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叁 第十二章 江華島條約(第4/7頁)

當年5月25日,兩艘日本軍艦雲揚號和第二丁卯號先後駛入了朝鮮釜山的草梁。面對突如其來的軍艦,朝鮮方面很困惑,還不知對方為何而來,而日本方面倒也坦誠,表示自己是聽到了森山茂外交官在外交上碰到了瓶頸,所以前來搞敦促工作。

負責接待的朝鮮官員當時就指出,讓軍艦前來敦促外交工作,古往今來聞所未聞,實在難以相信,為了確保你們沒有別的意思,能否讓我們登上艦船親自看看?

日本人非常爽快地答應了請求,並且為了表達自己確實不是來搞軍事脅迫的,還特意弄了一個歡迎儀式。

儀式搞得很隆重,氣氛也很熱烈,大家高興之余,日本人對朝鮮人說,你們要不來看看我們軍艦的訓練?說完也不等對方答應,就點起了炮,頓時海面上陣陣巨響,幾乎整個釜山都能聽見,不管是岸上的老百姓還是軍艦上的朝鮮官員,都被嚇了個半殘。

當然,雖然恐嚇了別人一把,但對於外交卻絲毫沒有幫助,雙方的交流依然處於中斷狀態,搞到最後連森山茂也覺得沒啥好繼續的了,便登上了第二丁卯號決定暫時先回日本拉倒了。

而雲揚號則在6月20日從草梁出發,開始了為期9天的海路測量,在測量過程中,路過鹹鏡道,碰巧看到陸地上有民房著火,於是艦長井上良馨(和井上馨不是一個人)帶領全體官兵下船撲滅了這場大火,受到了當地不少朝鮮人民的贊譽。

海路測量的工作一幹就是3個月,到了9月20日才全部完成,於是井上良馨下達了返航令,雲揚號朝著長崎地方向起錨駛去。

沒想到意外也隨之發生了。

且說這雲揚號在經過漢城(今首爾)邊上一個叫江華島的島嶼時,因船上的淡水和糧食已所剩無幾,故井上良馨下令就島靠岸,去弄點吃的喝的,以便繼續趕路。

在快要抵達江華島時,井上艦長帶了20余人坐著小船打算單獨上岸,但正在他們緩緩駛向陸地的當兒,突然之間,岸上的炮台毫無預兆地轟鳴了起來,一發發炮彈射向了日本人,井上良馨一看大勢不妙,連忙一邊組織大夥用隨身攜帶的步槍進行還擊,一邊趕緊朝著停泊在不遠處等候的雲揚號劃去。好在朝鮮炮兵素質不高,估計都是多年只背鍋子不打炮的主兒,所以盡管炮彈一發發地飛過來,可沒一發打的中的,而這幫日本人也僥幸落了個有驚無險,沒有發生任何傷亡。

井上良馨火大了,他決定反擊。不過由於當天天色已晚不利於作戰,日本人只能在海上歇息了一天,第二天一早,井上艦長果斷下達出擊令,目標是江華島上朝鮮人修築的第二、第三炮台。

因為日本人是初到乍來,對地形不太熟悉,再加上那兩個炮台前的海流也比較急,而且附帶旋渦,所有雲揚號只能遠遠地對著炮台放炮射擊,並不敢近距離搞大動作。不過這招對付炮都打不準的朝鮮人還是綽綽有余的,只數小時,第三炮台就被轟成了半廢墟,而修建在江華島邊一個附屬小島上的第二炮台,也被日軍的一支奇襲小分隊給摧毀了。

22日,雲揚號對江華島的主炮台第一炮台發起了進攻,跟前一天一樣,在遠處一陣炮轟之後,朝鮮炮台連反擊的余力都沒有便化成了一堆廢墟,接著,井上良馨派出一支22人的小分隊突擊登陸,對江華島的主要塞永宗城發動攻擊,小分隊先是在城下放了一把火,接著強行沖進了城裏,朝鮮守軍見狀一哄而散,混亂之余,有35人被殺,16人背俘,傷者數百,而日本方面則在付出了傷亡2人的代價後,順利攻占了城池,還繳獲了大炮36門,各類糧食物資無數,在把戰利品拖出城門後,他們又在城裏放了一把火,隨機撤退回了軍艦上。

23日,因為戰利品很多,所以大家一整天都在充當搬運工。

24日,船上的淡水不夠了,日本人去島上找了水源,然後大夥一起當了一天的挑水工。

以上,史稱江華島事件。

事件發生後,日本內外震驚了。

國際輿論對於這種侵犯他人主權不說還公然到人家土地上殺人放火的行徑展開了激烈的譴責,紛紛認為日本是一個逞強淩弱搞炮艦外交的惡劣國家,對於江華島一事,更有激進的輿論將其認定為侵略。望著如雪花片兒一般堆積在桌子上的譴責公文,外務卿寺島宗則的頭嗡地一下就大了,他連忙找到了三條實美,聲稱你拍板你負責,而三條實美自然是不敢負這個責任,便又找到了川村純義,說你提議你負責,川村大輔看了看譴責文,又想了想,兩手一攤,說那就準備打仗吧。

三條實美當場就氣得恨不能一個耳光抽上去,但一想論打架似乎不是人家的個兒,於是只能強壓怒火冷靜下來,先派人聯系了尚在海外晃蕩的雲揚號艦長井上良馨,讓他把事情的經過擬一份報告交上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