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以塞爾維亞為獻禮

奧匈帝國連連敗北的戰略性沖擊和政治上所受的羞辱,何者較嚴重,很難說得準。從戰略上看,哈布斯堡君主國已是一團亂,凡是它與敵人交過手的地方,都被捅出大洞,汩汩流血。由於塞爾維亞軍隊一直未收手,奧匈帝國的東南邊界仍然不得安寧,其與盟邦奧斯曼帝國的陸上聯結,也在多瑙河對岸戛然而止。維也納一再顯露的軟弱無能,使其更難以將中立國拉攏進德國陣營。如果塞爾維亞繼續搗亂,意大利會生起開辟反奧第三戰線的念頭。立場偏向協約國陣營的羅馬尼亞和希臘,會更進一步倒過去。如果大奧地利連小塞爾維亞都打敗不了,那麽因在第二次巴爾幹戰爭中被塞爾維亞奪走土地而理所當然與奧地利結盟的保加利亞,還會冒險加入同盟國陣營嗎?[1]

波蒂奧雷克九月入侵塞爾維亞期間,奧軍在塞姆林(塞爾維亞語稱澤蒙)某廢棄書店發現的一張地圖,暗示了奧匈帝國如果沒辦法打倒俄國和塞爾維亞會面臨什麽樣的下場。這張地圖名為《歐洲的新瓜分》,復制自俄國某報紙,在塞爾維亞廣為銷售;地圖上,德國解體為北邦聯和南邦聯,奧匈帝國消失,其東部諸省給了俄國、羅馬尼亞、捷克、匈牙利,其南部諸省給了塞爾維亞人和意大利人,而塞爾維亞人拿到最大一塊:從希臘邊界往北到南匈牙利,往西到亞得裏亞海,全歸塞爾維亞。[2]

為免落得這一下場,弗朗茨·約瑟夫皇帝已批準第三次入侵塞爾維亞。十月中旬,奧地利在這時已很熟練地在薩瓦河、德裏納河的河灣處集結二十萬大軍,再度攻入塞爾維亞。波蒂奧雷克自信滿滿地宣告:“第五、第六集團軍的將士,此戰的目標——徹底擊敗敵人——就快達成。”他避談八月、九月兩次失敗的入侵,只談這次更有可為的入侵,預言“三個月的戰役就快結束;我們必須在冬季來臨前擊潰敵人的最後抵抗”[3]。

這是這些年來塞爾維亞人打的第三場戰爭,他們已終於耗盡庫存的炮彈,且沒什麽希望從盟邦那裏得到重新補給,因為盟邦很難將軍火或其他任何物資運到四面不環海的塞爾維亞。光是出於這一點,這場入侵,對塞爾維亞來說,就情勢險峻。塞爾維亞的諸戰鬥部隊,經過不間斷的作戰,兵力已都少掉一半。十月二十七日,塞爾維亞第二集團軍司令官無助地望著進逼的奧軍,打電報給普特尼克:“我們還需要炮彈,敵人炮轟我們的壕溝,我們沒東西可還擊;我的兵在如此攻擊下會性命不保,而我沒有預備隊來替補,沒有炮彈來阻止傷亡上升;我覺得無能為力,束手無策,要求卸去此司令官之職。”普特尼克否決他的要求,要他的所有部隊盡可能力撐再撤退,但此季節撤退,比夏季撤退難上許多,因為秋雨已使泥土路變得泥濘不堪,會使火炮和四輪馬拉貨車深陷其中動彈不得。[4]

在維也納和薩拉熱窩,奧匈帝國高官把得勝視為勢所必然,開始規劃戰後的大變革。要占領貝爾格萊德,要把塞爾維亞當成劫來的寶物,用於擴大奧地利版圖和收買巴爾幹半島的中立國。羅馬尼亞人將會得到此王國的東南角,奧地利人將並吞斯庫塔裏(阿爾巴尼亞語稱斯庫台)、都拉佐(阿爾巴尼亞語稱都拉斯),以及摩拉瓦河以西的所有土地,並著手拆散“所有塞爾維亞成分的緊密的民眾”。這些“緊密的民眾”——塞爾維亞居民——將被移走或被奧地利的“殖民者”稀釋,殖民者將“改變(此地區的)心態”,“使塞爾維亞(在觀念上)更為哈布斯堡”,而較不塞爾維亞。財政部某部門主管、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實際上的行政首長,路德維希·塔洛齊(Ludwig Thallóczy),十月下旬致函波蒂奧雷克,建議於戰場上擊敗塞爾維亞王國後,立即“以強勢手段將塞爾維亞人西歐化”。[5]

波蒂奧雷克為擊敗此王國所擬的作戰計劃,沒有出奇之處:從北、西兩邊合攻,目標指向自七月起即是塞爾維亞首都又是軍隊重要運輸中心的尼什。波蒂奧雷克的左軍,第五集團軍,將攻向瓦列沃和科盧巴拉河一線;其右軍,第六集團軍,將要再度挺進亞哥德納高地,從南邊包抄科盧巴拉線。尼什坐落於摩拉瓦河谷,是駛往君士坦丁堡之東方快車的大停靠站,南北移動之塞爾維亞部隊的重要交會點。尼什也是附近克拉古耶瓦茨(Kragujevac)兵工廠所生產之塞爾維亞軍火的發配中心。若攻下尼什,奧地利將把此王國一分為二,使分散各地的塞爾維亞軍隊形同失去武裝。奧地利將領克勞迪亞斯·齊布爾卡(Claudius Czibulka)於十一月九日告訴其麾下軍官,“把此次戰役的目標告知士兵,且是在上場與敵廝殺之前告知他們”。[6]盡管屢戰屢敗且天氣日益惡化,但奧地利人不想讓士氣低落。訊問過九月攻勢時所俘虜的塞爾維亞人,奧地利人得知塞爾維亞士氣也在下滑。塞爾維亞士兵抱怨沒吃飽或薪餉太低,抱怨收稅員“把他們家牛舍裏的最後一頭母牛帶走”。他們嘲笑帕西茨把國家帶進戰爭,談到常遭他們的“殘暴軍官”虐待。[7]這讓波蒂奧雷克聽了很開心,似乎證明他的樂觀並非胡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