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龐培與愷撒的聯合統治(第5/11頁)

貴族試圖復辟 愷撒頒布的法規受攻擊

龐培在元老院所遭受的一連串挫折(更糟的是他都忍氣吞聲地吞了下去),自然使民眾認為是共和派的勝利、攝政者們的失敗。因之,共和潮流越湧越兇。公元前56年的選舉就業已對攝政王有部分不利,普布利烏斯·瓦提尼烏斯和蓋烏斯·阿爾夫烏斯落選,而已頹的政府之熱烈支持者格奈烏斯·蘭圖盧斯·馬爾賽裏努斯與格奈烏斯·多米提烏斯·卡爾維努斯則各自當選為執政官與次執政官。公元前55年,魯西烏斯·多米提烏斯·阿赫諾巴爾布斯求任執政官,由於他在首都的影響力及其財富,要想阻止他當選甚為困難,而他對民主派的反對則明目張膽。

如此,民眾議事集會反對,而元老院則與之鼓合。伊特魯裏亞人幾個以智慧見稱的占蔔者提供了某種意見,元老院做了嚴肅考慮。天啟顯示,由於上層階級的不和,全國的軍力與財力將轉入一個獨裁的統治者之手,而國家將喪失自由(眾神所指的似乎主要是蓋烏斯·麥西烏斯的提議)。共和派不久就從天上落到地上來。由愷撒以執政官的身份所頒布的法規——如有關卡普亞之領土的等等——被他們宣稱無效,早在公元前57年,元老院就表示了一個意見,就是這些法規務須廢除,因為它們不合規定。如此,公元前56年4月6日,執政官西塞羅在元老院滿額元老之前提議,坎帕尼亞土地分配當於5月15日辯論。

這是正式宣戰,而由於宣戰者是那些穩操勝券始做表示的人士之一,這項宣戰便更為重要。貴族們顯然覺到鬥爭的時間已經到來——不是站在龐培一邊跟愷撒鬥爭,而是反對所有的攝政者。繼之而來的行動不難看出。多米提烏斯並不隱晦他要以執政官之名,建議公民,立即從高盧召回愷撒。貴族復辟正在進行,以攻擊卡普亞殖民地之舉,他們實乃向攝政者甩下手套。

魯卡攝政王大會

首都的事件愷撒天天都取得詳細報告,在軍事情況許可時,還從近處觀察,只是直至此時未做公開幹預。但現在貴族已向他的同事——尤其是他宣戰;他不得不采取行動,而他行動得十分迅速。那時他正巧在鄰近,因為貴族們甚至認為不宜在他越過阿爾卑斯山之後才宣布破裂。公元前56年4月,克拉蘇離開首都,跟這個權力更大的同事商議必要的安排。他在拉文納找到了愷撒,兩人同往魯卡。龐培也以從薩丁尼亞和埃及取糧為借口,在克拉蘇之後不久離開羅馬。三人會面。攝政體制最熱烈的支持者,如近西班牙地方總督梅特魯斯·奈波斯、薩丁尼亞地方執政官阿庇烏斯·克勞狄烏斯等多人跟隨。一百二十名侍從及兩百名元老參加了這些會議,與共和派的元老院對立的一個君主派元老院於焉形成。

決定權完全操在愷撒手裏。他用此權重建和鞏固現存的聯合統治,但其基礎則為權力的平均分配。從軍事觀點言之,除卻兩個高盧行省的總督職位以外,最重要的便是兩個西班牙省和敘利亞省;西班牙省總督指派龐培充任,敘利亞省的則指派克拉蘇。這總督職位系以人民的命令頒予,任期五年(公元前54至前50年),各有適當的軍事與經濟支持。另一方面,愷撒要求延長他的統帥權(原於公元前54年屆滿)至公元前49年,並將他的兵力擴充至十個軍團,由國庫支付他自行召募的軍隊之薪餉。龐培與克拉蘇獲準於次年(公元前55年)第二度任執政官,而愷撒則保留在公元前48年他的總督任期屆滿後的最高行政統治權,因為這時已符合同一人任兩任執政官之間須隔十年的規定。龐培與克拉蘇在首都急需軍力支持,愷撒的軍隊原為做此之用,但由於不能從阿爾卑斯山北撤回,因此,他們需要另征新的軍團;名義上這些軍團是為派赴西班牙與敘利亞,但他們可以在覺得方便的時候才將軍隊派離意大利。

如此,主要問題解決了,次要的問題——對付首都中反對派的策略、此後候選人的規劃等等——已不致長期留住他們。這位協調大師以其慣有的從容協調了各個人的不同,使最為針鋒相對的分子一致行動。在龐培與克拉蘇之間至少獲致了表面的了解。甚至普布利烏斯·克洛狄烏斯也在勸誘之下保持安靜了,不再進一步跟龐培為難——這確實是愷撒這位魔術大師的驚人成就之一。

愷撒讓步的意圖

綜合種種情況可以看出,這次的協調並不是各個獨立而互相敵對的攝政者們以平等的立足點而達成的,而是出自愷撒的善意。龐培到達魯卡時是個無權無力的難民,來祈求他的對手的幫助。愷撒可以把他揮開,宣布聯合統治解散,也可以接受他,讓聯合統治再繼續下去;然而不論哪一途徑,龐培的政治前途都已結束。如果他此時不與愷撒決裂,則他就變成了愷撒的依附者。如果同愷撒決裂——這實則不大可能——而同貴族締結新的聯合統治,則這種臨危的結盟對愷撒不會有多大壓力,他可以不予理睬。至於克拉蘇,他跟愷撒的嚴重對立是根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