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自然科學(第3/6頁)

卷,又為《十道州郡圖》五十四卷。《十七史商榷》雲:“今此舊鈔本,流傳尚多,而名為《元和郡縣圖志》。《自序》即系《進書表》,亦稱《元和郡縣圖志》。凡四十七鎮,成四十卷,每鎮皆圖在篇首,冠於敘事之前。並目錄兩卷,總四十二卷。《州郡圖》當即《郡國圖》,重言之非。其卷數,或雲三十,或雲五十四,皆與《進書表》不合,未詳。”按此書《新書·藝文志》著錄,亦名《元和郡縣圖志》。其卷數為五十四。

兩家體例雖不同,其用意則相近,皆取於政事有裨,而意尤重於恢復。《新書·鄭虔傳》雲:虔學長於地裏。山川險易,方隅物產,兵戍眾寡無不詳。嘗為《天寶軍防錄》,言典事該,諸儒服其善著書,其意亦相仿佛也。若魏王泰招賓客以撰《括地志》,則意專主於浩博,故其卷數至五百五十。又有《序略》五卷,見《新書·藝文志》。《舊書·文苑·梁載言傳》:撰十道《志》十六卷,蓋其較簡要者也。

《新書·李吉甫傳》言:憲宗時,吐蕃請獻濱塞亭障南北數千裏求盟。吉甫謀曰:“邊境荒岨,犬牙相吞。邊吏按圖覆視,且不能知。今吐蕃綿山跨谷,以數番紙而圖千裏,起靈武,著劍門,要險之地,所亡二三百所。有得地之名,而實喪之,陛下將安用此?”似邊塞之地,圖繪初不能詳。然此或失陷後,其地無復詳圖,或則吐蕃有意為是狡獪,其本必不如此。《傳》又言:田季安疾甚,吉甫請任薛平為義成節度使,以重兵控邢、洺。因圖上河北險要所在。帝張於浴堂門壁。每議河北事,必指吉甫曰:“朕日按圖,信如卿料矣。”吉甫又圖淮西地,未及上而卒,帝敕其子獻之。《安祿山傳》:祿山之反,先三日,合大將置酒,觀繪圖。起燕至洛,山川險易攻守悉具。人人賜金帛,並授圖,約曰:“違者斬。”至是如所索。可見軍用之圖,頗為詳密。薛《史·唐明宗紀》:長興三年六月,幽州道趙德鈞奏新開東南河,以通漕運,畫圖以獻。四年三月,濮州進《重修河堤圖》。緣河地名,歷歷可數。帝覽之愀然,曰:“吾佐先朝定天下,於此堤塢間,大小數百戰。”又指一邱曰:“此吾擐甲台也。時事如昨,奄忽一紀,令人悲嘆耳。”此等專為一事而繪之圖,地名蓋頗完備矣。

《新書》職方職文又雲:凡蕃客至,鴻臚訊其國山川風土,為圖奏之,副上於職方。殊俗入朝者,圖其容狀衣服以聞。則外國地理,鴻臚實有考察之責。《地理志》雲:天寶中,玄宗問諸蕃國遠近,鴻臚卿王忠嗣以《西域圖》對,才十數國,此實不免失職。又雲:其後貞元宰相賈耽,考方域道裏之數最詳。從邊州入四夷,通譯於鴻臚者,莫不畢紀。《藝文志》:耽所著,《地圖》十卷,《古今郡國縣道四夷述》四十卷外,又有《皇華四達記》十卷。《地理志》所載入四夷之路,蓋即本諸此者也。耽雖身訪來朝及出使者,仍當以鴻臚所記為根柢,足見官中記注,原自完備也。《南蠻傳》:貞觀三年(629年),東謝蠻酋元深入朝。中書侍郎顏師古上言:“昔周武王時,遠國入朝,太史次為《王會篇》。今蠻夷入朝,如元深冠服不同,可寫為《王會圖》。”詔可。《黠戛斯傳》:阿熱遣使者衛送太和公主還朝,為回鶻烏介可汗邀取之,並殺使者。會昌中,復遣注吾合素上書言狀。宰相李德裕引師古事,言“宜為《王會圖》以示後世。有詔以鴻臚所得繢著之”。合王會所圖,與賈耽所考,鴻臚之記注,庶幾能攬其全矣。而惜乎能圖之能考之者不多覯也。然唐代交通,所至既廣,歷時又久,故域外之記載,究屬不少,觀《藝文志》地理類所著錄者可知,而惜乎其多亡佚也。裴矩之《西域記》,頗足珍貴,已見第二章第五節。唐高宗時敕撰之《西域圖志》,體例蓋與矩書同?而卷帙再十倍之,其中必多瑰寶矣。玄奘《西域記》,今談印度事者奉為瑰寶,然《新志》此書,尚在道家類釋氏,而不在地理類。

因所至之廣,而新知遂有所增。一行作大衍歷,詔太史測天下之晷,求其土中,以為定數。《新書·天文志》。今其實測所得,尚存兩《書·天文志》中。雖所測之地不多,然因此而知古王畿千裏,影移一寸之說之誣;又其至交州者,多見古渾天家以為常沒地中之星,皆見兩《書·天文志》。要不可謂非突過前人也。其尤可寶者,則為因考論分野而發明人事與地理相關之理。古有所謂十二分野者,以配天文之十二次,其說蓋主 祥,無足深取。漢張衡、蔡邕,乃以漢郡易古地名。自此因循,無所變革。貞觀中,李淳風撰《法象志》,又以唐州縣配焉。一行增損其書,更為詳密。《舊書·天文志》。《新書·天文志》述其說雲:“天下山河之象,存乎兩戒。北戒自三危、積石,負終南地絡之陰,東及太華逾河,並雷首、底柱、王屋、太行,北抵常山之右,乃東循塞垣,至 貉、朝鮮,是謂北紀,所以限戎狄也。南戒自岷山、蟠冢,負地絡之陽,東及太華,連商山、熊耳、外方、桐柏,自上洛南逾江、漢,攜武當、荊山,至於衡陽,乃東循嶺徼,達東甌、閩中,是謂南紀,所以限蠻夷也。故《星傳》謂北戒為胡門,南戒為越門。河源自北紀之首,循雍州北征達華陰,而與地絡相會,並行而東,至太行,分而東流,與涇、渭、濟瀆,相為表裏,謂之北河。江源自南紀之首,循梁州南徼達華陽,而與地絡相會,並行而東,及荊山之陽,分而東流,與漢水、淮瀆,相為表裏,謂之南河。故於天象,則弘農分陜,為兩河之會,五服諸侯在焉。自陜而西為秦、涼;北紀山河之曲為晉、代;南紀山河之曲為巴、蜀;皆負險用武之國也。自陜而東,三川、中嶽為成周;西距外方、大任,北至於濟,南至於淮,東達钜野,為宋、鄭、陳、蔡;河內及濟水之陽為邶、衛;漢東濱淮水之陰為申、隨;皆四戰用文之國也。北紀之東,至北河之北為邢、趙;南紀之東,至南河之南為荊楚;自北河下流南距岱山為三齊;夾右碣石為北燕;自南河下流北距岱山為鄒、魯;南涉江、淮為吳、越;皆負海之國,貨殖之所阜也。自河源循塞垣北,東及海為戎狄,自江源循嶺徼南,東及海為蠻越。觀兩河之象,與雲漢之所始終,而分野可知矣。”此說雖以古天官家言為本,然絕不雜 祥之說,而將中國之地,按山河形勢,分為若幹區,以求民族分布,及生事不同,文化各異之所以然,實人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