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慕容鮮卑 十三 石虎之結

桓溫攻克成都的時候,後趙君主石虎正忙著和剛剛即位的假涼王張重華交戰,可以說是自顧不暇,根本無力南顧。

這個張重華就是張駿的世子,張駿長期據守涼州,對於先後占據其東鄰關中地區的前趙、後趙兩個政權一直采取不卑不亢的態度,軟硬兼施的外交策略施展得十分成功,加上後趙的注意力仍集中在東晉上,同時還得疲於應付東北的前燕,前涼國內的政局是當時幾個割據政權中最為穩定的一個。張駿抓住機會征伐西域,取得勝利,西域諸國都遣使來降,張駿效仿漢朝時的方法,在西域設立都護府,前涼儼然是一副西域各國宗主的樣子。

晉穆帝永和元年(公元345年),張駿自稱假涼王,(張駿不敢稱自己為涼王,還是因為他控制的地區還比較小,力量也較弱,所以不如顯出一副忠心耿耿的樣子,對外仍然奉東晉為正統。)按照晉時的官職制度在國內設立類似的官吏,前涼自此成為西北一個實際上的獨立王國。

張駿在稱王的第二年就死了,年僅十六歲的張重華接替了假涼王的位子,這個涼州新主看起來完全是個小孩的樣兒,平時常喜歡找一堆小孩一起玩,搞得張駿的那些舊臣十分擔心。張重華一即位便向後趙派遣使臣,石虎聽說張駿已死,繼位的是個乳臭未幹的毛孩,因與前燕、東晉久久相持不下的郁悶心情忽然顯得興奮起來,於是決定不買張重華的賬,好好給他點教訓。

石虎手下十分有名的戰將麻秋當時正是涼州刺史,他就命將軍王擢和麻秋一起入侵前涼境內,涼州東南的門戶金城郡(今甘肅蘭州一帶)很快失陷,涼州形勢眼看吃緊。

張重華發動境內所有的兵士,由征南將軍裴恒率領,前往禦敵。裴恒光守不戰,與後趙軍隊對峙日久。

張重華知道前涼的國力不比後趙,時間一長難免生變。張重華身邊的司馬張耽向張重華舉薦主簿謝艾,張重華毫不遲疑地任用謝艾。

張耽舉薦謝艾的一番話倒也說得有理有據,讓人不得不佩服:“臣聞國以兵為強,以將為主。主將者,存亡之機,吉兇所系。故燕任樂毅,克平全齊;及任騎劫,喪七十城之地。是以古之明君靡不慎於將相也。今之所要,在於軍師。然議者舉將多推宿舊,未必妙盡精才也。且韓信之舉,非舊名也;穰苴之信,非舊將也;呂蒙之進,非舊勛也;魏延之用,非舊德也。蓋明王之舉,舉無常人,才之所能,則授以大事。今強寇在郊,諸將不進,人情騷動,危機稍逼。主簿謝艾,兼資文武,明識兵略,若授以斧鉞,委以專征,必能折沖禦侮,殲殄兇類。”

主簿本是幕府中的參謀長一類的角色,並沒有打仗的經驗,張耽了解謝艾的才能,敢推薦他,可見當時的涼州由於有一批因戰亂從關中一帶遷來的士人,其興起並非偶然;而張重華也同樣在對謝艾並不十分了解的情況下,把他看作韓信一般的人物,起用新人,這一舉一動也確有與他的年齡不太相稱的地方。

謝艾果然“一鳴驚人”,他在張重華面前許下諾言,只需給他七千人,就可以擊破趙軍。張重華大喜,拜謝艾為中堅將軍,給了他五千步騎兵。

謝艾從振武出兵,進擊麻秋的軍隊。麻秋與裴恒軍隊相持了很長時間,哪裏料到半道裏殺出個“程咬金”?謝艾一戰便斬殺後趙士兵五千多人。

麻秋自覺受辱,次年仗著石虎給他增補的援軍卷土重來,張重華的將領宋秦帶領所屬的二萬戶向麻秋投降,後趙的軍隊氣勢極盛,一路殺到黃河岸邊。

這個時候謝艾已被張重華任命為持節,全權指揮與後趙的戰鬥。謝艾乘坐著小馬車,戴著白頭巾,以鼓助陣前來迎戰。

麻秋遠遠望見,憤怒地說:“謝艾不過是個年紀輕輕的書生,竟敢穿戴成這副模樣,簡直是小看我嘛!”立即命令三千精騎兵突擊,謝艾的左右兩軍果然開始混亂。

謝艾的部下勸他改乘戰馬,謝艾搖頭不從,還親自下車指揮作戰,從容不迫;後趙的軍隊以為前涼必有伏兵,都不敢向前。涼軍偏將張瑁抄小路偷襲後趙軍身後,後趙軍亂了陣腳,敗退中被謝艾軍隊乘勢沖殺,傷亡不計其數,麻秋一個人騎著馬突出重圍,才保住一條老命。

後趙與前涼之間的戰事已是石虎統治末期的事件。後來石虎兩次派兵進攻前涼重鎮枹罕(今甘肅臨夏),又在謝艾指揮的前涼守軍面前連續遭受慘敗。最後石虎不得不十分沮喪地說:“我當初靠著一支偏軍就平定了北方九州,如今以九州的軍隊卻攻不下一個小小的枹罕,涼州真是藏龍臥虎,不好對付啊。”(曹操當初慨嘆“生子當如孫仲謀”,其感覺何嘗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