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慕容鮮卑 十五 亂世中的亂世

鄴城之中流血成河的時候,鄴城之外的各大勢力也已經緊鑼密鼓地行動起來。

位於鄴城北面的襄國,本是後趙開國皇帝石勒的發跡之地,鎮守在那裏的是石虎的兒子新興王石祗,他聯合了同樣對石閔、李農不滿的姚弋仲和蒲洪,傳檄天下,討伐石閔。

這時軟禁了石鑒的石閔為了徹底消滅石氏的殘余力量,假托讖文“繼趙李”,改國號為衛,自己也改姓為李(意思是說我就是那個滅趙國的人),改元青龍。

還在後趙朝中任職的大小官員一萬多人,紛紛逃往襄國,表示對石閔的反對。以石祗為首的維護後趙的集團與鄴城石閔的“衛”國形成對抗,整個關東完全處於軍閥割據局面,原來駐守在各個據點的後趙將軍們各自擁兵數萬,都不再聽從石閔的命令。

石閔這時大概體會到了坐在火山口的滋味,面臨對手樹立的局面,他只好選擇離鄴城最近的據守石瀆(今河北臨漳西)的張賀度開刀。

被監禁的石鑒利用石閔、李農出征之機,密派宦官帶著他的書信召據守滏口(今河北磁縣西北)的撫軍將軍張沈乘虛襲擊鄴城。不料這亂世年頭宦官也靠不住,他向石閔、李農告發了此事。石閔與李農回兵鄴城,殺了石鑒。同時被殺的還有石虎的子孫三十八人,鄴城裏所余的石氏一族盡數被誅。

(石虎當初盡滅石勒的子孫,而這回他自己的子孫又被石閔屠殺殆盡,石虎以恐怖的殺戮開始,他的結局竟也歸於殺戮,這種巧合可不是《紅樓夢》中石頭的幻影,而是真實的歷史。)

石氏被解決了,下面就是討論誰來當皇帝的問題。百官推舉石閔為帝,石閔當然要表演一番,他先是“固讓李農”,李農以死請求石閔即位。

石閔想了想,又說:“我們這些人以前都是晉朝人,如今晉室尚存,不如大家各自做些州牧、太守,迎接晉朝皇帝還都洛陽,你們看怎麽樣?”

有個名叫胡睦的尚書馬上拍馬屁,說:“陛下聖明賢德,本應登位,晉朝衰微已有多年,那些抱頭鼠竄逃到江東的君臣哪裏能統治您這樣的英雄呢?”

石閔終於顯出得意之情,笑著說:“胡尚書真是個識天命知時務的人啊。”

於是他改元永興,國號大魏,不久,他復姓為他的漢姓冉,這個政權便是歷史上所說的冉魏。

冉閔封“親密戰友”李農為齊王,但很快又變臉除掉了李農和他的三個兒子,做起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石氏的最後一脈,襄國的石祗得到冉閔稱帝的消息,也就地即趙皇帝位,胡人所據的州郡都表示支持石祗,特別是能征善戰的姚弋仲。石祗手下正缺這樣的人才,便大力提拔姚弋仲,封他為右丞相、親趙王,又任命他的兒子姚襄為驃騎將軍、豫州刺史。

然而姚弋仲有他自己的打算,他想回到羌人的發源地關中地區,以圖進一步的發展,但他碰上了有同樣想法,同以關中為發源地的氐人領袖蒲洪。

蒲洪由於對後趙的待遇不滿意,早已遣使降了東晉,東晉朝廷看到北方如此大亂,又恢復了勇氣準備北伐,蒲洪被任命為持節和征北大將軍。蒲洪根據讖文所說的“艸付應王”,改姓苻氏,自稱三秦王,意圖很明顯,就是要做關中三秦之地的主宰。

姚、苻兩家都想乘著關東大亂,關中空虛的良機,先一步進入關中,創立基業,雙方就先在關東打了一場“資格戰”,結果苻洪擊退了姚襄的進攻,確立了主動權。

可惜苻洪本人的好日子沒過長,後趙的降將麻秋(就是原來那個多次敗在張重華手中的涼州刺史)欲吞並苻洪的勢力而自立。他宴請苻洪,在酒中下毒,苻洪毒發,其子苻健發現了麻秋的陰謀,將其斬殺。

苻洪臨死前對苻健說:“我所以還沒有入關,原以為中原(指關東地區)一帶可以平定,不想卻被小人麻秋所害。中原的事情不是你們兄弟能解決的了的,我死以後,你們急速入關!”苻健遵從父命,一面去了王號,向東晉告喪,一面率部眾向關中進發。

(前秦日後的強大,首先得歸功於苻洪制定決策的正確。苻洪曾經試圖在關東撈取根據地,但在群雄並起的背景下,想要立足顯然困難。與前趙和後趙對峙時期不太相同的是,由於西南的成漢已被東晉消滅,而東晉方面對蜀地的控制又比較弱,關中所面臨的唯一稱得上強敵的只不過是前涼一州的力量,而關中在地理和軍事上的重要性不言自明,那裏又有大量支持苻氏的氐人。苻氏的軍隊先入關中,站穩腳跟,就能轉過身子對抗關東的敵對勢力。)

整個中華大地,以冉魏國都鄴城為中心,四面八方都陷入劍拔弩張的狀態之中:苻健離開所據的枋頭(今河南浚縣一帶),向西挺進;東南“安分”了很久的東晉沿著江淮一線,派兵向北進入魏國境內;西北的前涼摩拳擦掌,待機東征;北面的石祗更是咬牙切齒,整飭軍備,以圖報仇血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