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內戰:法薩羅與塔普蘇斯(第6/12頁)

因之,他立刻下令從亞洲派兵增援,同時表現出極度的自持。他的軍營從沒有像在亞歷山大時這般歡樂過的;那美麗而又聰明的克婁巴特拉固然盡展嫵媚——尤其是對她的鑒賞者愷撒——而愷撒也明示其勝果中最令他珍惜的便是美麗的女人。這乃是即將來臨的災難之歡樂的前奏。羅馬占領軍,由阿基拉斯率領——日後證明,系受埃及王及其監護人的秘密指令——出其不意地出現在亞歷山大。當公民看到軍隊攻擊愷撒,立即參與共同行動。

愷撒在亞歷山大

愷撒臨危不亂,迅速召集其分散的兵員,抓住埃及王及諸大臣,占據宮廷及隔鄰的劇場。緊接劇場前方主港中的艦隊已無時間挽救,他下令燒毀,用小船占領燈塔所在地法羅斯[2]小島。如此,至少一個有限的防衛範圍是保住了,同時也保持住供應品與增援部隊的通路。同時,傳令至小亞細亞司令及最近的屬國敘利亞人、納巴泰人、克裏特人與羅德人,急速派兵及船只至埃及。

而同時,叛亂現由公主阿爾西諾伊及其心腹宦官該尼墨得斯率領,掃遍全國,尤以首都為甚。首都街道上天天在戰鬥,愷撒想爭取更大一點的活動範圍,想攻至城後的新鮮水源瑪瑞湖,以便從那裏獲取水源並搜掠糧食,卻不得逞。而亞歷山大人亦無法完全斷絕被圍者的水源,因為他們把愷撒占領區的尼羅河輸水道倒入鹽水破壞後,愷撒部下卻在海邊挖井而出乎意料地取得可飲之水。

由於無法由陸地取勝愷撒,包圍者乃焚毀他的艦隊,切斷他海路供應的途徑。燈塔島與陸地以堤防相連,此島與堤防把港口分為兩邊,港口兩邊又以堤防上的兩個開口相通。愷撒制禦東邊港口及燈塔島,堤防與西邊港口則被民眾占領;由於亞歷山大艦隊被毀,愷撒的船只乃可自由進出。亞歷山大人圖用火攻船從西邊港口進入東邊港口,不成,乃用他們的軍火庫中的剩余部分配備了一個小船隊,企圖阻撓由小亞細亞抵達的一個軍團之運輸船隊,但愷撒的羅德人海員戰術精良,敵人計不得逞。

然而,不久公民取下燈塔島,從這裏非常接近泊棲大型船只的東邊港巖石狹口。因此,愷撒的船隊被迫留在東邊港口之外的海面上,他跟海洋的聯系變得非常單薄。愷撒的艦隊在錨地被優勢的敵人海軍連連攻擊,既不能避入港口——因為燈塔已失,使內港落在敵人制禦之下——也不能撤,因為錨地若失則將切斷愷撒與海的通路。由羅德水手的精良技術,勇武的軍團戰士雖然總是戰勝,但亞歷山大人則一再增援,頑攻不息。被圍者完全處於守勢,任圍攻者選擇攻擊時刻,而只要戰敗一次,愷撒就可能被封在港中,甚至可能全軍覆沒。

燈塔島的收復勢在必行。愷撒乃發動雙重攻勢,一從港口,由小船攻擊,一從海面,由戰船,因而重取該島及堤防的前半部。當攻克堤防的第二個洞口時,愷撒下令停止,在此築起橫墻,與城市阻隔。但在挖溝者周圍產生猛烈沖突戰時,羅馬部隊放下了燈塔島近處的堤防馳援,這時,一支埃及部隊突然來襲,登上該段堤防,從後面攻擊聚集在橫墻附近的羅馬士兵與水手,將之在狂亂中群驅入海。羅馬船只救起若幹,但大部分——包括約士兵四百,水手更多——則遭溺斃。將軍本人也不得不入船中避難,但該船復因荷載過重而沉,愷撒乃遊泳至另一艘。損失慘重,但燈塔島終於收復,堤防至第一洞口處亦掌握於愷撒手中。

小亞細亞援軍抵達

援軍終於抵達。抵達的是米特拉達悌六世一系的能將,帕加馬的米特拉達悌(他自稱是前者的私生子),率領一支混合部隊——黎巴嫩王子的伊提利亞人,詹布利庫斯的貝都因人,安提帕特領導下的猶太人,以及西裏西亞與敘利亞的社團所提供的部隊。米特拉達悌抵達當日,即幸運地占領了佩盧西翁,由此處,他循公路驅軍孟斐斯,意在於尼羅河尚未成多歧分岔的三角洲之部位渡河。在這段行軍過程中,他的部隊不斷受到棲居於這一帶的猶太人的資助。

埃及人在小王托勒密的率領下(愷撒釋放他,為圖熄滅叛亂之火,但歸徒然),派遣一支部隊,意圖在尼羅河彼岸阻擋米特拉達悌。在孟斐斯過去,兩軍在所謂的猶太營相遇。但受過羅馬式戰術訓練的米特拉達悌卻終在孟斐斯渡河。而愷撒,在得到援軍抵達的消息後,用船將部分部隊運至亞歷山大西邊的瑪瑞湖之端,繞湖沿尼羅河逆向而上,跟沿尼羅河順向而下的米特拉達悌會師。

尼羅河的戰鬥

會師未遭阻礙。愷撒於是追擊撤退的埃及王入三角洲,雖然埃及前鋒前有深運河,仍在初戰之下即將之摧毀,立搗埃及軍營。軍營在尼羅河與沼澤之間的高地上,與尼羅河僅隔一小徑,而沼澤則難以涉過。愷撒下令同時從前方與側方——沿尼羅河小徑——攻擊,第三支部隊則攀上營後高地不為人見處。結果全勝。軍營被克,未倒於刀下的埃及人,在企圖逃向尼羅河中的艦隊時遭溺。在負載過眾而沉沒的船只之一中,那年輕的埃及王也葬身於他祖國的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