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東方藩鎮之變(第2/2頁)

州之圍,與張孝忠分勢圍範陽,許之。此為涉險進取之策。晟趨趙州,王士真雖解圍去,而與孝忠略恒州,為朱滔所敗。晟復病,還定州。事在明年。河北相持之勢成矣。諸鎮中之兵勢,蓋以朱滔為最強。田悅、王武俊欲奉為主,臣事之。滔不可。幽州判官李子牟,恒、冀判官鄭濡共議:請與鄆州為四國,俱稱王,而不改年號,如昔諸侯。築壇同盟,有不如約者,眾共伐之。十一月,滔遂稱冀王,悅稱魏王,武俊稱趙王,納稱齊王。蓋藉此以固輔車,求保其境土也。然其志亦止於此而已,而淮西之為患顧轉烈。

先是唐以李希烈兼淄青節度,以討李納。希烈顧與納通謀,欲襲汴州,又密與朱滔等交通。滔等稱王之月,希烈亦移居許州。見第四章第五節。李納亦數遣遊兵度汴,以迎希烈。於是東南轉輸,皆不敢由汴渠,由蔡水而上。在浚儀。十二月,希烈自稱天下都元帥、建興王。四年正月,遣將襲陷汝州,執知州事李元平。參看下節。別將四出抄掠。又遣將據鄧州。南路遂絕,貢獻、商旅皆不通。朝廷先以曹王臯為江南西道節度使,治洪州。及是,復以哥舒曜翰子。為東都兵馬兼汝州行營節度使,將鳳翔、邠寧、涇原、奉天、好畤行營之兵萬余人,以討希烈。皆神策屯兵也。好畤,在今陜西幹縣西北。二月,克汝州。三月,臯拔黃、見第二章第七節。蘄州。見第五章第八節。希烈使其都虞候周曾攻曜。李承嘗結曾以謀希烈。曾至襄城,今河南襄城縣。還兵襲希烈。希烈知之,遣將襲殺曾。乃上表歸咎曾等,引兵還蔡州。外示悔過,實待朱滔等之援也。四月,以白志貞為京城召募使,募禁兵以討希烈。又加李勉淮西招討使,以哥舒曜為之副。以荊南節度張伯儀為淮西應援招討使。山南東道節度賈耽、江西節度曹王臯為之副。曜戰不利,還屯襄城。八月,希烈圍之。詔李勉與神策將劉德信救之。九月,又為所敗。上以諸軍不相統一,乃以舒王謨為荊、襄等道行營都元帥,更名誼。昭靖太子邈之子,見上節。將佐皆選一時之望。未行而涇師之變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