不會!’”

這句話聽起來意思很簡單,劉太後才離開楊羽裳,楊羽裳昏迷不醒,劉太後多半說的就是楊羽裳了。可趙禎好像不是這麽想,他目露思索之意,輕輕敲擊龍椅的扶手,問道:“太後這麽說,依你來看,是說誰不會活過來呢?”

閻文應沉吟許久,終於搖頭,“臣不知。”

趙禎舒了口氣,也跟著搖搖頭,喃喃道:“朕也糊塗了。不過……答案也許不重要了。朕只想問你……”趙禎眼中精光閃動,慢慢道:“最近太後可還讓你監視朕的舉動嗎?”

宮內又有些沉靜,閻文應竟沒有慌亂。他本來是奉太後的命令,來監視趙禎,可聽到趙禎的質疑,居然還神色如常。

微微一笑,閻文應道:“聖上,太後這兩天,情緒激動,對趙允升等人的死,很是傷心。是以並沒有再關注聖上的舉動。”

趙禎舒了口氣,輕輕地放緩了四肢,喃喃道:“這就好,這很好。”他的雙眸中,雖還有些陰影,但嘴角終於露出了久違的笑。

無論如何,太後老了,很難再垂簾了。無論怎麽變,他趙禎終於可以親政,再也不用像以往那樣日夜擔心自身的性命了。無論宮變結局如何,笑到最後的,難道不都是勝利者嗎?

太後怒沖沖地離去,八王爺反倒冷靜下來。八王爺冷靜下來的時候,絕不是個瘋子,可他要做的事情,看起來和瘋子卻沒什麽兩樣。

狄青望著楊羽裳,又望望八王爺,一時間仿徨無措。

八王爺向狄青望過來,低聲道:“狄青,你過來。”

狄青走過去的時候,身軀都有些顫抖。八王爺一把抓住了狄青的手,八王爺的手冰冷潮濕,有如死人的手一樣,他望著狄青,鎮靜道:“羽裳是你最愛的女人?”

狄青毫不猶豫道:“是!”

八王爺又道:“我是羽裳的父親。可我之前並沒有盡到一個做父親的責任,從今以後我一定要彌補羽裳,無論付出什麽代價都在所不惜。你我本沒有任何關系,但因為你我都是羽裳最親密的人,因此你要信我。”

狄青看著八王爺那堅定的眼神,心中頓時也充滿了信心,“八王爺,我信你!你要我做什麽,你盡管吩咐就好。”

八王爺臉上露出分笑容,轉瞬即被憂傷覆蓋,“你若是喜歡,就叫我一聲伯父吧。”又有些傷感道:“若羽裳不這樣,你我可能就是翁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