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最熟悉的那個歐洲公主,真的幸福嗎?(第3/5頁)

1859年,哈布斯堡皇族的家庭合影:第一排左起:茜茜公主(抱著的是皇太子魯道夫),身邊站著的是吉塞拉;索菲皇太後;弗蘭茨·卡爾大公(索菲的丈夫,約瑟夫的爸爸)。後排左起依次為:長子奧匈帝國皇帝弗蘭茨·約瑟夫、次子墨西哥皇帝馬克西米連與妻子夏洛特公主、四子路易·維克托大公、三子卡爾·路德維希大公

這一次,茜茜取得了勝利,獲得了自己兒子的撫養權。茜茜開始親自為兒子挑選合適的教師和課程,這讓魯道夫非常感激母親。但是,茜茜和魯道夫的母子關系卻始終處於一種微妙的狀態:一方面,茜茜作為一個母親對兒子有時恨不得關心得無微不至,但更多的時候,茜茜卻不願意管孩子的任何事,因為她自己也有很多事情要做。

比如之前她不被允許涉足的政治。

1866年爆發的“普奧戰爭”,作為戰敗方的奧地利帝國元氣大傷,不僅失去了對原來大部分德意志邦國的影響力,連原本臣服的匈牙利也開始蠢蠢欲動。

面對隨時可能起來造反的匈牙利,約瑟夫皇帝意識到只能和對方坐到談判桌前,但他之前和匈牙利的領導人安德拉西伯爵已經水火不容,唯一能從中調停的,只有自己的皇後茜茜。

茜茜和安德拉西伯爵一直相互欣賞,因為他們有很多相似之處:叛逆、堅強,不喜歡被傳統束縛。1848年,安德拉西伯爵曾參與反對奧地利對匈牙利過度幹涉的革命,被判處“缺席絞刑”(用一個模特代替他上絞刑架)。由於安德拉西長相帥氣,從此被稱為“英俊的絞刑犯”。

安德拉西伯爵作為匈牙利的代表,和茜茜進行過幾次長談,兩人互相欣賞,以至當時歐洲開始流傳一種說法:這兩個人發展成了情人關系——但至今沒有證據證明這一點。

茜茜最終說服了自己的丈夫。

1867年,一個二元的奧匈帝國誕生了——它有維也納和布達佩斯兩個首都,擁有各自的內閣和議會。安德拉西伯爵成了奧匈帝國的首任首相,而約瑟夫兼任了匈牙利國王,當然,茜茜也成了匈牙利的王後。

在約瑟夫和茜茜成為匈牙利國王和王後的加冕典禮上,茜茜做了感動匈牙利人民的發言,當她說到“願全能的上帝給予你們最優厚的賜福”時,在場的很多匈牙利議員都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因為茜茜的中間調停,匈牙利的地位實際上是大大提高了,所以匈牙利從上到下都對茜茜充滿了熱愛,之後約瑟夫皇帝每一次對匈牙利的政策松動,他們都認為是茜茜在裏面起了作用。

但事實上,沒有什麽證據能夠證明,茜茜之後還能在政治上繼續影響自己的丈夫約瑟夫。

安德拉西伯爵

一方面,是約瑟夫不喜歡自己的妻子涉足政治;另一方面,茜茜對政治也並沒有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參與奧地利和匈牙利的合並,只是她個人對匈牙利特別有好感而已。

可能是為了回報丈夫同意合並,茜茜又一次懷孕了——約瑟夫一直希望她能再生一個兒子,確保奧地利的皇儲繼承。但是讓丈夫失望的是,茜茜最終又生下了一個女孩,他們給她取名為瓦萊麗。

剛剛加冕匈牙利王後的茜茜

1872年,作為茜茜在宮廷裏最大的壓力來源,她的婆婆索菲終於去世了。

35歲的奧匈帝國皇後茜茜應該可以一掃障礙,大展宏圖了。

但茜茜並沒有這麽做。

她開始盡量遠離奧地利宮廷,開始了各種旅行。

5

於是,有一個問題無論如何不能再回避了:

茜茜和約瑟夫之間,到底有愛情嗎?

很遺憾,至少絕不像電影《茜茜公主》裏表現得那樣感天動地。(1955年,德奧合拍的電影《茜茜公主》首映。這部三部曲的電影其實在相當程度上渲染了茜茜公主和約瑟夫之間的愛情,一筆帶過了很多背後的東西。不過,這部電影展現的奧地利旖旎風光以及各種華貴的宮廷畫面,還是引起了巨大的反響。1988年,上海電影譯制廠將這部電影引入中國,一時在國內引起轟動。)

毫無疑問,在當初的夏宮伊舍爾,15歲的茜茜和23歲的約瑟夫初相識時,那種少男少女之間的愛慕之情肯定是無比真實的,而當時年輕的奧地利皇帝的魅力,也是少女們所無法抗拒的。茜茜曾多次說過一句話:“來自奧地利皇帝的求婚是不可拒絕的。”

但是,進入宮廷後,那些繁文縟節讓茜茜感到無比不適,而作為她希望依靠的丈夫,約瑟夫皇帝不僅從小對母親索菲言聽計從,還要擔負起統治一個龐大帝國的責任。無論是當時的奧地利帝國還是後來的奧匈帝國,內憂外患,風雨飄搖,需要約瑟夫投入全部的精力來維持——約瑟夫是盡責的,他堅持洗冷水澡,睡行軍床,每天工作12個小時,終身穿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