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沈括的看法

王安石進京的消息很快就傳了出去,結果一時間整個京城都為之震動,其實這也並不讓人感到意外,因為當初仁宗時期王安石第一次進京時,他的名氣還不像現在這麽大,但就算這樣,依然讓無數士大夫為之奔走相告,現在王安石的名氣更勝往昔,因此他的出仕簡直成為天下讀書人的盛事。

“賣報~賣報~,享負天下盛名三十年的王臨川抵達京城,不日就將覲見官家……”一個小報斜挎著背包,裏面裝滿了報紙,一邊揮舞著手中的報紙一邊高喊,當有人向他招手時,報童就會立刻飛奔過來,接下對方遞過來的五文錢然後送出一份報紙。

“郡王,沒想到報紙除了給讀書人一個發表見解的地方,另外給這些貧苦的孩子一個賺錢的路子,倒真是一舉數得啊!”看著那個跑來跑去的報童,沈括笑呵呵的對旁邊的趙顏道。

報紙是在幾天之前開始發行的,因為有歐陽修和蘇軾等人的名氣在,再加上報紙的特殊作用,使得讀書人可以把自己對時政的看法發表出來,所以剛一開始發行就引起巨大的轟動,整個東京城的讀書人都是爭相搶購,這也使得大宋日報很快的打出了名氣,甚至大宋的讀書人每天早上起來不是吃早飯,而是先看一下報紙上的新聞。

趙顏聽到沈括的話,臉上也不禁露出一個微笑道:“報紙本來就是一個上下通達的東西,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沒有什麽壞處,而且還能讓更多的人打開眼界,了解到自己身邊的一些變化,所以我才花費了這麽大的力氣把報紙搞了出來。”

“郡王大才,別的不說,光是一個銅活字印刷,就足以讓我大宋的印刷業產生巨大的變化,據說現在朝廷正準備大肆印刷佛經賣到遼國去,一方面可以賺點錢,另一方面也能借助佛教的傳播,削弱遼國的財力!”沈括當下有著贊嘆的開口道,說到最後時,臉上卻露出不懷好意的笑容。

佛教有導人向善的一面,但萬事萬物都有兩面性,佛教對於當權者來說有好也有壞,比如若是佛教大興,就會占據大量的土地,另外僧人不事生產,僧人的數量越多,對社會造成的壓力就越大,所以若是佛教沒有限制的發展,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絕對是災難性的,這也是中原歷史上為什麽會發生皇帝滅佛的原因,想想歷史上的吐蕃不也是強盛一時,但是隨著佛教的發展,到大宋時,吐蕃已經變成一盤散沙,甚至這種情況一直維持了上千年,由此可知佛教的可怕,所以大宋對遼國輸送經書絕對沒有安著好心。

“哈哈,這件事我也聽說了,好像還是道門的人向朝廷建議的,另外還要求佛門向遼國多派一些高僧,為此佛門可是吃了個啞巴虧啊!”趙顏聽到這件事也不禁大笑道。

他也是聽曹佾提到的這件事,當時曹佾可是得意之極,畢竟佛門派出了大量高僧去遼國,在大宋境內的影響力自然也就弱了,另外也可以借著這件事向朝廷提個醒,讓他們知道佛教對國家的危害,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今天天氣不錯,趙顏閑著無聊來到格物學院,剛好沈括也沒事,於是兩人就出了學院在街道上邊走邊聊,不過今天趙顏來找沈括也不是完全沒有目的,只見他說了幾句閑話後,終於開口問道:“存中兄,你對於臨川先生進京出仕這件事有什麽看法?”

沈括聽到趙顏的這個問題並不意外,畢竟這幾天京城中全都是關於王安石的討論,他這段時間也經常和一些好友聊到這個問題,因此只見他很快就回答道:“郡王,臨川先生號稱享負天下盛名三十年,這可不是虛妄之語,對於他的才學,沈某也十分的敬佩,所以朝廷這次能夠征召臨川先生入京,對於天下人而言都是一件好事!”

聽到沈括對王安石的評價如此之高,趙顏先是愣了一下,然後又是了然的一笑,在原來的歷史上,沈括就是王安石手下的變法派,而且據說他也是因為在家丁憂而辭官,等到丁憂結束,剛一回到京城就得到了王安石的重用,由此可知沈括與王安石之間的關系肯定不比尋常,所以他對王安石有如此高的評價也就很正常了。

“存中兄,之前我已經見過臨川先生一面,只是當時他向我提出了變法一事,想要以變法消除大宋多年來的積弊,不知你以為如何?”趙顏當下再次問道,他之所以如此問,就是想看一看沈括與王安石之間到底有多深的關系,是不是提前知道變法的事?

聽到趙顏的話,沈括明顯的皺了一下眉頭,同時臉上也露出幾分躊躇之色,過了一會這才開口道:“郡王,臨川先生早在仁宗時就上書提過變法一事,當時我對於變法的看法也與臨川先生一樣,認為只有變法才能消除大宋的積弊,只是現在想來,當初的想法未免有些太簡單了,特別是這幾年我在朝中任職,親眼看到種種積弊帶來的影響之深,若是貿然以變法革除積弊,雖然不能說沒有成功的可能,但是所冒的風險也實在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