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風華初露 32 智通判獻策欽差府 勇傅恒擊鼓巡撫衙(第3/4頁)



  廖清閣覷著眼看了半晌才認出是傅恒,忙笑道:“卑職立刻去請。不過這會子我們中丞已是睡下。一層二層稟到後堂,得一陣子呢。中堂爺且坐,我們這就進去!”說著打個千兒,帶了兩個戈什哈,開了儀門進去。傅恒滿心焦躁,來來回回兜著圈子,計算時辰。見到喀爾吉善,通知駐防旗營調兵,集結訓話,就算立刻出發,也到子未醜初時分,今夜還能趕多少路?思量著,擡頭看見東墻柵裏那面積滿灰塵的堂鼓,靈機一動,一把推開柵門。進去,倒過鞭柄猛擂起來。沉悶“咚咚咚……”的響聲立時響徹四方!

  喀爾吉善下午和藩司薩哈諒會議給代州大營輸糧運草、優恤軍屬一應事宜,回衙打了一陣雀兒牌,剛剛摟著五姨太太“小喬”睡下,事體沒完,便聽前頭堂鼓急雨般響起。披衣趿鞋開門出來,見幾個丫頭仆人正手足無措地站在二門口向這邊張望。喀爾吉善沒好氣地問道:“外頭這是怎麽的了?太原城進來響馬了麽?”說話間二門也被敲響;外頭廖清閣喊道:“中丞爺,欽差大人傅六爺要見中丞,有急事!”小喬這時才穿好衣服,抱著袍靴出來,幾個家人就在檐下為喀爾吉善換穿官服,忙得團團亂轉。

  “亂來!”喀爾吉善心裏大不高興,一邊大步往外走,心裏暗罵:“走到哪裏攪到哪裏!”口中卻問廖清閣:“六爺說有什麽事?是不是來傳聖旨的?”

  “不大象。不過六爺象是有軍務,帶的幾個人都是全副武裝。連牛皮甲都穿著。”

  “你去叫他們開中門,我在簽押房這邊出迎。”

  廖清閣飛跑出去,不一時便中門洞開。喀爾吉善一腦門子光火,此刻也清醒過來:來者是少年新貴,是萬不能得罪的。眼見傅恒威風凜凜虎步進來,喀爾吉善滿臉笑容迎上去,說道:“六爺,真嚇我一跳!正在後頭寫折子呢,這邊鼓砸得山響。老實說,我還沒聽過這擂鼓的聲音呢!”

  “無事豈敢夤夜攪擾?我是事急抱佛腳啊!”傅恒微微一笑,隨喀爾吉善步入簽押房,也不坐,就站著將自己要立即奔襲馱馱峰的計劃說了,……“現在我什麽都不要,給我點五百精壯人馬,明天告訴薩哈諒,每人家屬送三百兩銀子。我這裏坐等,立刻就走。”

  喀爾吉善真的嚇了一跳:“六爺,這不是兒戲吧?這種事我只在戲上見過。”但他很快就意識到自己的失態,語氣變得莊重平緩,蹙額說道:“這裏離黑查山三四百裏,山高林密路險,幾千匪徒盤踞其中,這樣子奔襲,風險十分大。萬一有個磋跌,我們這邊無法向朝廷交待。五百人倒是小事,銀子也好辦,就巡撫衙門的護營也就夠了,只是……”他連連搖頭,不再說話了。

  “你在戲上見過,我在書裏讀過。”傅恒一點也不想和這個琉璃蛋兒巡撫磨嘴,陰冷地一笑,轉身走向書案,提筆在宣紙上寫道:

  著由山西巡撫衙門立即提調五百軍士速赴欽差大臣傅恒處聽命。

  此令!

  寫畢,遞給喀爾吉善:“給你這個,放心了吧?”喀爾吉善略過一眼,突然大笑道:“中堂,我也是個七尺大丈夫!兵,你立刻帶走。這個手令我不要,與大人榮辱共之!”說罷就燈上燃化了那張手諭。傅恒驚異地望著喀爾吉善,說道:“是個滿洲好漢!”

  第二日傍晚,傅恒的八百裏加緊奏折遞到軍機處。這晚恰是訥親當值,見是盜匪圍困州縣的急事,一刻不停地命軍機處當值太監秦玉速往養心殿稟報,自己跟在後頭到永巷口等候旨意。過了不到一袋煙功夫,高無庸便帶著秦玉一起過來,“命訥親即刻見駕。”

  “地方官諱盜誤國,情殊可恨!”乾隆看了奏折和急報文書,輕輕推到一邊,說道:“山西一直報說飄高只有一千多人。何來這五千匪眾?這些事軍機處不去核查,上書房也不管,真不知你們每日都做些什麽!”訥親原先還想解釋幾句。聽乾隆數落的,也包括自己在內,只好咽了一口唾沫,笑道:“皇上責的是。這裏頭有個講究,文官為了求個好評,總要粉飾太平,把自己的治績說得花團錦簇;武官呢,靠剿賊捕盜發財,總把敵情報得兇險無比。莫如每縣都設一個巡檢分司,不歸縣令統轄,隸屬當地駐軍。這樣文武互為監督,情形或者就好些兒。”乾隆想了想,笑道:“嶽飛說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天下太平。如今文武官都怕死、都愛錢,世風日下如何是好!把這幾份折子留下。你去一趟十四貝勒府,把山西匪情和傅恒措置方略稟一下十四爺。如他沒有意見,你就不必過來。要覺得很不妥當,你今夜再進來一趟,把十四貝勒的話帶給朕。朕今晚不進內宮,就在這裏披閱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