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內戰:布林迪西,萊裏達與底耳哈琴(第5/14頁)

在多米提烏斯仍認為龐培會來馳援時,他還做一些備戰工作。但當龐培的信件終於騙了他時,他便決定再也不要死守在這孤立的崗位了(實則如果他守住這個據點,對他那一派有極大的利益),也不投降,卻采取另一種方式:他通知士兵,援軍即將到達,而自己帶同貴族軍官於次夜逃亡。然而就連這個小小的如意算盤他竟也無法如願,因為他的慌張露了馬腳。有一部分人開始兵變,馬西人的新兵意圖對抗這批叛軍,因為他們不相信他們的將軍會做出這種丟臉的事。但終於他們也不得不承認事實,於是,全體部隊將指揮部逮捕,連同該城於2月20日親自交在愷撒手上。阿爾巴的三千人,集合於特拉契納的一千五百新兵,在見到愷撒的巡邏騎兵時,迅即放下武器;而駐守於蘇爾莫的三千五百人的第三分遣隊前此業已被迫投降。

龐培撤至布林迪西 逃亡希臘

在愷撒占領皮塞努姆之際,龐培就已非放棄意大利不可了。他想盡可能延緩上船時間,以救起他剩余的部隊。因之他向布林迪西——最近的港口——出發得相當遲緩。集合到這裏來的有盧克利亞的兩個軍團,龐培在棄守的阿普利亞匆忙召集的新兵,以及執政官和其他特任官在坎帕尼亞所召集的部隊。此外還有若幹政治難民,包括最德高望重的一些元老及其家屬。船運開始,但船只不足一次運完全部撒退人員——總計約二萬五千人。唯一的辦法是把部隊分為兩批,大部分於3月4日起航,小部分(約一萬)與龐培則留在布林迪西,待艦隊回返;因為這個港口不論如何適於登陸反攻,卻無法久抗愷撒。

同時,愷撒抵達,圍攻開始。愷撒起先企圖用堤道與浮橋阻擋回航的艦隊,但龐培武裝商船,設法阻止了堤道與浮橋的合口,直待艦隊抵達。於是,在圍攻者的勇驍、居民的敵意下,龐培仍極為巧妙地完成了登船的工作,不留一個士兵,未受任何損傷,駛向希臘。愷撒的追逐也像其圍攻一樣,因缺乏船只而一無所成。

如此,經過兩個月,連一次重大的戰事都未發生之下,愷撒已將十個軍團的敵人擊潰,其中落荒渡海而逃者不及半數。全意大利,包括首都及其國庫均落入勝利者之手。敗者有理哀號那“怪物”的迅速、明智與勇猛。

征服意大利的軍事和財政後果

但愷撒的征服意大利,究竟是得是失,卻很成問題。從軍事上言,有很多的戰爭資源都為他所有,使他的敵人無法取得。早在公元前49年春,由於到處征集的兵員,除了他原先的九個軍團之外,他就已另有幾個新軍團了。然而,他現在卻不但必須組織大量的衛戍部分,而且要對抗敵人封鎖海運的戰略;敵人封鎖海運,首都龐大的人口就有饑荒之危。因此,愷撒原已復雜的軍事任務變得益為復雜。

經濟方面,愷撒取得國庫當然十分幸運。但稅收的主要來源,尤其是東部地區的,仍在敵人手中;軍需品的日增,首都瀕於饑荒的大量人口的供應,很快即將國庫耗光。愷撒不久就不得不借助私人貸款,但這是一種無法持久的辦法,因之大量的充公乃是一般預料的步驟。

政治後果 無政府狀態的恐慌

意大利的征服所帶來的政治難題更為艱巨。有產階級普遍懼怕無政府性質的革命。不論朋友或敵人,都把愷撒視為喀提林第二,而龐培則相信——或裝作相信——愷撒發動內戰是因無力還債。這話固然純屬荒誕,但愷撒的先驅者們卻事實如此,更令人不放心的是他的高級隨員。名譽最成問題的,如昆圖斯·霍騰修斯、蓋烏斯·庫裏奧與馬庫斯·安東尼烏斯(後者為喀提林·蘭圖盧斯的繼子,此人又系由西塞羅下令處死者),均身為最重要隨員。若幹久已不能還債的人,不僅養舞女,而且帶著舞女公開露面的人,都被愷撒賜予高位。因此,就連政治上最持重、最無偏見的人都免不了預料流犯將得大赦,債權將被取消,肆行充公,剝奪公權,屠殺——不,甚至高盧士兵將劫掠羅馬!

愷撒安定人心

但在這一方面,那“怪物”卻出乎他朋友與敵人的意料。當愷撒占領第一座意大利城鎮亞裏米倫時,他禁止普通士兵攜武器出現於城墻之內,而鄉鎮則不論敵友,都受到保護,免於任何傷害。當叛變的衛戍部隊於夜晚包圍科菲尼烏姆時,愷撒放下一切軍事上的考慮,延至次日清晨進城,以免居民受到他憤怒的士兵的侵擾。俘虜之中凡不與政治有關的,均被納入愷撒本軍之中;軍官不僅得到赦免,而且自由開釋,不收押金,凡彼等認為系其自有財產者,亦不加嚴格審查即行交還。魯西烏斯·多米提烏斯本人就受到此種待遇,甚至拉比努斯留下的金錢行李也著人送至敵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