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編 中古史 第三十五章 宋的學術思想和文藝(第2/2頁)

印刷術的發達,是推動宋代文化的巨輪。古代的文字,書之於簡牘。要特別保存得長久的,則刻之於金石。不論金石和簡牘,總是供人觀覽,而非以為摹拓之用的。漢魏的《石經》,還是如此。但是後來漸有摹拓之事。摹拓既興,則刻之於木,自較刻之於石,為簡易而省費。據明代陸深所著的《河汾燕間錄》,說隋文帝開皇十年——公元五九〇年——敕天下廢像遺經,悉令雕板。這是我國印刷術見於記載之始。然當隋、唐之世,印刷之事,還不盛行。所以其時的書,還多是鈔本,得書尚覺艱難。至公元九〇八年,即後唐明宗長興三年,宰相馮道、李愚,才請令國子監校正《九經》,刻板印賣。是為官家刻書之始。此後官刻和私人為流傳而刻,書賈為牟利而刻的就日多。宋以後的書籍,傳於世的,遠非唐以前所能比,就是受印刷術發達之賜。活字板是宋代畢昇(shēng)所創,事在仁宗慶歷中——公元一〇四一至四八年——其時字以泥制。到明代,無錫華氏,才改用銅制。注541

【注釋】

注533 無極而太極,就是說太極無從追溯其由來的意思。即太極亦是合陰陽兩種現象而立名,陰陽亦不過歸納各種現象的兩個觀念,並非實有其物。陰陽且非實體,無極太極,更不必說了。

注534 五端,謂仁、義、禮、智、信。漢儒五行之說,以仁配木,禮配火,信配土,義配金,智配水。

注535 濂溪,本在道州,即今湖南道縣,為瀟水的支流。敦頤後居江西廬山蓮花峰前,峰下有溪,西北流,合於湓江。敦頤即以其故鄉濂溪之名名之。學者因稱為濂溪先生。

注536 乾道、淳熙,宋孝宗年號。乾道自一一六五至七三年,淳熙自一一七四至八九年。

注537 《太極圖》為眾所共知,不必再說。邵子的《先天次序圖》如右:其圖以白處代《易經》的陽畫(--),黑處代易經的陰畫(--)。最下一層為太極,是不能分白黑的,圖上的白色,不作為白色看。第二層為兩儀。第三層為四象。至第四層則成八卦。合二三四三層觀之,其次序為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又八卦的方位:舊說是離南,坎北,震東,兌西,乾西北,坤西南,艮東北,巽東南。邵子說:這是文王所改,是後天卦位。邵子所傳的圖,則乾南,坤北,離東,坎西,兌東南,震東北,巽西南,艮西北。說這是先天方位,伏羲所定。案邵子的哲學,是一而二,二而四,四而八……如此遞推下去的。其《先天次序圖》,表現這種思想。其《卦位圖》,則贊成他的人說:天位乎上,地位乎下;日生於東,月生於西;山鎮西北,澤注東南;風起西南,雷動東北;自然和天地造化相合。

注538 《通鑒》事實甚繁,苦於無從檢閱。司馬光因此另編《目錄》三十卷。然《目錄》與本書,分而為二;而小事《目錄》中又不能盡載,檢閱仍苦不便。朱子因此而創綱目之例。綱用大書,目用分注。要檢查的,只要看其綱就得了。《綱目》一書,朱子僅發凡起例,其編纂則屬之天台趙師淵。師淵編輯得不甚精善。所以考求事實的人,都據《通鑒》而不據《綱目》。但編纂盡善與否是一事,體例的善否,又是一事。論事實的考訂去取,《綱目》確不如《通鑒》之精,論體例則《綱目》確較《通鑒》為善。試取兩書,略一翻閱便知。

注539 二十略裏,《氏族》、《七音》、《都邑》、《草木》、《昆蟲》為略,是前此史志所無的。

注540 考證之學,如劉攽(bān)、劉奉世的《兩漢書刊誤》,吳縝的《新唐書糾繆》等。金石之學,如歐陽修的《集古錄》等。

注541 可參看孫毓(yù)修《中國雕板源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