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四章 和聖落墓(第4/4頁)

“可是,你那是小國,我這是大國。”

“可是,國雖小,是我的;國雖大,那是你的。”

“展大爺,你看你,你……”

沒辦法,魯僖公勸不動展禽,只好把真鼎拿去給了齊國。

誠信,展禽把誠信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要重要。

【和聖之墓】

展禽七十八歲那年,有一只海鳥飛到了魯國的東門,一口氣待了三天。魯國人一看,這麽大個鳥在這裏待了三天不走,該不是什麽妖怪吧?

“嗯,考證了一下,這個鳥叫做爰居,神鳥啊。大家閑著也是閑著,趕快去祭祀它吧。”臧文仲不知道從哪裏考證來的,總之號召大家去祭祀。

“什麽,祭祀鳥?真是鳥你個老母啊。”展禽聽說,氣得忍不住罵了起來,要知道他是從來不罵人的:“奶奶的,臧文仲就這樣管理國政啊?祭祀,是國家的重要制度,現在無緣無故地增加祭典,這不是破壞制度嗎?再者說了,什麽樣的人才能祭祀?凡是以完善的法規治理人民的就祭祀他;凡是為國事操勞,至死不懈的就祭祀他;凡是有安定國家的功勞的就祭祀他;凡是抵禦重大災禍的就祭祀他。不屬這幾類的,不能列入祭祀的範圍。

“此外再加上祭祀土地、五谷和山川的神,因為都是對人民有功德的;以及祭祀前代的聖哲、有美德的人,因為都是人民所崇信的;祭祀天上的日、月、星辰,因為都是人民所瞻仰的;祭祀大地的金、木、水、火、土,因為都是人民所賴以生存繁衍的;祭祀九州的名山大川,因為都是人民財用的來源。不屬於這些範圍的就不能列入祭祀的典章內。

“現在海鳥飛來魯國,自己弄不清楚什麽原因就祭祀它,還把這定為國家的祭典,這實在不能說是仁德和明智的舉動。仁德的人講究功績的評價,明智的人講究事理的考察。海鳥對人民沒有功績卻祭祀它,不合乎仁德;不知海鳥什麽原因飛來又不向別人詢問,不是明智的做法。

“現在海上可能要發生什麽災變了吧?因為那廣闊海域裏的鳥獸常常會預先知道並躲避災變的。”

這一年,海上常有大風,冬天則反常的暖和。

“這的確是我錯了,展禽說得對。”臧文仲認錯了,他是個勇於認錯的人。

展禽八十五歲的時候,魯僖公把柳下(今山東新泰市宮裏鎮)封給展禽為食邑。

魯文公六年十二月三日,展禽死在了柳下,享年一百歲。

因為生前平易近人,與周圍鄰舍之間相處十分融洽,因此展禽死後謚為“惠”,後人稱為柳下惠。

柳下惠死後葬在柳下(今泗莊鄉高廟村東),其墓歷來受到人們的保護。

戰國末年,秦國大將王賁討伐齊國,路經柳下惠墓地,王賁下令:“有去柳下惠墓地采樵者,死無赦。”

想想看,殺人不眨眼的秦國人也要敬重柳下惠,這就是品德的力量。

之後,歷朝歷代都對柳下惠墓善加保護。清光緒年間,泰安知縣毛蜀雲曾三次整修其墓,在四周立有界石,以防汶水沖蝕,在墓南、西、北各築土堤,東南壘石壩三十丈加以保護,並植楊柳千株,使柳下“碧玉千樹,青絲萬條”的古風重現。

可惜的是,柳下惠的墓最終還是沒有能夠躲過那場“史無前例”。

1966年,柳下惠墓被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