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甄官井上五色氣

酸棗那邊散夥了,討董聯軍從此進入各自為戰的狀態。

但是,董卓的壓力依然沒減,因為南面這一路實在太生猛,打得涼州軍節節敗退,到了初平二年(191)春天,圍繞洛陽的爭奪呈現膠著之勢。

涼州軍打退了孫堅的進攻,但孫堅很快重新殺了回來,前鋒已到了洛陽的南郊。一向兇猛的涼州軍之所以打不過孫堅,一方面孫堅確實是一員悍將,他久居涼州,知道涼州軍的作戰特點,所以有備而來。

另一方面,涼州軍將士都知道馬上要撤退了,連朝廷都遷走了,所以這段時間他們每個人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搶東西上,都在想著如何把這些東西運回去,最差勁的也要把自己活著弄回去,所以一打起來就往後跑,董卓約束部下很嚴厲,可這時也失去了效果。

董卓只好下令主力撤出洛陽向東運動,為了保證撤退的順利,必須有人負責斷後,這個光榮的任務落在了並州軍身上。董卓命令呂布、張遼率並州軍守住洛陽,為大部隊撤退做掩護,他率涼州軍主力向西,暫駐於澠池一帶,隨時可以回師長安。洛陽其實已經成為一座空城,朝廷不在了,百官要麽去了長安,要麽逃到了外地,呂布、張遼守著這座空城,等待孫堅的進攻。

孫堅率部向洛陽發起了進攻,呂布、張遼稍作抵抗後也撤出了,孫堅由洛陽南門之一的宣陽門攻入城中。

此時的洛陽基本上成了一片廢墟,南宮和北宮一帶一向是重地,附近是朝廷的重要官署和重臣們的宅邸,此時也都荒無人煙,看到此情此景,孫堅悵然流淚。孫堅命令士兵打掃皇宮和太廟的衛生,又到太牢進行了祭祀,整理邙山一帶被破壞的漢室諸陵。

城南有一口甄官井,有人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大白天井口不時發出異樣的光亮,大家都覺得奇怪,不敢到這口井裏打水。孫堅命人下到井中,在下面發現了一枚玉制印章,四寸見方,印上有一個由五條龍盤著的印紐。

這枚印章缺了一個角,印文是八個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孫堅大喜過望,因為這就是傳國玉璽。相傳這枚玉璽取材於著名的和氏璧,上面的八個字由秦朝首任丞相李斯所書,象征受命於天,是國之重器。漢朝建立後一直由漢帝擁有,到靈帝駕崩後這個玉璽神秘地消失了,連董卓都沒找到。

原來,張讓、段珪等人劫持少帝倉皇出宮,當時一片大亂,負責保管玉璽的人(掌璽者)情急之下,把它投到了這口井中。這枚玉璽應歸獻帝所有,但他去了長安,孫堅得到這枚玉璽,暫時由自己保管起來。

關東聯軍雖然各自為戰了,但攻克洛陽仍然算是他們取得的一場最大勝利,只是這場勝利沒有激發起大家的熱情,後來讓大家的思想更迷惘了。

關東聯軍各路人馬的革命意志本來就很恍惚,討伐董卓的道理大家比較明白,但討伐完董卓之後怎麽做,大家的想法就比較多,董卓這一走,大家失去了一個共同的目標,無疑進一步勾動起每個人內心裏的“活思想”。

孫堅想乘勝追擊,袁術卻命令他趕緊回軍,因為後方出了問題。袁術表奏孫堅為豫州刺史後,孫堅在豫州也有了相當大的發展,豫州刺史部的一部分地區成了他的勢力範圍。當時的豫州刺史部基本控制在他和朝廷任命的豫州刺史孔伷手中,孔伷年齡比較大,身體也不好,沒有多少野心,未來豫州刺史部就是孫堅的了。

誰知道袁紹這時來個了橫柴入灶,派了個叫周喁的人當豫州刺史,公然來搶地盤。周喁、周昕、周昂是揚州刺史部會稽郡周氏三兄弟,周昕當過丹陽郡太守,周昂當過九江郡太守,他們跟袁紹、曹操等人早年在洛陽相識,關系一直不錯。

作為關東聯軍的總負責人,袁紹竟然帶頭把筷子伸進別人的碗裏,孫堅聽到消息後很氣憤,慨然嘆道:“大家一同舉義兵,救社稷,董卓剛剛被打敗就幹出了這樣的事,我還能跟誰同心協力呢!”說著說著,孫堅又流出了淚。孫堅是一員地道的猛將,一直以硬漢形象示人,但他似乎很容易動感情,動不動就流淚。

孫堅從洛陽撤出,回擊周喁,周喁敗走。大概就在這個前後,孔伷因病去世,孫堅趁機把自己的勢力進一步向豫州刺史部伸入,想以此為基地徐圖發展。

如果一切順利,以孫堅的個人能力,在逐鹿中原的競賽中他將發展得最快,超過袁紹、曹操,脫離袁術也是遲早的事。

董卓率主力西撤後,留守在洛陽一帶的除了呂布還有朱儁,他也是董卓留下來對付關東聯軍的,但他的政治立場卻是反董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