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一章 《詩經》

上一次和子貢的談話讓孔子的心情沉重了好幾天,不過在幾天之後,孔子回過味來。

“這個狡猾的子貢,他肯定是想離開這裏出去做事了。”孔子明白了子貢的意圖,子貢說話一向是有意圖的。

盡管舍不得子貢離開,孔子還決定盡快為子貢找到出路。還好,以孔子的人脈加上子貢能幹的名聲,很快,孔子為子貢爭取到了一份官職一一信陽宰。

【胡言亂語隨便說】

盡管不想去當官,可是對於老師的美意,子貢不忍心拒絕。既然不忍心拒絕,子貢就只能去上任,照例,上任之前,要向老師請教怎樣做官。去的時候,叫上了胡亂同去。

“多謝老師,我怕自己做不好,特地向老師請教。”子貢的口才很好,說出話來恭敬而且謙虛,讓孔子聽著舒服。

“說吧。”

“在一個地方執政,最重要的是什麽?”

“糧食儲備要足,保持軍備,在老百姓中有公信力。”孔子說,高屋建瓴。

“那,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項,去掉哪項?”子貢問,這是他提問的習慣方式,總是讓孔子撓頭。

孔子撓了撓頭,學生當中有三個人愛提這類問題,一個是子貢,一個是宰我,另一個是胡亂。不同的是,子貢提問題是真心請教,宰我提問題是純屬刁難,胡亂提問題則是胡言亂語。所以,雖然三人的問題都很刁鉆,孔子卻不討厭子貢,而討厭宰我,漠視胡亂。

“我看,那就把糧食去掉吧。人生自古誰無死?可是,沒有公信力,國家就維持不下去了。”孔子艱難地作出了選擇。

按《論語》。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老師,我覺得不對。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要是人都餓死了,國家不是都不存在了?”胡亂插了一句話。

“那你覺得什麽對?”孔子瞥了胡亂一眼,反問。

“我覺得,應該去兵。世界和平嘛,和諧社會嘛,要什麽兵?”胡亂說。

“真是胡言亂語,當今世界沒有軍備的話,到時候想死都死不成,都被抓去當奴隸了,不是比死更慘?”孔子反駁。

“可是,這不是顏回師兄的夢想嗎?”胡亂不服,還說。

“唉,那就是個夢想啊。”孔子嘆了一口氣,搖搖頭,心說還好宰我沒在旁邊,否則自己真就頂不住了。

胡亂還要說,看見子貢對自己使眼色,於是不再說話。

等到孔子嘆完了氣,子貢笑笑,繼續發問。

“老師,如果有人能夠廣施恩惠,讓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這算不算是仁?”子貢提出這個問題非常聰明,因為孔子最愛聽的就是這個仁字。

“算不算仁?”果然,孔子來了精神,聲音一下子提高了八度。“這豈止是仁,簡直就是聖啊,堯舜要做到這點都十分困難啊。什麽是仁?就是為了自己生存而幫助別人生存,為了自己成功而幫助別人成功。能在現實中推己及人,那就是實現仁的方法了。”

按《論語》。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警,可謂仁之方也已。”

子貢點頭,他覺得老師說的很正確。

“嘿嘿嘿嘿。”胡亂在一旁笑了起來,子貢瞪了他一眼,心說:“這孫子,真沒禮貌。”

“亂,你笑什麽?”孔子皺皺眉頭,問。

“我在笑,所謂的舍己為人、先人後己、大公無私等等,實際上都不是老師提倡的了,可是大家還以為是老師的說法呢。”胡亂說,依然在笑。

“舍己為人?憑什麽舍己為人?為什麽舍己為人?毛病吧,真是胡言亂語。”孔子不解地看著胡亂,訓斥道。

沒辦法,幾千年以後的事情,不是孔子可以想象的。

胡亂沒有說話,還在偷偷地笑。

氣氛有點尷尬,這個時候子貢很後悔把胡亂給帶來了。

“那什麽,”為了改變尷尬的氣氛,子貢在尋找新的話題,“如果百姓都稱贊某個人,能不能用他?”

“不能。”孔子回答得很幹脆,子貢吃了一驚。

“那難道,百姓都說他壞話的人,這樣的人反而可以用?”

“不能。”孔子回答得同樣幹脆,看著子貢一臉的疑惑,接著說:“如果好人都說他好,壞人都說他壞,這樣的人就可以用。”

子貢點頭,雖然問題都是勉強提出來的,可是答案還是讓子貢感覺受益匪淺。

按《論語》。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