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失守兩道防線

鄴縣與許縣兩地間直線距離約500裏,中間隔著黃河、汴水等河流,沿線有黎陽、白馬、延津、官渡等戰略要地。

為迎擊敵人的進攻,曹操沿著這條中軸線安排了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是黃河以北的黎陽,即今河南省浚縣;第二道防線是黃河南岸的白馬、延津,即今河南省滑縣到延津縣一帶;第三道防線是官渡。

前兩道防線目的是遲滯敵人的進攻,挫敗其銳氣,而曹軍主力都收縮在官渡一帶。在第一道防線黎陽,曹軍只有一小部分人馬;在第二道防線上,守延津的是於禁,手裏也只有2000人,守白馬的是東郡太守劉延,人馬也不多。

建安五年(200)2月,袁軍兵指黎陽,曹軍稍作抵抗後迅速撤到黃河以南。袁紹占領黎陽,暫時以此為基地進行休整,進一步集結部隊,同時派部將顏良為先遣軍,渡過黃河攻擊南岸的軍事要地白馬,但是這項決定卻遭到了沮授的反對:“顏良這個人生性偏狹,雖然驍勇,但不能獨立擔當大任。”

顏良的情況不詳,卻很有威名,當時在軍中的地位和名望遠遠超過關羽、張飛等人。袁紹曾經對沮授很倚重,幾乎言聽計從,可這次卻不接受沮授的建議。沮授現在以奮威將軍的名義任監軍,相當於袁紹的軍長兼兵團司令,論軍職是袁軍中最高的。但這次南征,沮授、田豐等本土派很有意見,惹得袁紹不高興,前幾天還把極力反對南征的田豐下了獄。

仗還沒打起來,身居要職的沮授已經到處散播“亡國論”,袁紹十分厭惡,沮授在冀州的影響力讓袁紹不至於立即有所發難,但對沮授的信任大為降低。所以,當沮授對於重要的人事安排再指手畫腳之時,袁紹出於對沮授漸漸生出的反感,想都沒想就駁回了。

袁紹一生氣,做出了一項決定,把沮授的監軍之權一分為三,分別由沮授、郭圖和老將淳於瓊擔任。這是一項重要的人事調整,和臨陣換帥差不多,是兵家大忌。

4月,顏良率部渡過黃河,直指白馬。

曹操決定親自北上解救白馬之圍,軍師荀攸提出了不同意見:“現在我們兵力不足,敵不過袁紹,只有分散他們的兵力才能取勝。您到延津,做出要渡過黃河襲擊他們的樣子,袁紹必然調集重兵前來應戰,然後我們再輕兵疾進去取白馬,掩其不備,顏良可擒!”

荀攸的意思是先置白馬於不顧,把主力開赴延津,這是黃河上重要的渡口之一,給袁軍一種要從這裏渡河包抄黎陽的架勢,誘使袁軍主力向延津對岸一帶轉進,袁軍被調動後,再迅速出擊白馬。這個計劃具有一定的冒險性,一是袁紹看破曹軍的企圖,不分兵西進;二是袁軍雖然分兵,但他們兵力足夠多,既能迎擊延津之敵,又能加強白馬的攻勢。

如果上面兩種情況出現,對曹軍來說結果都是白馬丟失,曹軍大敗。但是曹操認真考慮了荀攸的建議,他肯定也看到了敵強我弱的現實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中規中矩地跟敵人打正面戰,肯定會處於下風。用兵之法,奇正相輔,尤其在被動的情況下,出奇才能制勝。

曹操接受了荀攸的建議,放棄馳援白馬的方案,而是親自率一支人馬向延津方向開來。袁紹果然中招,將進攻白馬的一部分人馬調往延津。曹操看到計策成功,命張遼為主將,率一支輕騎兵疾馳白馬。張遼領命,請求讓關羽同行,曹操同意。

白馬前線,顏良一直以為主戰場在百余裏之外的延津,沒有想到突然有一支勁旅向自己殺來,倉促應戰,結果打了敗仗。此戰關羽立下大功,親斬敵方主將顏良。

曹軍雖然取得白馬大捷,但曹操深知袁紹依然強大,所以不敢冒進,而是命令張遼、關羽等部迅速回防,準備迎接袁軍的下一輪進攻。

袁紹丟了面子,盛怒之下命令主力立即渡河,此舉又遭到沮授的反對,沮授認為:“曹軍不僅人數不如我們,而且他們的後勤保障也不如我們。敵人想急戰,而緩戰對我們更有利。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打持久戰,把戰事拖長。”沮授的建議有一定道理,打仗不僅拼人馬數量,還要拼經濟實力,有北方四個州做後盾,袁紹的經濟實力是曹操所不能比的。

但袁紹的耐心已經用完,毫不客氣地把沮授的意見駁回。

沮授當即以健康為由請求辭職,袁紹批準,把沮授所部交由郭圖統率。曹操知道袁軍下一個進攻的目標將是白馬,於是下令白馬軍民全部隨軍撤離,但向哪個方向撤卻頗費思量。白馬屬兗州刺史部的東郡,沿黃河向東不遠就是另一個軍事要地濮陽,此時它還在曹軍手中,但駐軍不多,再往東就是曹操在兗州刺史部的中心城市鄄城,現在只有程昱率700人在那裏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