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編 中古史 第七章 秦漢的武功(第2/2頁)

水以東。漢初復還舊境。其時燕人衛滿走出塞,請居秦所侵水以東之地。朝鮮王許之。滿遂發兵襲滅朝鮮。傳子至孫右渠,以公元前一〇八年,為漢武帝所滅。以其地為四郡。注259其南之馬韓、弁(biàn) 韓、辰韓,總稱為三韓,亦都臣服於漢。朝鮮雖系箕子之後,然其人民則多系貉族。貉族尚有居遼東之北的。漢武帝時,其君南閭等來降,曾以其地置蒼海郡,數年而罷。後漢時,今農安地方,有扶余國來通貢。大約就是南閭之族。扶余至西晉時,才為鮮卑慕容氏所滅。而其眾在半島內的,卻建立高句麗(gāo gōu lí)、百濟兩國。扶余之東,又有肅慎,地在今松花江流域。這就是滿族之祖。大約亦是燕開五郡時,逼逐到此的。注260後漢時稱為挹(yì)婁。因為臣服扶余,和中國無大交涉。

南方一帶,秦時所開的桂林、南海、象郡,秦亡時,龍川令趙佗,據之自立,是為南越。而句踐之後無諸及猺(yáo),亦以率兵助諸侯滅秦故,漢初封無諸為閩猺王,猺為東甌(ōu)王。注261武帝時,閩越和東甌相攻擊,武帝發兵滅閩越,徙東甌於江、淮間,乘勢遂滅南越。所謂西南夷,則當分為兩派:夜郎、滇及邛都等,為今之倮(luǒ luó)。椎結,耕田,有邑聚。其嶲(xī)、昆明及徙、筰(zuó)都、冉

(máng)、白馬等,則均系氐羌。武帝亦皆辟其地為郡縣。注262

【注釋】

注240 今河套。

注241 臨洮,今甘肅岷縣。秦長城起樂浪郡遂城縣,見《晉書·地理志》。

注242 今之長城,大抵是明代所築,見《明史·兵志》。

注243 此丁令在北海附近。《漢書·蘇武傳》:“武居北海上,丁令盜其牛羊。”北海,今貝加爾湖。

注244 今山西大同縣。

注245 在今鄂爾多斯。

注246 在今伊犁以西,西至裏海,北抵鹹海附近。

注247 漢縣。故城在今鄂爾多斯左翼中旗。

注248 今阿爾泰山。

注249 在今甘肅敦煌縣西。

注250 本匈奴地。其渾邪王殺休屠王降漢。漢乃辟為酒泉(今甘肅高台縣)、武威(今甘肅武威縣)、張掖(今甘肅張掖縣)、敦煌(今甘肅敦煌縣)四郡。

注251 樓蘭之地,今已淪為沙漠。車師,今新疆吐魯番縣。

注252 今俄領中央亞細亞之地,在康居之南。

注253 戊校尉和己校尉系兩官。後漢但置戊校尉。

注254 今新疆莎車縣。

注255 在今蒙古東部興安嶺山脈中。

注256 漢縣,今熱河陵源縣。

注257 惟《唐書·四夷傳》有一極小部落名烏桓。

注258 今大同江。

注259 樂浪郡,今黃海平安兩道地。臨屯郡,今漢江以北之地。玄菟(tú)郡,今鹹鏡南道。真番郡,地跨鴨綠江。(據朝鮮金於霖《韓國小史》)

注260 《左氏》說武王克商,肅慎燕亳吾北土也。其時之肅慎,當在北燕附近。

注261 閩越,今福建閩侯縣。東甌,今浙江永嘉縣。

注262 《史記》:“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屬以什數,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長以什數,邛都最大。此皆椎(chuí)結,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同師以東北至楪(yè)榆(今洱海),名為嶲、昆明。皆編發,隨畜遷徙,毋常處,毋君長,地方可數千裏。自嶲以東北,君長以什數,徙、筰都最大。自筰以東北,君長以什數,冉最大。其俗或土著,或移徙。自冉以東北,君長以什數,白馬最大。皆氐類也。”案夜郎、滇及邛都,在今金沙江、黔江流域,徙、筰都、冉、白馬,沿岷山峨眉之脈,分布於岷江、嘉陵江之上源,及岷江、大渡河之間。嶲、昆明則沿橫斷山脈,分布於瀾滄、金沙二江之間。夜郎,今貴州桐梓縣,武帝以為牂牁郡。滇,今雲南昆明縣,武帝以為益州郡。邛都,今四川西昌縣,武帝以為越嶲郡。筰都,今四川漢源縣,武帝以為沈黎郡。冉,今四川茂縣,武帝以為汶(mín)山郡。白馬,今甘肅成縣,武帝以為武都郡。其瀾滄江以西,今之保山縣,則為哀牢夷,屬於越族。後漢明帝時,才開辟為永昌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