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六章 中央要亂了(第2/4頁)

【小宗內亂】

王室的鬥爭告一段落,小宗們暫時感受不到來自王族的威脅。

管子說過:沒有外患,必有內憂。

暫時擺脫了王族的威脅,小宗們的內部矛盾開始凸顯出來了。

單靖公死後,兒子單獻公繼位。單獻公很不喜歡自己的族人,認為這些人除了狂妄自大好吃懶做之外,沒有什麽優點。所以,單獻公重用外來的士人,而疏遠自己的親族。

這樣,單家實際上面臨王室同樣的問題:權力到了外人的手中,王族或者公族的子弟反而得不到保障。

既然是同樣的問題,自然會有同樣的解決辦法。

周景王十年(前535年),單家的公族們動手了,相比較,單家的公族比王室的王族更有實力,他們一舉解決了問題,幹掉了單獻公,清理了外來勢力,然後立單獻公的弟弟為單成公。

單成公雖然被立為單家的家長,可是是被立的,心裏免不得忐忑不安。結果,在畏懼中苦苦煎熬,四年之後就鞠躬盡瘁了。

單家的內亂僅僅是一個開始,小宗們紛紛開始了內亂。

周景王十五年(前530年),原家、甘家和劉家也都出了問題。

原伯絞犯了單獻公同樣的錯誤,結果幾乎遭到同樣的下場,他命大一些,逃到了晉國。他的弟弟繼位,為原伯路。

甘家的事情復雜一些,甘簡公身為卿士,但是沒有兒子。於是,他就立弟弟過為繼承人。這一年甘簡公鞠躬盡瘁,過就成了甘悼公。結果,甘悼公又犯了單獻公同樣的錯誤,他很討厭公族們,準備鏟除他們。甘家的公族急忙請劉家幫忙,劉定公這時候已經鞠躬盡瘁了,兒子劉獻公在位。於是,劉獻公出兵,把甘悼公給殺了,另立了家長。

劉獻公擺平了甘家的事情,自己家裏卻又出事了。

原來,劉獻公的太子獻太子也在秘密籌劃鏟除公族,結果行事不慎,被劉獻公知道了。於是,劉獻公先動手了,廢了太子,殺了太子的老師以及黨羽瑕辛,此外,王孫沒、劉州鳩、陰忌,老陽子等大夫也受到牽連,遭到免職等處分。

小宗各大家族都已經亂得可以了。

【王子朝與老聃】

周景王十八年(前527年),太子壽壽終了。

周景王很傷心,暫時沒有冊立新的太子。之所以沒有冊立新太子,有兩個原因,一是其他的兒子都太小,二是他很喜歡自己的弟弟王子朝。

周景王從小就生活在小宗們的嚴密監視下,從內心,他很討厭小宗們,希望能夠有機會鏟除他們。因此,他更希望能有一個強勢的太子來接替他,而不是一個年幼無知的太子。所以內心裏,他更傾向於讓弟弟王子朝做太子。

問題是,小宗們絕對不會答應讓王子朝做太子。於是,周景王決定拖一陣再說,借口就是太子壽去世讓他太過傷心,不忍心這麽快就確定新太子。

王子朝,周景王的同母弟弟,聰明而且果斷,一向以來,周景王就非常喜歡他。

小宗內亂,讓王子朝看到了機會。王子朝知道,只要不鏟除小宗,王族就永遠衰敗下去,自己這個王子也只能隱忍偷生,子子孫孫都不會有好日子過。所以,要想讓王族翻身,必須鏟除小宗。

看清楚了這些,王子朝開始籌備了。

首先,人在哪裏?哪些是自己的人,哪些可以成為自己的人?

如果說小宗是現在的主流,那麽,王子朝能夠團結的就是非主流了。

王族是王子朝的勢力範圍,這倒不是親情或者血緣的問題,而是大家的利益是一致的。王子朝所痛恨的,就是整個王族所痛恨的。所以,王子王孫們都是團結的力量。

大宗是可以團結的力量,盡管他們很沒落,但是他們也是一股力量,並且,他們是堅定的力量。

除了他們,還有一批人可以團結,哪一批?周朝王室有一批工匠,稱為百工,平時專門為王室服務,拿王室的工資,享有不錯的福利待遇。基本上,就相當於國營單位的員工。因為周王室的國力衰落得厲害,養這幫人越來越吃力。不久前,劉定公和單穆公主導,搞了一次國營單位的人員精簡,結果一下子精簡掉了一大批人。這些被精簡掉的一個個怨氣沖天,暗地裏都在罵娘,恨死了劉家和單家。這批人,屬於對社會不滿的人群,可以團結。

王子朝一邊拉攏力量,一邊在物色人才。大夫賓起精明幹練,跟王子朝的關系一向不錯,因此成為王子朝的手下幹將,平時混在一起,十分信任。

老聃,王子朝想起這個人物來,這個人有學問,而且還是大宗的後代,為什麽不把他拉進自己的陣營呢?

王子朝設宴招待了老聃。

自從太子晉去世以來,老聃與王室的交往一向就很少,他很享受守在圖書館看書的感覺。如今突然王子朝請他赴宴,盡管興趣不大,可是無法推卻,只得前來。不過老聃知道,王子朝和小宗之間明爭暗鬥,自己千萬不要站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