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一、不給劉備面子的人

劉備有了整個南郡,雖然這不過是荊州的七分之一,但對他而言意義也十分重大。自從離開豫州,十年來他一直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直到現在才算擁有了一塊像樣的地盤。

然而,北有曹操的擠壓,東有孫權的掣肘,西面是益州的劉璋,劉備的日子仍然不好過,只能快速壯大自己,才能在列強環伺中找到生存的出路。

對劉備來說,現在要做的有三件事:抓人才,擴隊伍,搶地盤。劉備把人才放在首位,這是參與群雄爭霸以來鬥爭經驗告訴他的。荊州也是人才輩出之地,劉備在士人中有不錯的號召力,所以包括劉琮舊部在內不少荊州士人專門跑到公安投奔他。劉備現在是荊州牧,可以設置辦事機構,對這些士人進行安置。

在招攬人才方面諸葛亮對劉備的幫助很大,諸葛亮在荊襄一帶有廣泛的人脈資源,他的同學龐統、向朗先後來到了劉備身邊,另一位同學尹默雖然來得晚些,最後也效命於劉備。

前面說過,龐統不願意留在江東,他回到了荊州。他原來任職於南郡,擔任功曹,劉備占有南郡後這一職務大概已任命了他人,龐統一回來就“待崗”了。

劉備也是知道龐統的,當初司馬徽向他推薦荊州人才,除了諸葛亮還推薦了龐統,認為他們二人能力不差上下。但劉備大概與龐統初次見面就印象不佳,所以只任命了他一個耒陽縣令的職務。

耒陽縣不屬於南郡,而屬於桂陽郡,這是劉備新近“拓展”回來的一個縣,屬於新占領區,派龐統去,要麽是一種鍛煉或考驗,要麽是確實不怎麽重視。龐統大概也看出來了,他是個大才,不是當縣令的人,所以他在耒陽幹得並不怎麽樣,那段時間諸葛亮不在劉備身邊,龐統結果被免了官。

魯肅在陸口,離南郡不遠,消息挺靈通,他知道了龐統被免職的事,覺得很可惜,專門給劉備寫了封信,對龐統進行推薦,信中說:“龐士元非百裏才也,最少也要讓他任治中、別駕這樣的職務,才能盡其所能。”恰在這時劉備也接到了諸葛亮的信,也向他推薦龐統。由魯肅和諸葛亮出面共同推薦一個人,這才引起劉備的注意,劉備決定單獨約龐統談談。

這次談話雖然不如隆中對有名,但也足以影響劉備之後的戰略規劃。談話中,龐統毫無保留地展示了他的才慧,劉備聽完大為高興,任命龐統為州政府人事處長(治中從事),從此對他信任的程度僅次於諸葛亮。

是什麽讓劉備對龐統一下子改變了看法呢?那應該是龐統為劉備規劃的“益州戰略”,龐統對劉備說:“荊州已經殘破,東有孫吳,北有曹氏,想以此為鼎足之計,難以實現。益州地富民強,人口上百萬,兵強馬壯,可以借以成大事。”

龐統的這個觀點與諸葛亮隆中對策不謀而合,可謂英雄所見略同,不過劉備對龐統還不算太熟悉,所以嘴上說:“我和曹操勢如水火,他急,我寬;他暴,我仁;他詭,我忠。只有與曹操不一樣,事情才能成功。所以,奪取益州難免失信義於天下,我不能取。”

龐統不以為然,繼續闡述他的戰略思想:“現在是講究權變謀略的時代,不是固執一面就能成就大事。兼並弱小,攻取愚昧,這就是春秋五霸的事業。逆取順守,推行善政,待大局已定,給原來的主人以優厚的待遇,又何妨於信義呢?如果不取,終落入別人之手。”在龐統看來在南郡站住腳遠遠不夠,下一步的發展方向應該是益州。劉備聽完這番話沒有立即表態,但心裏進一步堅定了西取益州的信念。

諸葛亮的另一位同學向朗在劉表手下當過臨沮縣長,臨沮縣屬南郡,劉備占有南郡時向朗就在那裏當縣長,大概在諸葛亮的推薦下,向朗被劉備委以重任,劉備讓他負責秭歸、夷道、巫縣、夷陵等四個縣的軍務和民政。這是一項重要的人事任命,臨沮只是南郡北部地區的一個小縣,而秭歸等四縣相當於南郡的整個西部地區,荊州的西大門。周瑜當初為占領這些地方付出了很大代價,當時這裏不僅有曹軍,還有益州劉璋的人馬。

劉備未來要徐圖益州,秭歸等就是戰略要地,派一位熟悉南郡地方事務又可靠的人去那裏經營,當然是再理想不過了。

除了同學,諸葛亮在荊襄還有一批親戚和朋友,諸葛亮與荊州七大家族或多或少地都有著交往,其中與龐、蔡、蒯、黃四家有姻親關系,另外三家裏,馬氏的馬良、馬謖兄弟,習氏的習禎,楊氏的楊颙、楊儀兄弟,他們跟諸葛亮都是朋友,所以他們紛紛投靠了劉備。

馬氏有五兄弟,表字裏都有一個“常”字,老大字伯常,老二字仲常,老三字叔常,老四字季常,老五字幼常。五兄弟裏老四、老五最有才幹,分別是馬良、馬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