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岐東渭北

建安十四年的十二月下旬,夏侯淵終於放棄隴關,撤入關中。劉備、陳宮所部主力六萬余眾很快便進入汧水河谷,殺至汧縣——也就是後世的隴縣——城下。曹兵守這第一道防線的約七百余眾,利用地勢之便,箭如雨落,給敵軍造成了極大殺傷,但當不住敵軍勢眾,可日夜不息、車輪而戰,在固守整整三天,付出了將近三成的傷亡以後,終於被迫棄城敗退。

這部分敗兵並沒有退到第二道渝麋防線,而是直接退歸雍縣,重新休整、訓練,待時再戰。

第二道防線也守了三天,第四道防線則因為涼、益聯軍已然逐漸熟悉了魏軍的戰術風格,故此不足兩日,即告放棄——聯軍就此正式邁入了關中平原。

要說這一趟打通汧水河谷的戰鬥,聯軍折損頗眾,前後傷亡不下四千余,超過了對方的五倍。這是因為無論劉備還是陳宮都很清楚既克隴關,必然極大刺激安邑方面的神經,一旦曹操結束或者放棄南征,親自率軍進入關中,則雙方兵數之優劣將被徹底扭轉——這條時間線上,既沒有火燒濮陽,也沒了火燒赤壁,這二位對於以劣勢兵力正面擊敗曹操,心裏全都還沒有底呢。

因此必須不計傷亡地盡快突入關中平原,才便於涼州鐵騎的縱橫馳騁,也才便於因敵就糧,跟曹操打一場長期戰。

此番入寇,本意是策應江東,避免孫權被滅,但若能趁機蹂躪關中,破壞曹魏方的生產力,甚至在關中站穩腳跟,才能說是真正打了勝仗。加上張飛出散關、關羽循江而上,近十萬兵馬呢,豈可無利而輕動?即便只是打個平手,對聯軍方面的資源損耗也必然極其巨大,得不償失啊。

故此在終於得以邁入關中平原以後,劉備、陳宮全都大大地松了一口氣——第一階段的戰略目標勉強算是達成啦。不過這個時候,他們並還不知道孫氏已降、江東已定,而荊州也即將易主。於是二人便即召聚諸將,會商下一階段的行動方案。

劉備首先問陳宮:“呂君侯何時來也?”陳宮暗中嘆了口氣,感覺有些難以作答。

呂布這幾年西攻韓遂,並剿羌胡,北擊鮮卑,至於朔州;甚至他還遣張遼循酒泉而抵玉門,摧破蔥茈、白馬、黃牛等部,欲圖挺進西域,重建西域都護府——真是殺得酣暢淋漓,逸興遄飛啊。曹操也一直想把呂布這股勢力繼續向西引,曾經寫信建議他:“西域南北,國初開其道,時有三十六,後分為五十余,自建武以來,更相吞滅,於今止存二十矣。南道則且志、小宛、樓蘭等並屬鄯善,戎盧、渠勒、皮山等並屬於寘;中道之尉犂、危須、山王並屬焉耆,姑墨、溫宿、尉頭並屬龜茲,楨中、莎車、琴國等並屬疏勒;北道東西且彌、烏貪等並屬車師後王部……“前得將軍書,請以雁門張遼任西域都護,隴西鹿磐任戊己校尉,皆可允之,待軍出廣漠,即行詔除。私以為將軍之禦西也,當削弱諸強,興亡繼絕,使復樓蘭、莎車等,往宣朝廷之恩,並示中國之威,庶可久長也……”

所以呂布對於跟曹操爭雄天下興趣寥寥,對於聯合劉備以侵關中,起碼制約曹操的勢力向西方延展,也缺乏緊迫感,只是陳宮時常在邊界線上制造擦槍走火事件,呂布向來護短,不能不有所回應而已。這回陳宮又惹事兒了,可是呂布正當攻伐金城韓遂到了緊要關頭,聞訊先踹桌案,心說曹操你南征也不挑時候,陳宮你搗亂更不挑時候——莫非人人都想跟我過不去,要扯我的後腿嗎?!

他舍不得眼前的大好局面,加上楊阜等人又一直在耳旁叨咕陳宮的壞話,呂奉先遂最終決定:公台你想跟劉備聯兵就去聯吧,想去打關中就去打吧,你們加起來小十萬人,要是連這都打不贏,或者不能全身而退,回來我就治你的罪!想讓我派增援?門兒也沒有!

但是這話他沒有明著告訴陳宮,陳宮雖然猜著了,也不敢當面作答劉備,只得敷衍說:“我主圍韓遂於允吾,候其破矣,必來。”言下之意,在呂布徹底平滅韓遂勢力之前,你就別想著他會來增援啦。

其實韓遂哪兒是那麽容易被徹底擊滅的?羌亂是漢末的痼疾,燒當等羌部遊牧西海(青海),韓遂的兵源多出於彼,即便韓老頭被砍了腦袋,那些家夥也不會輕易臣服,呂布且有大大小小很多仗可打呢。而且以他的性格,說不定直接揮師境外,要去腳踏天山、飲馬西海——除非聯軍可以在關中地區跟曹操廝殺上兩三年,否則別想得到呂布的大規模增援。

劉備瞥一眼陳宮,心說公台你以為我傻的啊?呂布心裏究竟怎麽想的,我有密探布其軍中,根據偵察所得,也能夠猜個八九不離十了。估計要想呂布來援,除非你把從涼州帶來的羌胡騎兵先扔個七七八八,呂奉先一肉痛,才可能移恨於曹操……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兒。益州多為步卒,擅長山地戰,真要邁入了關中平原,就必須有涼州騎兵為配合,才可能打勝仗。真要陳宮所部遭受重大損失,估計自己也別想再在關中呆著啦……只能一方面當面向陳宮施壓,同時派簡雍等辯士去反復地遊說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