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壹 第七章 聖德太子與“冠位十二階”(第3/8頁)

當年日本貴族之間的人際關系挺亂的,想要徹底弄明白誰該叫誰什麽比較困難,所以我們只能退而求其次,搞清楚誰是誰就行了。

話再說回戰場,且說廄戶王子這一年才十三歲,小小年紀便披掛上陣,所以舅公馬子特別疼他,凡事總要牽掛著一兩分。

只是廄戶王子性格有些怪,似乎是不太合群。自開戰以來,每天只要一到晚上,他就會一個人在自己營帳門口的火堆旁坐著,有時候一直坐到天亮,也不知道都在幹些什麽。恐怕這會兒,應該也正和往常一樣,在坐著烤火。

蘇我馬子嘆了一口氣,表示你們先在這兒等著,我去叫他。

當他來到廄戶王子的營帳前,果不其然地看到王子正在火堆旁,手裏似乎還拿著什麽東西。

走近了一看才發現是一把小刀和一塊木頭。

廄戶王子正在雕著什麽,且非常用心,絲毫沒有發現自己的舅公正在靠近。

蘇我馬子站了很久,終於忍不住開了口:“王子,您在刻什麽?”

“四天王。”王子連頭都沒有擡一下。

“您會刻佛?”蘇我馬子很驚訝。

在當時的日本人概念裏,四大天王也是佛的一種。

“曾經有緣,拜會過佛像。”王子依然是埋著頭。

“戰陣之中,刻佛又有何用?”蘇我馬子偽教徒的秉性不由得開始暴露了。

“刻完之後,我會對佛像祈禱。”

“祈禱什麽?”

“我方如若能勝,那我必然用下半生一心侍奉佛祖,並在倭國大地上用心傳播佛教。”

廄戶王子還是低著頭在那裏用盡力氣一刀一刀地刻著。漸漸地,那塊木頭上出現了模糊的五官面容以及四肢軀體,再漸漸地,這模糊的一切開始變得清晰了起來。

而慢慢地,這清晰的佛像又成了模糊的一片。

那是蘇我馬子的眼淚。

雖然蘇我家父子兩代人引進佛教的目的,說到底不過是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但畢竟兩人也曾經都是讀過佛經也拜過佛祖的人,要是撇開一切不談,真的讓他們在神道教和佛教中間選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信仰,那麽這兩人選的也必然是佛教。

用一句比較濫俗的台詞來解釋,就是在長期打著佛教幌子宣傳佛教的過程中,蘇我馬子本身已經不知不覺地在潛移默化中信上了佛祖。

所以當他看到一心刻佛的廄戶王子,便自然而然地被感動了。

“王子如此誠心,定會得佛祖庇護,我們此戰必勝!”

“嗯!”廄戶王子終於擡起了頭,滿臉的笑容。

他就是後來的聖德太子。

聖德太子在日本歷史上的地位基本類似於中國的秦皇周公,屬於那種開創了一個時代的偉大人物。

此人生於公元574年,話說在他出生的當天,母親穴穗部間人王女正在庭院中散步,突然間就感到腹部陣陣劇痛,知情不妙的她立刻疾步往產房方向奔去,但可憐的是才走了一半的路便羊水破裂倒地不起,等到侍女奴仆聞訊趕來,孩子早就呱呱墜地,且都已經哭了好一會兒了。

萬幸的是神靈保佑母子平安,而且巧合的是,穴穗部間人王女生下孩子的地點,正好是在馬廄邊上,於是這孩子便以地取名,稱廄戶王子。

廄戶王子自幼便表現出了聰明過人的一面,不到十歲,他就能同時和三十多人一起談話,而且絕對不會弄亂順序,甚至和誰在一起談了些什麽之類的事情都能牢牢記在腦中,所以在當時就有民間傳聞,稱這個王子不是凡人,很有可能是觀世音菩薩下凡轉世。

總之就是個神童,非常有前途的神童。這次打仗,據說也是他主動請纓,要求上戰場跟有滅佛之仇的物部守屋刀槍相見,因為態度堅定,所以蘇我馬子也拗不過,只得帶他一起扛著家夥出了門。

說來也巧,在廄戶王子手上的那四尊佛像刻完之後,正好到了蘇我軍的反攻時節,本來人數就不多的物部家最終沒能扛住,被徹底擊潰,總大將物部守屋也被廄戶王子手下侍衛跡見赤檮一刀砍死,物部一族的人亦多被殺死,幸存下來的則隱姓埋名遠走他鄉。就此,這一名聲顯赫的超級豪族便消失在了日本的歷史長河之中。

物部家滅亡後,領地和奴隸大多都歸了蘇我馬子所有。

對於這場大勝利,馬子將主要功勞都歸於佛祖,所以戰後不久,他便在倭國各地大興土木造廟建寺,將佛教發揚光大,以便普度眾生。同時,馬子也沒忘了個人志向,因為物部家倒台,所以蘇我家在朝廷裏更加無可撼動,而蘇我馬子更是成了集天下幾乎所有大權於一身的重臣,勢力遠超當年的物部家,即便是崇峻天皇,看到馬子也得讓他三分。

所以崇峻天皇不高興了,他認為自己才是倭國的大王,憑什麽要讓蘇我馬子坐大?只是要論實力的話他又不是人家的對手,看著馬子一天天的驕橫跋扈,再看看自己越長大越孤單,崇峻天皇的憤怒之情終於按捺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