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霓裳曲第二十章 刺殺(第6/7頁)

趙禎聽得頭痛,向狄青問道:“你說該如何?”

狄青猶豫道:“我倒同意王珪的建議。”

趙禎無奈道:“好了,朕就留在這裏。”

王珪見趙禎同意自己的建議,心中稍安,請趙禎依靠院墻而坐,數十侍衛成環形圍在趙禎之外。這樣就算有數百兵馬前來,急切之間,只怕也沖不破眾人的護衛。

王珪見眾人神色或惶惶、或茫然,知道大夥突然遇到這種情形,一時間無從應變。他從孝義宮失火、錢惟濟不見、四侍衛被殺、持國天王來行刺等種種跡象判斷,敵人的這一切都已經過了精心籌備,持國天王雖走,今晚卻難免一場惡鬥,更何況己方陣營中還有個鬼鬼祟祟的李用和!如此局面,只怕很多人會見不到明日的太陽。王珪想到這裏,向狄青望去。

狄青也是滿懷心事,正向王珪望來。二人四目交投,緩緩點頭。雖未說一句話,但已明了彼此的決絕心意。眼下只有齊心協力,才可能保護趙禎的安危。

這時月過中天,樹影扶疏,清冷的月光投在火海中,絢爛中帶著落寞。過了個把時辰,只聽到遠處轟隆一聲大響,原來孝義宮不堪大火,主殿也塌了下來。一股濃煙沖天而起,經久不熄,火勢燒紅了半邊天,如落日前慘烈的雲霞。

又過了盞茶的功夫,只聽到遠處有馬蹄聲急驟,沉雷一般。緊接著馬兒長嘶,腳步聲響起,黑暗中有人迅疾地靠近眾侍衛,守在外圍的李簡喝道:“什麽人?”眾人聽那腳步聲繁沓,來人竟然極多,不由一驚。

有人回道:“這位大哥可是殿前侍衛?卑職鞏縣縣尉呂當陽,奉張縣令之手諭,前來護駕。張縣令知道孝義宮有變,讓我等快馬先來,他隨後就帶更多的人手趕到,孝義宮失火,我等救援不利,還請聖上恕罪!”

李簡接過手諭,見來人足有數十人之多,心中暗喜,說道:“你等先在此等候。”轉身來到王珪面前,遞過手諭,將事情說了一遍。王珪其實早就聽到,仔細地檢查手諭,確定無誤,又對趙禎道:“聖上,這鞏縣的救援,比起我的預測,早來了數個時辰。”

趙禎見來了援助,大喜道:“快讓他們過來,朕要獎賞他們。”

李簡領令去見呂當陽,王珪對狄青道:“狄青,你去看看那些縣中的人手,看能否從中找幾個護駕之人。”在王珪心目中,一個小小的鞏縣,沒什麽人才,不過眼下只能矬子裏面拔大個了。狄青點點頭,舉步向外走去,李簡卻已將呂當陽帶來。

呂當陽看起來精明能幹,臉上一顆大大的黑痣,他旁邊兩個副手,均是官差的打扮。

狄青和呂當陽擦肩而過的時候,突然心中一動,但瞥了呂當陽和他的兩個手下一眼,感覺那三人神色鎮定,並沒什麽問題。

狄青心中總有些異樣,可腳步不停,已到了那些官差的身前,陡然心頭狂跳……

呂當陽到了侍衛圈中,上前一步,和兩個副手齊齊雙膝跪倒道:“臣叩見聖上。”

王珪見呂當陽上前一步,下意識地擋在趙禎身前。趙禎暗自皺眉,心道這個王珪護駕之心是好的,可很多時候,好像小心得過了頭,溫言道:“免禮平身。”

呂當陽見王珪攔在身前,擡頭笑道:“大人這般謹慎,難道是怕我襲駕嗎?”

王珪見他笑得真誠,額頭又滿是汗水,多半是星夜趕來護駕,不由為自己的多疑暗叫慚愧,退開兩步,岔開話題道:“張縣令何時會到?”

呂當陽道:“這孝義宮著火,張縣令知曉後極為焦急,因此讓卑職先來護駕。張縣令最近偶感風寒,勉強起身,還要招調人手,不過我想天亮之前,他就能來了。”

王珪總覺得哪裏不對,但一時間又想不清楚,隨口道:“那你帶了大約多少人手……”話音未落,只聽到遠處狄青急叫道:“小心有詐!”王珪心中一凜,見到呂當陽眼中閃過一絲陰狠,想也不想,拔劍直刺呂當陽的咽喉。

王珪一劍刺出,已明白哪裏不對,這個呂當陽實在太鎮靜!按理說區區一個縣尉,平生未見皇帝,在天子積威之下,絕不會如此冷靜。更何況呂當陽的兩個手下,也鎮靜得過了頭!

王珪出劍意存試探,只要對方有鬼,不會不防!果然,呂當陽拔劍,一劍已經擋開了王珪的長劍!當的一響,火花四濺,亮如銀星,呂當陽眼中閃過一絲訝然,顯然也詫異王珪的反應之速。

王珪立即道:“護駕!”他虎軀一挺,已擋在趙禎之前。可呂當陽長劍如蛇,已蜿蜒刺來。逼得王珪不能不退。

但王珪不退!他身後就是趙禎,趙禎手無縛雞之力,他若一退,無疑就把趙禎置於險地。王珪不再猶豫,竟長身迎著劍尖沖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