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三章 腐敗分子掛帥(第3/4頁)

“也好,要是大家都不肯渡河,咱們就有理由收兵了。”

“是啊,打這仗幹什麽,又沒得賺。”

兩個腐敗分子商量好之後,召集六卿及盟軍領軍們開會。

“各位辛苦了,此次討伐秦國,我們在主公的戰略思想指導下,在盟軍的大力支持下,節節勝利,順利推進到了涇水。眼下,三軍士氣高昂,而對面就是秦國的腹心地帶。那麽,到了這個時候,我想聽聽各位的意見,下一步咱們應該怎麽辦?”荀偃發言,章法不是太清晰,不過基本上也說明白了。

大家都不是傻瓜,都是江湖上摸爬滾打出來的,誰聽不明白荀偃話裏的話?此次西征,晉國是領導,晉國想打就打,想撤就撤,有什麽好商量?而且,現在已經到了這裏,要麽渡河,要麽撤軍,沒有第三種選擇,有什麽好商量?既然荀偃這樣說,毫無疑問,他想撤軍了,可是不好意思自己說,想要借大家的口說出來,這樣回去好有交代。

“我們聽元帥的,元帥讓我們向西,我們就向西;元帥讓我們向東,我們就向東。”盟軍一致這樣表示,誰也不傻,所以,誰也不提意見。

荀偃有點傻眼,他也知道盟軍沒有人願意渡河,因為這仗跟他們沒有鳥關系。可是他沒想到,大家明明不想打,卻都不肯說。

魏絳張了張嘴,想說什麽,可是忍住了。他知道,憑借絕對優勢的人馬和氣勢,只要下了決心,這就是滅掉秦國或者至少讓秦國大傷元氣的絕佳機會,這時候還有什麽好猶豫的呢?那麽他為什麽不說?他知道荀偃和士匄都不是氣量很大的人,得罪他們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他也知道,就靠這兩個人指揮,就算渡過了涇水,後面還不知道出什麽幺蛾子呢。所以,他微微嘆了一口氣,沒有說話。

魏絳忍住了,可是有一個人忍不住了,誰?欒黡。

欒黡是個急性子,他一向就瞧不起荀偃和士匄這樣不爽快的人,他連荀罌都敢頂撞,當然就更不怕荀偃了。

“元帥,你的意思就是撤軍,是不是?”欒黡一點面子不給,直接把荀偃和士匄的小算盤給拖出來了。

“這這這,不是啊。”荀偃鬧了個大紅臉,連忙否認。

“既然不是,有什麽好商量的,立即渡河就是了。”

“這,這,啊,各位,欒元帥建議渡河,大家還有什麽更好的想法沒有?”荀偃還不太甘心,還希望有人提出反面意見來。

有人會提意見嗎?誰也不比誰傻多少。

看見大家都不發言,荀偃萬般無奈,下了一個誰也沒聽明白的命令:“好,明天渡河。”

會開完了,大家都走了。

欒黡氣哼哼地出來,沒走幾步,被人拉住了。回頭一看,正要發火,一看是士匄,忍住了。為什麽忍住了?不是因為士匄比自己級別高。

“女婿,你倒是給元帥一個面子啊。”士匄說。

原來,士匄是欒黡的老丈人。

“哼。”欒黡哼了一聲,也沒搭理老丈人,走了。

欒黡早就知道,士匄跟荀偃是一路貨。

【匏有苦葉】

人多,船少,艄公更少。

誰先渡河,誰後渡河,完全沒有人知道,因為根本就沒有人安排。

“渡他個頭啊。”齊軍統帥崔杼躲在帳篷裏喝酒。按照齊國陽奉陰違的外交方針,齊國人過去是不參加盟軍的,可是後來發現不參加盟軍就要被晉老大討伐,現在學乖了,盟軍行動積極參加,不過,出工不出力,除了會餐的時候沖在最前面之外,其他的時候都躲在最後。

“嘿嘿,晉國人還沒有請我們過河,急什麽?”宋軍統帥華閱也躲在帳篷裏喝酒。按照獨立自主的外交原則,宋國每次都告訴自己不是來參加盟軍,而是來幫助晉國人,所以,晉國人要給自己足夠的禮節,否則,決不主動行動。

基本上,打仗的時候,宋國軍隊也僅僅在齊國軍隊前面。不過不如齊國軍隊的是,會餐的時候,他們在所有軍隊的最後。所以每次參加盟軍行動,宋國士兵都是大家嘲笑的對象。

齊軍和宋軍不動窩,晉國三軍呢?中軍不動,上軍的趙武和韓起自然也不會動,欒黡和魏絳一賭氣:老子也不動。

所以渡河的命令下達之後,竟然沒人渡河。

一連三天,無人渡河。

別人不急,負責組織船只的叔向急了。叔向是誰?以後會有介紹。

叔向一算,如果大家都不渡河,等到回國之後,荀偃來個“沒渡河是因為船只沒準備好”,那自己就百口莫辯,成了沉默的替罪羔羊了。

怎麽辦?叔向不能去找荀偃,如果他一推二拖三裝傻,自己反而進退不得了。也不能去找趙武,趙武小心著呢,決不會做出頭的事情;更不能去找欒黡,那立馬就會得罪荀偃。