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文帝外攘(第3/5頁)

突厥而外,為中國患者,莫如高麗。蓋自慕容氏入中原,而東北空虛,遼東之地,遂為所據;遼西初入百濟,其後牟大喪敗,遷居南韓,則亦為所控制矣。見《兩晉南北朝史》第十六章第一節。隋初,東北部落:大者曰奚、契丹,曰靺鞨。《奚傳》雲:自突厥稱藩之後,亦遣使入朝。蓋與突厥之關系深,與高麗之關系淺。《契丹傳》雲:當後魏時,為高麗所侵,部落萬余口求內附,止於白貔河。當作白狼河,今大淩河也。參看《兩晉南北朝史》第十六章第十節。其後為突厥所逼,又以萬家寄於高麗。開皇四年(584年),率諸莫賀弗來謁。五年(585年),悉其眾款塞。高祖納之,聽居其故地。亦見《本紀》。故地,當即白狼河。其後別部出伏等背高麗,率眾來附,安置於渴奚那頡之北。未詳。開皇末,其別部四千余家背突厥來降。上方與突厥和好,悉令給糧還本,敕突厥撫納之。固辭不去。部落漸眾,遂北徙逐水草。當遼西正北二百裏,依托紇臣水而居。今英金河。突厥沙缽略可汗遣吐屯潘垤統之。契丹之地,實近高麗,其於突厥,不過羈縻而已。靺鞨,《隋書·傳》雲,凡有七種:其一號粟末部,與高麗相接。其二曰伯咄部,《唐書》作汨咄。在粟末之北。其三曰安車骨部,在伯咄東北。其四曰拂涅部,在伯咄東。其五曰號室部,在拂涅東。其六曰黑水部,在安車骨西北。其七曰白水部,當作白山,傳下文亦作白山。在粟末東南。《魏書》言勿吉國有速末水,當即此所謂粟末。余部在南北朝時,蓋未嘗通於中國,故史不之及,開皇初相率來獻,史乃從而記之也。靺鞨當遼東、西塞外,遼東、西為高麗侵踞,靺鞨自亦折而入之矣。南北朝、隋、唐間,契丹、靺鞨,恒為高麗所驅率。觀文帝賜高麗璽書,有“驅逼靺鞨,固禁契丹”之語可知。煬帝大業八年(612年)詔雲:“乃兼契丹之黨,虔劉海戍;習靺鞨之服,侵軼遼西。”《舊唐書·韋雲起傳》:契丹入抄營州,詔雲起護突厥兵往討。入其界,使突厥詐雲向柳城郡,欲共高麗交易,契丹不備,乃襲之。此事正在煬帝時。又《張儉傳》:遷營州都督。營州部與契丹、奚、霫、靺鞨諸蕃切軫。高麗引眾入侵,儉率兵破之。此事在太宗征遼之前,可見此等情勢,至唐初未變也。又《韋挺傳》:永徽中,將軍辛文陵率兵招慰高麗,行至吐護真水,高麗掩其不備,襲擊敗之。吐護真水,即托紇臣水,又可見高麗留居遼西者之眾也。柳城,在今朝陽縣境。唐營州都督府置於此。

高麗王湯,當南北朝之末,已見《兩晉南北朝史》第十六章第一節。《隋書·高麗傳》雲:高祖受禪,湯遣使詣闕。開皇初,頻有使入朝。及平陳之後,湯大懼,治兵積谷,為守拒之策。十七年(597年),上賜湯璽書,責其“驅逼靺鞨,固禁契丹”。又言“陳叔寶之亡,人神胥悅,聞王嘆恨,獨致悲傷”。案高麗之於北朝,不過懾於勢,不敢不從,於南朝則心悅誠服,說亦見《兩晉南北朝史》。湯是時,豈仍抱此等見解邪?抑知遼東為中國所必取,逆計陳平則用兵次第將及,故為固圉之計也?《傳》又雲:湯得書皇恐,將奉表陳謝,會病卒,子元嗣立。高祖使拜為上開府儀同三司,襲爵遼東郡公。元奉表謝恩,並賀祥瑞,因請封王。高祖優冊為王。明年,元率靺鞨之眾萬余騎寇遼西,營州總管韋沖擊走之。高祖聞而大怒,命漢王諒為元帥,總水陸討之,下詔黜其爵位。時饋運不繼,六軍乏食;師出臨渝關,胡三省曰:在柳城西四百八十裏。復遇疾疫;王師不振。及次遼水,元亦皇懼,遣使謝罪。上表稱遼東糞土臣元雲雲。上於是罷兵,待之如初。元亦歲遣朝貢。高麗是時,雖非誠服,亦未必敢更挑邊釁。蓋靺鞨等欲為侵盜,非元所能抑止。雲其躬率之以為寇,恐非歸罪之辭,即系傳聞之誤。然冊書甫出,侵軼旋來,則膺懲之師,勢自不容已矣。《高麗傳》雲:都於平壤城,復有國內城、在今臨江縣帽兒山西南。白鳥庫吉雲:即九都義譯。漢城,並其都會之所,其國中呼為三京。此高麗心腹之地,實在鴨綠江、漢江之間。兵鋒非及此者,不足以言懲艾。然毌丘儉、慕容皝之師,皆自遼東而出,此時乃遠自燕、齊,則雖鞭之長,不及馬腹矣。此隋、唐東征之所以難於見功也。漢王諒之兵,《本紀》雲三十萬。遇疾疫,死者十八九。《張奫傳》:奫是役為行軍總管,諸軍多物故,奫眾獨全。《周羅睺傳》:是役為水軍總管,自東萊泛海趨平壤,東萊,今山東掖縣。遭風,船多漂沒,無功而還。則水陸兩軍,皆所失甚大。是役也,高颎實為諒長史,非無謀者,而其喪敗如此,事勢固有以限之也。因其謝罪而舍之,可謂知難而退矣。《百濟傳》:平陳之歲,有一戰船,漂至海東聃牟羅國。其船得還,經於百濟,其王余昌,資送之甚厚。並遣使奉表賀平陳。高祖下詔雲:“往復至難,若逢風浪,便至傷損。自今已後,不須年別入貢,朕亦不遣使往。”此等事,並可見高祖之不勤遠略。《陸知命傳》:知命在高祖時,曾詣朝堂,請使高麗。蓋亦知帝重用兵,東北邊患又急,故欲以口舌收折沖之效也。聃牟羅,朝鮮金於霖《韓國小史》曰:“即唐龍朔初入朝之儋羅,今之濟州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