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二章 養馬嘗糞(第2/4頁)

伯嚭搖了搖頭,心說:“子胥啊,還沒有接受教訓啊。”

【投降】

越國投降,國家保住了。

但是,投降也沒有那麽簡單。夫差不是傻瓜,伯嚭也不是傻瓜。

作為投降的條件,勾踐夫婦必須前往吳國做吳王夫差的奴仆。

“那,那還不如跟吳國人拼了。”勾踐無法接受這樣的條件,自己堂堂國君,竟然要淪為奴仆,他對範蠡說:“範先生,你經常說士可殺而不可辱,我,我比士還高幾級吧。”

範蠡笑了,這話他確實說過。

“大王,您不是士啊。一個士,死了也就死了。可是您不一樣,您是一國之主,整個國家要靠您,您不是自己的,您是這個國家的,所以,您要忍辱負重。”範蠡隨後又開始講故事,一通故事講完,又聽得勾踐雲裏霧裏。

不管怎樣,勾踐接受了投降的條件。

帶著越國的財寶和美女們,吳軍撤軍了。

勾踐得到了三個月的安頓後院的時間,三個月後,將北上吳國,給吳王夫差當奴仆。

三個月很快過去,勾踐要北上為奴了。他也想不過去,可是那樣必然再次招來吳軍,到時候連投降的機會都不會有。所以,只能去。

“範先生,我去吳國了,太子還小,越國就拜托先生了。”勾踐囑托範蠡,讓他留在越國輔佐太子。

“大王,行軍打仗,出謀劃策,文種不如我;但是治理國家,親附百姓,我不如文種。我跟大王去吳國,讓文種輔佐太子吧。”範蠡說,他選擇去吳國做奴隸。

於是,勾踐夫婦帶著範蠡,乘船北上吳國了。

想到將要為奴,勾踐的心情十分糟糕,他獨坐船頭,一言不發。

突然,身邊傳來陣陣歌聲。這個時候,還有誰會唱歌?夫人。唱的什麽歌?悲歌。

歌詞是這樣的:

彼飛鳥兮鳶烏,已回翔兮翕蘇。心在專兮素蝦,何居食兮江湖?徊復翔兮遊飏,去復返兮於乎!始事君兮去家,終我命兮君都。終來遇兮何幸,離我國兮去吳。妻衣褐兮為婢,夫去冕兮為奴。歲遙遙兮難極,冤悲痛兮心惻。腸千結兮服膺,於乎哀兮忘食。願我身兮如鳥,身翺翔兮矯翼。去我國兮心搖,情憤惋兮誰識?

不用翻譯,就能看出有多悲傷淒涼。

“別唱了。”勾踐大聲喊了起來,之後,一把抱住夫人,兩人抱頭痛哭起來。

寒江,孤舟,悲聲,清影。

此情此景,或許要用李清照的《武陵春》來形容了: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戴帽子工程】

勾踐夫婦來到吳國,晉見吳王夫差。

“東海賤臣勾踐,誠蒙厚恩,得保須臾之命,不勝仰感俯愧。臣勾踐叩頭頓首。”勾踐跪在夫差面前,聲音有些發抖,不是害怕,是傷心。

夫差笑了笑,他喜歡這樣的感覺。

“大王。”沒有等夫差說話,有人說話了,夫差皺了皺眉頭,不用看,他知道說話的只能是伍子胥。“鳥飛於天,我們還要拿箭去射他。如今到了院子裏,這機會還要放過嗎?勾踐如果流竄到山裏,想抓可就難了,如今自己送上門來,殺了他。”

勾踐一聽,渾身發毛,弄來弄去,這是吳國人的詭計啊。

“嗯,人家講信用,說來就來了。如果我們不講信用,今後怎麽在世界上混啊,咱們不能跟晉國一樣啊。”夫差瞥了伍子胥一眼,表示反對。

“是啊是啊,子胥不要只看到眼前,眼光要看遠點啊。”伯嚭在一旁附和。

伯嚭不說話也就罷了,他一說話,伍子胥就氣不打一處來,指著伯嚭的鼻子喝問:“伯嚭,你給我住口。想當年你可憐兮兮來到吳國,要不是我極力推薦,你能有今天?現在你只管貪汙受賄,不顧國家利益,你就是吳國的‘費無極’。”

伯嚭搖搖頭,苦笑一下,沒有說話。

“伍子胥,一碼是一碼,說那些有什麽意思。越國人投降的時候,你不是說越國人不守信用,勾踐肯定不會來嗎?現在人家來了,你又要殺人家。不來是不講信用,講信用你又殺人家,這跟蠻夷有什麽區別?啊,對了,明天上朝的時候,大家都把帽子戴上。”夫差站在了伯嚭這一邊,說得伍子胥連聲嘆氣,無話可說。

可是,戴帽子是怎麽回事?

原來,吳國雖然從壽夢開始學習中原文化,但是主要還是軍事和農耕方面。

後來伍子胥和孫武到吳國,也都是集中於軍事。伍子胥修建闔閭城,算是一大進步。但是,中原國家的禮儀制度、官職等等始終沒有被引進。

夫差對伍子胥不滿,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認為伍子胥在吳國就是為了報私仇,對吳國國內發展的貢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