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街亭發生了什麽

蜀軍攻下了冀縣,下一步將轉攻上邽,拿下隴右全境眼看指日可待,這時傳來曹魏右將軍張郃率5萬大軍星夜馳援而來的消息。情況有些緊急,諸葛亮決定立即派出一支人馬前去堵截,為隴右戰役的最後勝利贏得時間。

這個任務至為重要,此去阻擊只能成功、不能失敗。派誰去呢?在眾人的心目中至少有兩位合適人選,一位是魏延,一位是吳壹。魏延自不必說,鎮北將軍兼涼州刺史,早就獨當一面。吳壹是劉備吳皇後的哥哥,討逆將軍兼關中都督,在軍中的威望也很高。

然而諸葛亮卻派了另外一個人,這個人大家都知道,馬謖。

馬謖時任丞相府參軍,是諸葛亮身邊的高級軍事參謀,從他的資歷來看,當過縣令、郡太守,但在軍隊裏的履歷只是參謀,沒有獨立帶過兵,執行如此重要的任務,行嗎?大家都在懷疑,但丞相已經做出了決定,也沒人說什麽。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馬謖此去一敗塗地,損兵折將,更為重要的是打亂了諸葛亮隴右戰役的部署,諸葛亮被迫倉促撤軍。

諸葛亮用馬謖守街亭,的確匪夷所思。

有人認為是馬謖自己主動要求去的,他信心十足,保證守住街亭,為此還立下了軍令狀,諸葛亮雖然猶豫還是派他去了。但這個說法沒有史料依據,只是小說演義之言。事關重大,如果諸葛亮心裏真的猶豫不決,馬謖說得再天花亂墜估計也沒用。

派馬謖去,一定是諸葛亮覺得他合適。

對馬謖這個人,劉備生前有不同看法,他在臨終前曾專門對諸葛亮說馬謖言過其實,不能大用,希望諸葛亮好好觀察他,但諸葛亮並不這麽看。此前征南中時馬謖提出的心戰思想讓諸葛亮印象深刻,所以對他很器重。諸葛亮讓馬謖當他的高級參謀,經常與他談論問題,有時常常忘記吃飯睡覺,如果馬謖只是紙上談兵的趙括,估計諸葛亮不會這麽重視他。

有人分析認為,從諸葛亮對馬謖的態度看有刻意培養之意,馬謖在諸葛亮心目中的地位現在遠遠超過姜維,或許在諸葛亮心中馬謖就是未來軍事上的接班人,為馬謖創造鍛煉的機會符合諸葛亮的初衷。有人進一步分析認為,馬謖的哥哥馬良與諸葛亮情同兄弟,在蜀漢政治格局中諸葛亮是荊襄派的代表,得到了馬氏、楊氏、習氏等荊襄人士的支持,所以對他們也格外照顧,楊儀、馬謖等人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受到重用的。

這種觀點看似有一些道理,但說服力卻不強。諸葛亮重用了馬謖、楊儀、蔣琬等荊襄人士,但他也重視張裔、楊洪、費祎、董允等益州本地出身或在益州長期生活的士人,作為執掌蜀漢朝政的大臣,他在用人方面一直兼容並蓄,說他因為派系鬥爭的需要而力排眾議使用某一個人,是站不住腳的。

但這一次確實派了沒有帶兵經驗的馬謖去守街亭,又如何理解呢?這的確不好理解,也許當時有很多具體的情況,諸葛亮派馬謖去必定有他的考慮,只是這些已無法得知了。

由關中來隴右必走關隴大道,漢初的西北疆界只到黃河,為打通西域商路,漢武帝派人翻越隴阪,了解沿途地理和敵情,選定了關隴大道的基本路線,為保證這條路線的暢通,漢武帝在其沿線設置郡縣,每隔5裏設一烽燧,10裏設一墩,30裏設一堡,50裏設一寨,從而使關隴大道成為一條重要的交通幹道。

關隴大道的基本走向是:由長安出發,經過今甘肅省隴縣,再過固關鎮,翻越隴阪,到達今甘肅省張家川縣境內的分水驛,沿馬鹿、閆家店、弓門寨、張川、龍山一路西行,最後到達今甘肅省天水市。在這條路上有一處極佳的伏擊地點,名叫街亭,具體位置在今甘肅省秦安縣隴南鎮,秦隴大道由此經過,兩邊高山,中間是一條坦途,此地名為“街亭”,意思就是它處在大道的中間,正好堵住這條魏軍的必經路線。

魏軍長途奔襲,來的幾乎全是騎兵,為了爭取時間只能走關隴大道,也只能過街亭,搶先占領該地,可以利用有利地形展開阻擊。諸葛亮具體給了馬謖多少人馬史書沒有記載,有的說是10萬人,這也是小說演義的,諸葛亮此次西出祁山的總兵力大約也不過10萬人,不可能都交給馬謖。而且,真有10萬機動部隊可用也就不必打阻擊了,直接把張郃的5萬人馬放進來圍殲就行。

當時蜀軍的兵馬應該分布在隴右的幾個郡,諸葛亮能臨時調集起來的人馬並不多,推測起來應該在1萬人左右,用1萬人去阻擊5萬人,打得好的話也勉強夠用。諸葛亮命王平以副將的身份一同行動,王平現在的軍職是裨將,諸葛亮把從南中夷人子弟中選調出來的無當飛軍交給王平統領,參加街亭戰役的應該就有這支人馬,之所以做出這樣的安排,也許考慮到無當飛軍善使弓弩,正好是騎兵的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