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淝水之戰 二 獨眼妖王

桓溫沒有輕易進軍,利用士氣高漲的機會一鼓作氣消滅前秦。桓溫有他自己的想法,當然也有客觀原因,比如出兵子午谷的司馬勛被前秦丞相苻雄候個正著,打了敗仗,這使桓溫動搖了取勝的信心。

桓溫在這次北伐中止步不前的表現倍受史學家們的詬病,他們最大的依據就是當時尚為旁觀者、來到桓溫營中探聽口風的王猛捏著虱子說的那段話:“明公不遠千裏,深入敵軍境內,現在長安近在咫尺,您卻不渡灞水,關中的豪傑不知您心裏想些什麽,所以都不來見您啊。”一向盛氣淩人的桓溫對這句問話的反應竟是默然無語,半晌才顧左右而感慨:“江東沒有像先生這樣的人物啊!”

桓溫當然不是不想平定北方(自西晉滅亡以來,東晉和北方各國一直以仇人相視,十六國中向東晉稱藩或一直保持友好的國家,也只有漢人政權“前涼”等為數不多的幾個,說桓溫不想滅秦,毫無道理。何況桓溫可是“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遺臭萬年”的好大喜功之輩),但北方不是說搞就搞得定的,苻健、苻雄兄弟絕非等閑之輩,初戰的失利,多與準備不足和輕敵有關,一旦被逼入長安城中,他們自然擺出背水一戰的誓死架勢,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如暫且保存實力,做出可進可退的長遠打算的為妙,因為桓溫的後方東晉根本不是鐵板一塊,北伐打到這個份上,對桓溫來說正是恰如其分(在這一點上桓溫顯得比嶽飛要“聰明”,對敵我情況的了解要透徹的多)。

實際的戰局很快對東晉不利起來,桓溫與苻雄再度在白鹿原展開大戰,晉兵死傷慘重。攻打陳倉的王擢也是得而復失,逃回涼州。桓溫與苻健搶收關中小麥,又被秦人先了一步。桓溫沒有了軍糧,呆不下去,只能退兵回到襄陽,桓溫的第一次北伐以先勝後敗而告終。

(桓溫的三次北伐的情況與諸葛亮六出祁山也差不太多,蜀軍大概敗得好看一點,加上桓溫又被刻劃成王莽、曹操式的奸臣,所以並不被人稱道,但對比中國歷朝歷代,北伐的戰爭本就少有勝績,桓溫的北伐也沒有過分的勞民傷財,雖然成效不大,但卻能向北方分裂的各國表明南方政府的態度,在漢文化對中原少數民族政權的影響方面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桓溫對這樣的結果自是不滿,河洛一帶正好又出現混戰,原來冉閔手下投降東晉的大將周成據守洛陽再次謀反。擊敗殷浩的羌人姚襄在自稱大單於,占領了許昌之後,也打起洛陽的主意,他圍攻洛陽,卻一個多月未能攻克。

桓溫又看到恢復北方的契機,便於晉穆帝永和十二年(公元356年)第二次從江陵出發北伐,迅速到達了伊水。

姚襄趕緊把圍攻洛陽的軍隊撤回,將精兵強將藏匿在伊水以北的樹林中,派使者對桓溫說:“將軍親率王師前來,我姚襄情願歸順,請你的軍隊稍稍退卻,我與手下人一起到路上拜迎大駕。”

桓溫心細,嚴詞拒絕道:“我此行是來收復中原,拜謁帝陵的,與你無幹。要來就來見,反正就在眼前,還派什麽使者,多此一舉!”說著轟走使者,徑自進軍。

姚襄見桓溫果然比殷浩強得多,不中自己的圈套,便拒守伊水與桓溫進行決戰,結果戰敗,死傷數千人,姚襄率軍退往洛陽北山。

盡管姚襄屢遭敗績,但由於他既勇猛又愛護百姓,當地人民仍然扶老攜幼地追隨他,不願離去。他的部屬楊亮曾向詢問姚襄為人的桓溫感慨道:“姚襄神明器度,乃是孫策一類的人物,而雄健勇武則超過孫策。”

巧合的是,姚襄也真成了孫策第二,一年以後對自己力量仍然估計不足的姚襄想從前秦手中奪取關中,終於遭受了他平生最後一次慘敗,被秦軍大將苻黃眉斬殺。他把匡復羌族偉業的期望留給了投降前秦的弟弟姚萇,而姚萇日後成為羌人的“孫權”,其掌握的軍事力量,也多半是姚襄時代打下的基礎。

洛陽城中的周成已被姚襄圍攻的疲憊不堪,一見東晉大軍來到,也乖乖地出城投降。桓溫進占洛陽,修葺了西晉帝後的陵墓,鑒於上一次作戰孤軍深入的失敗教訓,他沒有再繼續北進,只是向朝廷表奏征西將軍謝尚都督司州(即洛陽一帶)的軍事,鎮守洛陽,就匆匆南回了。

桓溫憑借兩次北伐的武功,在東晉朝廷確立了一把手的地位,南方在軍事上重新采取守勢,直至十三年後的第三次北伐。在這期間裏,北方的兩大強國的地位卻逐漸發生了逆轉。

前秦在桓溫的第一次北伐中雖然保住了長安,但苻健的太子苻萇卻因傷重而死,三子苻生在與桓溫的戰鬥中表現得異常勇猛,被苻健立為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